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简称粤拼粤拼jyut6ping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英语:),是由香港语言学学会于1993年制订的粤语罗马化拼音方案。其制订的目的在于以一套简单、合理、易学、易用的粤语语音转写方案来统一社会各界在粤语拼音使用上的混乱情况。

认同和应用

这套方案目前得到了香港教育电脑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支持。2013年以来手机粤语输入法大多采纳粤拼方案,客观上推广了粤拼。方案得到政府、商界、学界等广泛认同。[1]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中文界面咨询委员会从1999年成立开始便一直以这方案为其工作上唯一粤音拼式。[2]其所颁布的文档,如《电脑用汉字粤语拼音表》,皆采用这方案[3]
  • 《商务新词典》的2009版以这方案为粤音注音系统。[1]
  • Windows Vista 将「粤拼」缺省为其中一种输入法。[1]
  •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电算研究中心的《粤语审音配词字库》[4]、《粤语音韵集成》[5]及《黄锡凌粤音韵汇电子版》[6]都是以这方案为缺省的注音系统。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的《现代标准汉语与粤语对照数据库》是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7]
  • 香港中文大学自学中心的粤语学习工作坊,是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8]
  •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汉语中心,是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教授粤语发音。[9]
  •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非华语学生中文学习支持计划,是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教导非华语学生学习粤语。[10]
  • 「《粤典》计划」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11][12]
  •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的网上汉字输入系统,是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13]
  • 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设立「粤语拼音资源站」以推广这方案。[14]并推行这方案以纠正懒音。[15]
  • 香港教育学院(今香港教育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的《香港二十世纪中期粤语语料库》是以这方案为注音系统。[16]
  • 香港教育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的粤语自学平台[17]亦采用粤拼。负责粤语自学平台的片冈新教授表示许多学者都认为粤拼是最佳方案,网上资源也较多,学生学会粤拼后,自己打字也方便。[18]
  • 粤音朗读测试采用此方案为各篇香港中文粤文篇章标注发音,供应考者备试时参考[19][20]

字母表

粤拼的拼音字母是由拉丁字母 a 至 z 组成,其中 q、r、v、x 不用。字调则以阿拉伯数字 1 至 6 标示。

声母

共19个,如下表所示:

粤拼声母表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软腭音声门音唇化软腭音咝音硬腭音
粤拼声母 bpmfdtnlgknghgwkwwzcsj
国际音标 [p][pʰ][m][f][t][tʰ][n][l][k][kʰ][ŋ][h][kʷ][kʷʰ][w][ts][tsʰ][s][j]
汉字举例
baa

paa

maa

faa

daa

taa

naa

laa

gaa

kaa

ngaa

haa

gwaa

kwaa

waa

zaa

caa

saa

jaa

韵腹

共9个,如下表所示:

粤拼韵腹表
不圆唇韵腹圆唇韵腹
粤拼韵腹 aaaeiouoeeoyu
国际音标 [aː][ɐ][ɛː]/[e][iː]/[ɪ][ɔː]/[o][uː]/[ʊ][œː][ɵ][yː]
汉字举例 沙 saa
花 faa
新 san
芬 fan
些 se
啡 fe
诗 si
星 sing
识 sik
疏 so
科 fo
夫 fu
风 fung
福 fuk
靴 hoe询 seon书 syu

韵尾

共8个,如下表所示:

粤拼韵尾表
元音韵尾鼻音韵尾塞音韵尾
粤拼韵尾 -i-u-m-n-ng-p-t-k
国际音标 [-i]/[-y][-u][-m][-n][-ŋ][-p̚][-t̚][-k̚]
汉字举例 西 sai
需 seoi
收 sau心 sam新 san生 sang湿 sap失 sat塞 sak

韵母表

韵腹韵尾组成粤拼的韵母,1993年原方案共56个[21],2018年添加2个至58个[22]

(方括号内为国际音标,所有例字均只取其韵母)

韵母表
行列-i 列u 列m 列n 列ng 列p 列t 列k 列
aa 行 aa 渣
[aː]
aai 斋
[aːi]
aau 嘲
[aːu]
aam 站
[aːm]
aan 赞
[aːn]
aang 挣
[aːŋ]
aap 集
[aːp̚]
aat 扎
[aːt̚]
aak 责
[aːk̚]
a 行 a **
[ɐ ~ ə]
ai 挤
[ɐi]
au 周
[ɐu]
am 斟
[ɐm]
an 珍
[ɐn]
ang 增
[ɐŋ]
ap 汁
[ɐp̚]
at 姪
[ɐt̚]
ak 则
[ɐk̚]
e 行 e 些
[ɛː]
ei 四
[ei]
eu 掉*
[ɛːu]
em 舔*
[ɛːm]
eneng 郑
[ɛːŋ]
ep 夹*
[ɛːp̚]
et 坺ek 石
[ɛːk̚]
i 行 i 思
[iː]
-iu 消
[iːu]
im 闪
[iːm]
in 先
[iːn]
ing 升
[ɪŋ]
ip 摄
[iːp̚]
it 泄
[iːt̚]
ik 识
[ɪk̚]
o 行 o 可
[ɔː]
oi 开
[ɔːi]
ou 好
[ou]
-
on 看
[ɔːn]
ong 康
[ɔːŋ]
-
ot 喝
[ɔːt̚]
ok 学
[ɔːk̚]
u 行 u 夫
[uː]
ui 灰
[uːi]
--un 欢
[uːn]
ung 风
[ʊŋ]
-ut 阔
[uːt̚]
uk 福
[ʊk̚]
oe 行 oe 靴
[œː]
----oeng 样
[œːŋ]
-oet **
[œːt̚]
oek 约
[œːk̚]
eo 行 -eoi 需
[ɵy]
--eon 询
[ɵn]
--eot 摔
[ɵt̚]
-
yu 行 yu 书
[yː]
---yun 孙
[yːn]
--yut 雪
[yːt̚]
-
鼻音韵 ---m 唔
[m̩]
-ng 吴
[ŋ̩]
---
  • 掉、舔、夹为口头语音,不存在于传统读书音中。
  • 韵母 a 和 oet 为 2018年添加的韵母[23]

声调

声调以阿拉伯数字 1 至 6 标示在每个音节的拼音之后,声调的数字不需上标标示:

声调表
声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高阴入低阴入阳入
调值 55/53353311/212322532
国际音标 ˥˥/˥˧˧˥˧˧˩˩/˨˩˨˧˨˨˥˧˨
汉字举例
代表数字 123456136
拼音 fan1fan2fan3fan4fan5fan6fat1faat3fat6

实际上高阴入、低阴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这些入声调用韵尾 -p、-t、-k 来区分。传统声调的定义,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 -p、-t、-k 正是影响了其顿挫性。因此粤语有「九声六调」,标调时可以只视乎实际音高,用1至6六个数字,入声看韵尾字母区分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粤语中的九声,正好与数字中的「」至「」(除「」和「」同属高阴入声外)对应,若依次序由「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高阴入、低阴入 、阳入」排列的话,顺序就是「」;因着粤音存在这个特质,以至能够造就一些直接填入数字作为歌词的经典创作,例子有林子祥的《数字人生》。

拼写举例

春晓  孟浩然Ceon1 Hiu2  Maang6 Hou6jin4
春眠不觉晓,Ceon1 min4 bat1 gok3 hiu2,
处处闻啼鸟。Cyu3 cyu3 man4 tai4 niu5.
夜来风雨声,Je6 loi4 fung1 jyu5 sing1,
花落知多少?Faa1 lok6 zi1 do1 siu2?

与其他粤语拼写方案比较

与教院拼音的分别

大多数粤语音素,粤拼与教育学院拼音方案一致。例外的有:

  • 粤拼分别用 eooe 表示 /ɵ//œː/,而教院拼音则用 oe 同时表示这两个元音。
  • 粤拼用 eoi 表示 /ɵy/ ,而教院拼音则用 oey
  • 粤拼用 z 表示 /ts/,而教院拼音则用 dz
  • 粤拼用 c 表示 /tsʰ/,而教院拼音则用 ts
  • 粤拼用 yu 表示 /y/,而教院拼音则用 y
  • 粤拼有三个新韵母:eu /ɛːu/em /ɛːm/ep /ɛːp̚/。这三个韵母用以表示粤语口语中一些字的读音,例如 deu6(掉)、lem2(舔)和 gep6(夹)。教院拼音原本没有这三个韵母,但能类推,直接补上 euemep 三个韵母。
  • 粤拼表示声调的数字不用上标,而教院拼音表示声调的数字缺省要上标。高阴入、低阴入、阳入声三个声调,粤拼用 1、3、6,教院拼音用 7、8、9。

和耶鲁拼音的分别

大多数粤语音素,粤拼与耶鲁粤语拼音用同一拉丁字母表示。例外的有:

  • 粤拼用 eooe 表示 /ɵ//œː/,而耶鲁拼音则用 eu 同时表示这两个元音。
  • 粤拼用 j 表示 /j/,而耶鲁拼音则用 y
  • 粤拼用 z 表示 /ts/,而耶鲁拼音则用 j
  • 粤拼用 c 表示 /tsʰ/,而耶鲁拼音则用 ch
  • 如果韵母 yu 前面没有声母,粤拼要在 yu 之前加声母 j 。而耶鲁拼音在任何情况都不用在 yu 之前添加声母。
  • 粤拼有三个韵母:eu /ɛːu/em /ɛːm/ep /ɛːp̚/。这三个韵母用以表示粤语口语中一些字的读音,例如 deu6(掉)、lem2(舔)和 gep6(夹)。耶鲁拼音没有这三个韵母,而且也不可以类推出来,因为耶鲁拼音的 eu 已经用作表示 /ɵ//œː/ 这两个元音。
  • 粤拼用数字表示声调,而耶鲁拼音则用字母上的附加符号以及 h 字母表示。

参见

注释

  1. . 明报. 2010-04-22 [2018-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2. 张群显. (PDF). 中国语文通信. 2014-01, 93 (1): 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2).
  3. 陆勤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张群显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香港语言学学会粤拼小组. . [2020-0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8).
  4. .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 [2007-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1).
  5. .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4).
  6. .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4).
  7.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8. (PDF). 香港中文大学自学中心.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5-15).
  9. (PDF).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汉语中心. [2018-09-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9-18).
  10. 戴忠沛. .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11. 黄浚炜. . 端传媒. 2016-11-30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12. 刘择明. .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6).
  13. 张小衡. (PDF).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 [2018-09-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9-18).
  14. . 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15. . 苹果日报. 2005-10-09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16. . 香港教育学院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 2012-03-17 [2018-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4).
  17. .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7).
  18. . [2021-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19. (PDF).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音朗读测试. [2019-10-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26).
  20. (PDF). 香港语言学学会粤音朗读测试. [2019-10-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26).
  21. .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5).
  22. 香港语言学学会. . lshk.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英语).
  23. LSHK. (PDF). 2018-12-01 [2019-1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2-16).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