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人经

度人经道教的重要经书,元始天尊所宣说,今本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名《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属灵宝系经典,为东晋末期葛巢甫等道士所编集的灵宝经之一。原一卷,今本作六十一卷,其中第一卷为经文,以下六十卷是神霄派北宋徽宗年间敷演经文而成[1]

《度人经》后来被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文书中,《度人经》的写本有十余种,在《正统道藏》中位列为第一经。五代道士闾丘方远称《灵宝经》“都五十八卷,其经旨在此《度人经》中”。

题解

灵宝,指神妙的珍宝。《云笈七签》卷一七曰:「灵者,神也,在天曰灵。宝者,珍也,在地曰宝。天有灵化,神用不测,则广覆无边。地有众宝,济养群品,则厚载万物」。《元始元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变化无方,曰灵,钦崇贵爱,曰宝」。

度人,指救度众人。《元始元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一国之人受此度人妙法,故云皆受护度;度得成真之道,故云得长生...此经度人,凡有四种。一者白日升天,即身而度;二者变易而度;三者死而不朽,后更起生;四者魂神暂灭,即升南宫(朱陵火府)受化」。

内容

《度人经》由五个部份组成:1) 道君前序;2) 经文二章:「元始洞玄」章、「元洞玉历」章(包括三界魔王歌音);3) 道君中序;4) 大梵隐语(灵书中篇);5) 道君后序,其他诸家注本,则增入《灵书上篇》、《灵书下篇》,并附《太极真人颂》。

本经讲述元始天尊向十方天真大神、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鞅数众说经的故事,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之旨。经中记述宇宙的生成:宇宙初开的浑沌,称为「大梵」,经过长远的劫运,开展出「五篇真文」、「赤书玉字」等天书,其后梵炁罗布,诸天形成,众神列位,天地的运度于是开始[2]

《度人经》记述了天界语言,称为「大梵隐语,无量之音」。另一部灵宝经《太上灵宝诸天内音自然玉字》则解释说明了《度人经》中的「大梵隐语」。

注解

  •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 (唐) 张万福《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 (宋) 陈景元《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南齐严东、唐代成玄英、薛幽栖及李少微]
  • (宋) 宋徽宗《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符图》
  • (宋) 刘元道《灵宝度人上品妙经旁通图》
  • (宋) 陈椿荣《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
  • (宋) 萧应叟《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
  • (元) 薛季昭《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
  • (元) 陈致虚《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 (明) 张宇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
  •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The Wondrous Scripture of the Upper Chapters on Limitless Salvation,”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 萧登福《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今注今译》

考证

张超然主张,原初《度人经》所有的部分可能只有「经文二章」 与「道君中序」两个部分,且因其已提及「赤书真文」,因此其成书是在《赤书玉篇真文》之后。而「大梵隐语」及「道君后序」可能是在《诸天内音》成立之后,才在《度人经》补上此二部分。「道君前序」则可能为梁、陈之际所增附[3]

参考文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1. 张泽洪. .
  2. 谢世维:《天界之文:魏晋南北朝灵宝经典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10),页103-104。
  3. 张超然. . 辅仁宗教研究. 201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