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钱

纸钱又称冥纸冥钱冥镪阴司钱阴司纸衣纸金银纸(金纸、银纸)、纸楮等,也称为打纸纸钱,是祭祀时火化的祭祀品之一,为民间信仰的宗教习俗。多数纸钱是以火焚化的。不过有几种不必焚烧的纸钱,如墓纸即为其一。古代墓祭用彩色纸剪成长缕,悬挂墓上称为挂钱[1],继承古俗,现代墓纸也不用烧,扫墓时用碎石子、土块压在坟墓上,代表有主墓地及修缮坟墓之意。在死者丧事、移动棺材时,也有会将纸钱洒在道路、河川上,以供路上、河川的鬼神花用,避免刁难死者亡魂,称为「买路钱,过路费」。[2]早时每至险阻、意外频生之地,则会沿路丢洒纸钱,以安山川神鬼,枉死孤魂,避免其恶作剧甚至捉拿替身[注 1][3]另也有人在棺材中放入纸钱陪葬的。

多种不同的广府式纸钱
琉球打纸

起源

唐代《文宗备问》以为纸钱乃始于南北朝时,南齐废帝萧昭业好鬼神,剪纸为钱用来陪葬。出自《爱日齐丛钞》:「南齐废帝好鬼神,常剪纸为钱,以代束帛,而有纸钱。」[4]

宗教学者

宗教学者说则认为烧纸钱的习俗起源于中国人原始时期祭拜祖先的习俗。原始祭祖的习俗是为了悼念祖先的亡灵,祈求祖先保佑家族。传统有『侍死如侍生』的观念,当人死后要如生前般侍奉他,因此有给予金钱让他享用的作法。起初是以真钱陪葬,后因发生盗墓,改为以陶制或其他材料的假钱陪葬,到最后改以烧纸钱。由于神明也往往是凡人修成的,所以就从烧纸给祖先,演变出烧金纸给神明的习俗,意味着烧给他们享用 [5]

中国考古所出土的墓碑里已发现有仿制钱币的一种贝币;所采用的材料有石,蚌,骨,泥,金属等材料模仿货贝。这些贝币用来行使货币职能,部分地区是用作装饰品或冥币[6]

东晋时的金质冥钱

唐代封演着《封氏闻见记》记载,古代埋祭祀鬼神,汉代埋宝钱陪葬;从魏晋开始用纸钱送葬,到了唐代,上自王公,下至庶民,盛行烧纸钱送葬,「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7]。有诗:「纸钱纸钱谁所作,人不能用鬼行乐。一丝穿络挂荒坟,梨花风起悲寒云,寒云满天风刮地,片片纸钱吹忽至。纸钱虽多人不拾,寒难易衣饥换食。劝君莫把纸钱嗔,不比铸铜为钱能杀人。朝为达官暮入狱,只为铜山一片绿」[1]

从埋钱转变为烧钱有几种说法,一种则认为可能是受到印度中亚习俗的影响。印度人或中亚人认为,可以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如婆罗门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传递物品的能力。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认为烧纸钱的习俗很可能起源于道教符箓(符咒纸)的宗教仪轨,尤其是认为烧纸钱就像烧符咒纸一样具能够传递给祖先或神鬼的神圣作用。早在东汉的出土的墓碑里,就已经发现有符箓[8]。符箓最先在东汉时期天师张道陵创立正一道时就有了,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符箓的发展又非常兴盛,烧纸钱已经开始成为葬礼的一部分。

传统纸钱

台闽地区

烧化各式纸钱
台湾中南部的「大福金」
台湾中部特制版本的「四方金」
新竹的「大天金」
用十六张纸钱折成的纸莲花
桃园市龟山区寿山岩观音寺内用以焚烧纸钱的金炉
一个用于包裹冥纸的红包袋,用以烧给先人,在灵骨塔寺院,在灵骨塔或寺院的「共用金炉」特别流行,华北也流行在寒衣节烧化此种红包袋。

台闽地区传统的纸钱,一般是捆成一小叠的黄白等色纸,台湾一般以「支」为计算单位[9][10],北、中、南、花东及外岛,数量算法仍有差异。闽南语台湾话通称「金纸」(kim-tsuá)、「银纸」(gîn-tsuá / gûn-tsuá),烧金纸作「烧金纸」、「烧金」(sio-kim);马祖的现代标准汉语可通称「纸箔」,闽东马祖话通称「箔」,大张神明用金纸称「库宝」,烧纸钱为「烧箔」。原料主要为竹子制成之「草纸」,又称「粗纸」或「土纸」

纸钱类

  • 天公金:亦称玉皇金叩答恩光潮州人福建人多用,广东人亦有用之者,用以拜天公(玉皇大帝),十分大张,为一金箔在白纸上,金箔边有橙漆、红边,并印有叩答恩光字样。
  • 天头金:亦称天头钱,潮州人、福建人多用,广东人亦有用之者,用以来向大神还愿。上有答谢神恩等字样。为两金色纸棒,上有吉祥图案。
  • 寿金:一般烧给大神,为一金箔在白纸上,金箔边有橙漆、红边,并有吉祥字样,如丁财禄寿等。
  • :一般烧给祖先、亡灵,一些等级低的神明(如:门口土地地主), 大士爷,印有一金箔在白纸上,金箔边有橙漆。
  • :一般烧给祖先、亡灵,一些等级低的神明(如:门口土地、地主), 大士爷,印有一银箔在白纸上。
  • 潮州大金:亦称潮州金,潮州人、福建人一般用来烧给神明(包含门口土地、地主),祖先,印有一金箔在橙色的纸上。
  • 潮州大银:亦称潮州银,现在已经少见,一般潮州人用来烧给祖先,现以潮州大金代替,印有一银箔在灰白色的纸上。
  • 双头金:亦称公纸,一般潮州人用来烧给祖先,印有一金银箔在橙灰色的纸上。
  • 大江宝:亦称大光宝,为元宝与寿金及银之混合版。大江宝用于大神。一般用来托底。亦有二江宝。二江宝为大江宝的缩水版。
  • 机宝:潮州人用来托底。底有寿金。状如盘子。
  • 元宝:样子为棕色的麻纸。它可以分为会宝寿金宝。会宝是在麻纸上加一张寿字。可以烧给所有祖先、亡灵,低等神明。而寿金宝是在麻纸上加一张寿金。只可烧给大神。一般用来托盘。
  • 洋银:一般烧给祖先、亡灵,如人类的银元,有金、银两色。
  • 上海银:亦称上海锡箔上海江浙人多用,分折者及未折者,折的是一个银色的元宝,未折是像一张锡纸,多为老城隍牌子。
  • 关钱:若小儿犯关煞可于拜神后,烧此纸钱,其有不同颜色,上写关钱及有铜钱图案。
  • 溪钱::一般烧(或撒在半空)给祖先、亡灵,一些等级低的神明(如:门口土地、地主),有不同颜色的溪钱,常见为白色,亦有不同颜色,一般纸中有孔,亦可作墓纸。
  • 长竿钱:潮州人用它来还愿。类似较大的溪钱,上有吉祥图案。
  • 钞钱:又称冥钞阴司纸冥通,作人间钞票状。分有新台币人民币港元欧元美元等,见下现代纸钱
  • 家门钱:潮州人用它来保家门、引贵人、招财宝等,形状如挥春

器物类

  • 孤衣:潮州人、福建人拜祭幽灵用,烧给亡魂使用。常附上一张潮州大金。孤衣上常见生活器物如衣服、裤子、裙子、靴子、镜子、斗笠、梳子、铰剪、雨伞之类等,并有阿弥陀佛往生极乐等字样。
  • 七彩色纸:俗称七色衣,一般烧给祖先、亡灵,七姐。它相当我们的布。有不同颜色。
  • 粗衣麻布:亦称溪荐,一般烧给祖先、亡灵,它相当我们质地较不好的布。有不同颜色。
  • 天官衣:亦称执龙衣,一般烧给玉皇三官等高级神祇,上印有五爪龙的图案,有不同颜色。
  • 大神衣:亦称盘龙衣,一般烧给关公文昌等男神,上印有四爪盘龙的图案,附帽、鞋,亦有不同颜色,绿色多用于关公,黑色多用于灶神北帝,黄色多用于财神
  • 女神衣:亦称天后衣,一般烧给天后、注生娘娘等女神,上印有凤凰的图案,附帽、高跟鞋,有不同颜色。
  • 观音衣:只烧给观音,上印有莲花的图案,并印有大悲咒,附帽、高跟鞋。
  • 土地衣:亦称花衣,一般烧给土地公,有小许花纹,有不同颜色。
  • 地主衣:亦称顶绫衣丁零衣,一般烧给地主(即中霤神,台湾人地基主),一般附有五龙符,有花纹,有不同颜色,亦可充作祖先衣。
  • 祖先衣:一般烧给祖先、亡灵,实如地主衣,有不同颜色。
  • 纸马:用来烧给神明,当作交通工具的,多用于送神日。亦用于拜四角、打小人,用于送走小人(冤亲债主)或冤魂,是一张绘有马的纸。

经咒类

  • 七经咒:亦称佛手七言七真言。一般烧给祖先和亡灵,用来助他们减罪,往生极乐世界,样子为长方形的黄纸。上印有楞严咒华严经解、准提咒、解冤结咒、劝苦神咒、往生咒,并有阿弥陀佛等字样。
  • 往生钱:亦称往生咒,一般烧给祖先和亡灵,用来助他们往生极乐世界或转世,样子为近圆形,有红(或紫红色)及黄色。
  • 大悲咒纸:简称大悲咒,一般烧给祖先和亡灵,用来助他们减罪,往生极乐世界,样子为长方形的黄纸。上印有大悲咒
  • 六道解脱咒轮纸:内容为「莲师伏藏文武百尊四解脱(佩、触、见、闻)咒坛城」,绘有金刚杵,上书有字、六道金刚咒等陀罗尼。佛教界并不鼓励焚烧纸钱,亦不禁止民间习俗,唯建议在焚化纸钱时能一旁念佛或持咒。此咒轮专作烟供布施六道众生,亦推广民间在焚烧纸钱时,同时添加此咒轮纸。

北京、东北

俗语称烧纸钱为烧包袱。烧包袱一语来源于满语booi eifu deijimbi,booi指家族的,eifu指坟墓,deijimbi(动词)指焚烧。[11]

发财金

台湾近年开始流行一些新式纸钱。这些新式纸钱多为五彩,上面绘有「财神」、「土地神」的形象,或者「符咒」等等,也会写着吉祥话、祷词,其名称通常为「发财金」、「财库金」或「补运金」等等,被指称为比传统的纸钱,更能为神明所接受,也较可以有效祈福,可以让财运更加旺盛、生意更加兴隆。但这些新式纸钱比传统纸钱昂贵不少,而且是将所祭祀的神明形象焚烧,颇受争议。

冥钞

冥钞是印刷成现代钞票的纸钱,常模仿诸如港币、人民币、新台币美金、欧元等各国通货,常以各种神像取代钞票上的肖像,华人所用的冥钞以玉皇大帝为最多,亦有释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萨等。背面往往会画上地府图片,纸钱“发行方”也通常被替换为“冥通银行”、“地府银行”、“天地银行”等,在韩国以「极乐银行」(、)为「发行方」,琉球则以「琉球冥界银行」为「发行方」,且其面额通常很大,由几千元以至数亿不等,有人打趣说阴间一定出现超级通货膨胀[12]而香港市面纸衣铺普遍出售的「阴司纸」,「面额」普遍为五千万,故此香港亦有「五千万」来借代纸钱的用法。

其他货币票据形式

还有纸扎祭品店制造了「阴间信用卡」、「阴间支票」,与真正的信用卡非常相似,上印有 「VISA」或「万事达卡」等信用卡的标记,制作认真,也有人烧空白的「阴间支票」,让死者在地府使用。

纸钱盛装

一般纸钱皆可直接点火焚化,另坊间制有纸钱袋、纸钱箱等,颜色多以红色为体,绘有钱币等图案,供装入纸钱后再焚烧,该箱袋有印「垜钱千万贯文」[13]、「冥用资财」、「冥府通用」、「先灵资斧」或「往升仙界」等语,并可让人写上收用者、敬献者等数据,用在祭拜祖先、亡者。

部份地方政府为推广环保、金纸集中焚烧政策,免费提供金纸收集纸袋,民众可将纸钱装入并在封面书写消息,放置在金纸集中站,由相关单位统一运送至焚化炉焚烧。

越南妇女烧纸钱

金炉

纸钱一般在锅盆焚烧,另亦有称为金炉专用器具。在台湾,烧纸钱称为「烧金」(台语:sio-kim),金炉也称为「金鼎」(台语:kim-tiánn),新马华人称其为“聚宝炉”。

其他作用

宗教

金纸可做为一些宗教用具之替代物:

  • 令旗(牌)座:若无专制之令旗、令牌的底座,通常会以寿金捆绑立置,将令旗等固定在金纸中。
  • 香炉:若临时需要,或某种原因没有香炉,便可将金纸捆绑立置,将线香固定在金纸中,充作香炉。
  • 神位:若岁时祭神需要神位,没有购置神位或纸扎的灯座,临时将叩答恩光或大百寿金上书「一心敬奉oo(神名)」等字样,如「一心敬奉三官大帝」,在祭祀完毕之后随金纸一起焚烧即可。

艺术

  • 朝鲜舞蹈中有一种道具是以多条长缕串钱状的纸钱束起而成,舞蹈时舞者两手各持一束舞动。
  • 闪灵乐团的演唱会观众会往空中抛撒大量的纸钱,用来对歌曲描述的祖先和灵魂表示敬意。[14]
  • 艺术家曾以「更衣」(经衣)符号作为创作元素,如:林磐耸、游明龙于1992年台湾印象海报设计展的海报作品[15][16]廖修平「门的记号」版画系列作品[17][18]

图案

  • 日本家纹中有一类「钱纹」即来源于冥钱,著名的有真田氏的「六文钱」。

抗争及诅咒

  • 冥纸有悲伤的联想,抛撒冥纸具有宣泄悲愤的意义,有学者认为此举可唤醒旁人对此事的同情悲悯,同时亦有暗指对方为亡者/鬼之咒诅,故在抗争事件中,冥纸和鸡蛋是常见抛掷之抗争道具[19]。又由于冥纸被认为是死人所用之钞票,给活人冥钞往往视为死亡诅咒或恐吓,一些人会向目标人物寄送冥钞或在其出入的地方如住所、公司外抛撒冥钞作为诅咒或恐吓的手段。

污染问题

环保学者提出现代劣质金纸燃烧后会发布很多有害物质,就算在户外通风处烧金纸也很容易造成严重公害,危害不亚于二手烟[20],例如烧香频率愈高,易造成水银)等重金属累积在人体中,不易排出体外[21][22][23] ,严重者更可致中毒[24][25][26];采用环保金炉烧环保金纸可以减少空气污染、集中至具有良好污染防治设备的焚化炉燃烧更好。台湾许多县市都在推广金纸集中于焚化炉燃烧,以减少民众直接面对燃烧金纸造成的空气污染[27],一些寺庙会推广环保金纸,也有寺庙会加强金炉的污染防治设备。如台湾的高屏推广「以功代金」,为捐款至慈善、弱势团体则可取得功德状,再以功德状回向功德取代烧金纸,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做善事。[28]而台湾艋舺龙山寺于2000年10月便禁止焚烧纸钱,希望可以通过完全禁止来改善空污问题。[29]

由于低价商品充斥市场,机器制造的化学纸钱价格低廉,导致传统手工锡箔纸钱逐渐失去竞争力;焚烧这些机器制造的纸钱会造成空气污染,加重环境负担。

文本注释

  1. 「时人入山,常遇灵怪悲号回野,迷信谓『讨路费,散冥镪,可免。』遇怪悲号犹可,遇番悲号,则以首级为路费矣。」(《蓬莱小语》)意思是说:「在山上啊,常常会遇到妖怪鬼叫鬼叫,这就是来讨所谓『过路费』的啦!如果是妖魔鬼怪要过路费,那撒点冥纸就好;要是遇到台湾原住民,那过路费呢?…… 人头一颗!」

参考文献

  1. (清)顾禄:《清嘉录·纸锭》ISBN 7806430989
  2. 《俗语考原》买路钱:今人出丧柩行之道,于前抛金银纸钱,名曰『买路钱』。
  3. . [2014-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4. .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5. 李永球 , "烧金纸是一种祈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大红花的国度Blogkaki ", 6 Dec 2016
  6. 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编, 中华书局
  7. (唐)封演着《封氏闻见记·纸钱》今代送葬为凿纸钱,积钱为山,盛加雕饰,舁以引柩。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宝钱货,遂以钱送死。《汉书》称“盗发孝文园瘗钱”是也。率易从简,更用纸钱。纸乃后汉蔡伦所造,其纸钱魏、晋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凡鬼神之物,取其象似,亦犹涂车刍灵之类。古埋帛,(一本“埋帛”下有“金钱”二字。)今纸钱则皆烧之,所以示不知神之所为也。 ISBN 7-101-04722-X
  8. . [2016-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9.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在台湾南部,烧库钱一般都是以「支」计算。
  10. .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11. 富育光. . 中国民俗学网. 2009-08-12 [2023-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12. .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13. 老大生香烛金纸舖. . 北市南门市场老大生. [2017-09-13].
  14. . 自由时报. 2015-12-27 [2017-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中文(台湾)).
  15. 林磐耸. . 典藏网. [202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6).
  16. 游明龙. . 典藏网. [202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7).
  17. 曾, 长生. (PDF). 造形艺术学刊. [2023-05-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5-26).
  18. . 人间福报. [2023-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19. . [2017-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30).
  20. https://www.hk01.com/社会新闻/226871/七月十四盂兰节-烧街衣浓烟涌入公屋-室内pm2-5指数飚升8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烧街衣浓烟涌入公屋 室内pm2.5指数飚升8倍
  21. 焚烧纸钱会产生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台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繁体中文)
  22. How incense and joss paper burning during the worship activities influences ambient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indoo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s of an Asian temple
  23. 台湾寺庙拜香及金纸焚烧排放含汞污染物之室内外环境日夜变化及排放系数量测
  24. .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25. .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9).
  26. . [2017-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27. . [2015-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8. 〈南部〉《以功代金》金纸变善款 功德又环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2010-08-03(繁体中文)
  29. 防空污 龙山寺八年前率先停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8-08-11(繁体中文)

延伸阅览

参见

其他祭祀品
  • 纸扎祭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