土地公

土地公,会因为各地文化不同,而被称为福德正神福德老爷福德爷公土地公公土地爷爷土地公伯土地伯土地伯公大伯公土地神土地爷地主(子)公后土社神社公社君等,琉球人称为土帝君

土地公
汉语名称
汉语
越南语名称
越南语
喃字
泰语名称
泰语
名称
谚文
汉字
常见称呼
土地伯公
汉语
土地
汉语
土公
汉语
福德正神
汉语
土地公塑像(桃园市土地公文化馆藏)

土地神乃中国民间信仰普遍的神明之一,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国大陆,中华民国时期及之前,凡有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求财、保平安、保农业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每月初二、十六的作牙日,是土地神的祭祀日。

历史起源

福德正神香位(台湾台北市国立台湾博物馆藏)
马来西亚华人神桌下的地主公(桃园市土地公文化馆藏)

「土」在上古时代与「天」被古人视作为神。象形文本描绘出古人所需要表达的事物,「土」字的由来或源自于古人膜拜的图腾柱。经过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古人在「土」字边加上了「礻」字旁,以「社」代表古人膜拜的神,后演变而成社神

中国自古就有对土地神的崇拜。《孝经》:「社者,土地之王。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以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1]春秋公羊解诂》:「社神者,土地之主也」;《通俗篇》则载:「今凡社神,俱呼土地。」《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社稷之神为上公。」杜预解曰:「用币于社,谓请教于上公。」《后汉书.方术传》亦有社公之名。后世遂称之为土地公。《春秋左氏传》载,炎帝十一世孙句龙,因为平定九州有功,官居后土之职,并封为上公,他死后祀之为「」,而成为土地公。所谓土地神就是社神,其起源是来是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说文解字》曰:「社,地主也。」顾名思义,就是土地的主人,社稷就是对大地的祭祀,又有之说;《礼记》:「,社神也」;《史记·封禅书》:「汤以伐夏,祭告」,后渐由自然崇拜转化为人格神;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此似为社神人格化之始。[2]而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称为社日,可分春社秋社

神格职能

曲阜孔府奉祀的后土神
汕头达濠下尾福德古庙
福德老爷、福德老爷夫人像
台中市北屯区水景福隆宫配祀的福德正神
新北市三峡区李梅树墓园的后土石碑

一般来说土地神是基层的神明,专家学者认为土地公为地方行政神,保护乡里安宁平静。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是地府的行政神。

闽南人也认为,土地神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魔的侵扰。土地神是功能性极强的神明。一般说法,土地神为地方之守护神祇,为乡里之神,也有财神的性质。

有些地方认为,如果百里侯愿意为土地公加官晋爵,加冕授阶,戴上官帽后的福德正神,晋升到相当于(县)城隍爷的位阶。2011年5月,花莲县吉安乡庆丰村的土地公,由时任花莲县长傅崐萁将其晋升为城隍爷[3][4]

在台湾,墓前守墓的土地公称为「后土」,会管理坟墓、庇祐亡者。一般在坟墓前方立有「后土」碑,扫墓时先祭拜「后土」,才祭拜祖先,烧纸钱的顺序也是先「后土」、后祖先。

祭祀

信徒

最主要为农人,凡农家无不崇祀。

商家都有作牙习俗上旧历每月的初二、十六,祭拜「本地财神」(通常当地财神即为土地公),称之「作牙」,又称「牙祭」、「做祃」。

扫墓者都崇敬土地神,民间认为土地神乃墓园之守护,故扫墓前需先祭拜土地神,答谢其看守坟墓之辛劳。

造像

广东汕头达濠东湖岭东山土地庙
伯公、伯姆像

广东香港澳门闽南台湾琉球等地区,有的土地神旁伴有土地神的夫人,称为土地婆、伯婆、伯姆等。

而土地神的造像有冢(冢土型伯公见于六堆),石,树,祠,偶等类型。一般都是以长者形象出现,但服饰则有所不同,市区、闹区的土地神像多为人样貌,甚至手持玉如意、金元宝、银锭。田野地区的土地神像一般多持拐杖。山区的土地神像,则有骑马、骑虎甚至骑麒麟的。有些地区会将土地神像以文官样貌呈现,以崇高其神格。

因土地神也兼具财神的神格,持有物品主要是,左手拿金元宝或银锭、右手拿拐杖如意为主。官帽则是丞相帽或员外帽为主,有少数地区则是状元帽,例如彰化县花坛乡白沙坑文徳宫有戴状元帽的土地公,据说是纪念当地的名士曾维桢

台湾传说「土地神辖山中虎」,而土地神坐骑也常被认为是虎,也有传说虎神能守护庙境。故许多土地庙会在土地神的供桌下供奉一座虎的雕像,谓之「虎爷」、「虎爷公」、「虎将军」。

庙宇

彰化县白沙坑福德老爷
福景宫台北市大安区主祀福德正神的传统庙宇
二二八公园福德宫为台北市新公园内主祀福德正神的庙宇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创建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也有简单以水泥砖块砌成小庙,甚至有工厂开模具,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农家若无土地公庙,有两种祭拜土地神的方式,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将三块石头叠成「磊」状,则为土地公的象征,烧香礼拜。或者把一叠金纸绑在竹竿上,竖立在田头或田尾处,俗称「土地公拐」,将其权充土地公的神位祭拜,以祈求五谷丰收[5][6]

祭典日期

土地公的祭祀日,古代为社日,并有春、秋两度大祭典,则演变成今日的土地神生日、成道日。

《台湾县志》:「二月二日,家家具牲礼,为土地庆寿。」《台北县志·民俗志》:「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是日至各地土地公祠烧香者众,又有祀虎爷者,即土地公之坐骑。商人则作头牙,其夜邀请顾客、亲友等设宴待之」。

诸罗县志‧卷之八》:「二月二日,街衢社敛钱演戏,赛当境土神;盖仿古『春祈』之意。」《诸罗县志‧卷之八》:「中秋祀当境土神,与二月二日同,仿『秋报』也。四境歌吹相闻,谓之『社戏』。会饮赏月,制大饼以象之;士子朱书『元』字,用骰子掷四红夺饼,预取『秋闱夺魁』之兆。」[1],故所谓春祈秋报即与上述两日相同,现今之祭仪应为旧有社祭习俗之变。

有些地区则认为相反,如《福德正神真经》记载农历二月初二是「土地公得道日」,「为土地公加升,封为福德正神之日」,而八月十五日则为土地公神寿诞,不过民间多以二月初二为其寿诞,但同样在春、秋二季举行盛大祭典,称「春祈秋报」。[7]

虔诚的信众每个月会设置供品祭拜土地神两次,称之作牙,即农历二月至十二月的初二与十六日,而非一般神明的朔望(初一、十五),但也有很少数地方是初一、十五祭拜土地公。祭土地神最重要的日期有头牙中秋尾牙等。还有最后可在前一晚举行还愿祭典,当日则准备牲礼、水果、祭品、纸钱到土地庙祭拜。

文学作品

《西游记》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行至一处,或者受阻,往往由孙悟空召唤土地公前来询问当地的状况,使得师徒能顺利前进。

人格化形象

张福德

有关土地公为张福德的传说,历来有二:

其一为福德正神福德,字濂辉,生于周武王二年(公元前1134年)二月初二,七岁时通晓古文、自幼聪颖孝顺且为人忠厚,于周成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98年)36岁时荣任朝廷统税官,为官期间清廉正直、勤政爱民,因体恤民间贫困而有不少善举。至周穆王三年(公元前1032年)时别世,享嵩寿102岁。张福德辞世后改由奸恶贪官魏超接任朝廷统税官,其人擅弄威权且横行霸道,致使百姓经常感念已故之张福德与其恩德,时有一贫户以简陋安其位,用大石四块一块为顶、三块为墙围筑成石塝奉祀其塑像,取其名讳福德加上正神每日朝夕祭拜,而后一人用一个破缸安于地上以其名讳膜拜。不久,这户人家由贫转富,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人马平安,众人相信是张福德显灵神恩保佑,因此筹资兴建「福德堂」、将其画像塑造为金身供人膜拜。朝廷获悉福德正神灵验,遂由周穆王下旨赐号为「土地公」,并颁赐对联曰:「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则为神万世尊」、「安仁自安宅,有土必有神」,土地公信仰从而普及全国。[8]

其二指称张福德为周朝一位上大夫的家仆,或名「张明德」。其主人在远地为官,独留幼女在家中,有一日上大夫要见女儿,这位家仆便带女寻父途中遭遇大风雪,为保护主人之幼女,遂脱衣包覆幼女使其不受寒冻,却因此自己冻死于途中。张福德临终时空中出现了「南天门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盖以忠仆之封号,而上大夫感念其忠诚,故建庙奉祀。周武王感动之余赠其号「后土」,后世称为「土地公」。又说:「似此之心可谓大夫也」,故土地公形象有戴宰相帽者。[9]

社神

社神朝代神号地域身份事迹记载文献
栾布西汉栾公社燕、齐为燕相、至将军、鄃侯有德行汉书·栾布传》
石庆西汉燕、齐相国汉书·叙传》
宋登东汉配社祠之汝阴人颖川太守有学问、明政令后汉书·宋登传》
甄子然临孝存东汉配食县社朱虚县知名、早卒后汉书·孔融传》
陆云晋朝图画形象,配食县社浚仪令为政清明晋书·陆云传》
崔郾唐朝德星社有德于乡新唐书·崔郾传》
史伦清乐社河朔诸君都元帅元史·史天倪传》

土地神

土地神年代(作为神)神号地域身份事迹记载文献其他
蒋子文东吴中都侯钟山汉末秣陵能为灾厉搜神记》卷5立庙
吴超宋朝土地神昆山大将性戅直夷坚志》支乙卷1
韦皋唐朝土地四川节度使服南诏、征吐蕃《通鉴》卷236画像
韩愈清朝土地祠神北京文学池北偶谈》卷2吏、礼、翰林院
杨文昌宋朝土地四川以造扇为业朴直安分夷坚志》支癸卷4
岳飞宋朝正显昭德孚英济侯杭州将领抗金名将宋史·徐应镳传》太学土地神
严嵩明朝土地神香祖笔记》卷12
苏轼清朝土地神杭州府文学蕉廊脞录》卷3
陈子昂五代蜀地射洪护蜀献王益部谈资》卷中
端木赐明朝土地神温州文庙文学、货殖浪迹续谈》卷5木像
李允升宋朝土地荆阳坊县官睽车志》卷5
小儿神宋朝属国侯临安咸淳临安志》卷88
沈约宋朝土地神湖州乌镇普静寺夷坚志》支乙卷10
昭明太子宋朝土地神密印寺夷坚志》支乙卷10
杜拾遗伍子胥元朝土地神温州席上腐谈》卷上
萧王明朝鄼侯广西、岭北水东日记》卷6土地祠
陆姓女子清朝土地神唐西镇右台仙馆笔记》卷5
萧何曹参清朝土地神县治铸鼎余闻》卷3
薛稷鲜于侁清朝土地神黟县县治铸鼎余闻》卷3
张旭清朝土地神常熟县铸鼎余闻》卷3
李百行清朝土地神浔州御史东南纪闻》卷3
祢衡清朝土地神杭州茶香室丛钞》卷15
清朝大禹皇帝、尧皇
土地
清波门城西茶香室丛钞》卷19土谷祠
西施清朝苎罗村土地
先施娘娘
萧山两般秋雨庵随笔》卷8土地神
攀花五郎清朝土地神杭州清波小志土地祠

参考文献

  1. 台湾岁食记(文 / 魏亦羚) http://content.teldap.tw/index/blog/?p=99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 TVBS News. 2011-05-07 [202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4. . 东森新闻. 2011-05-07 [2020-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1).
  5. 回乡米. . 新头壳. 2018-09-24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台湾)).
  6. 陈冠备. . 自由时报. 2018-09-24 [2019-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2) (中文(台湾)).
  7. . [202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8. 吴树绿. . 中华民国退休警察人员协会总会. 2014-12 (中文(台湾)).
  9. 王健旺. . 远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3: 16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土地公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