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文

谚文 Eonmun ?),大韩民国官方将其中文译名定为韩古尔[2] Hangeul)或韩字[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官方则使用朝鲜国文 Chosŏn'gŭl)一称为其中文译名[4],俗称「朝鲜字母」、「」、「训民正音」等,是朝鲜语所使用的表音文本。15世纪,在朝鲜王朝(1392年-1897年)第四代君主世宗(1418年-1450年在位)的倡导下,由世宗本人于1443年正式创建,并在1446年与几位学者颁布使用。

谚文
朝鲜文的“百科事典”四字
类型
使用时期
1443年至今
书写方向从左至右、直书从右至左 编辑维基数据
语言朝鲜语
济州语
台语(非正式,台语谚文
粤语(非正式,粤语谚文
吉阿吉阿语[1]
艾马拉语(非正式)
拉祜语(非正式)
相关书写体系
父体系
(有争议)婆罗米文
姊妹体系方形字母
ISO 15924
ISO 15924Hang (286), Hangul (Hangŭl, Hangeul)
Unicode
别名Hangul
范围U+AC00-U+D7A3,
U+1100-U+11FF,
U+3131-U+318E,
U+FFA1-U+FFDC
谚文
“”一词的转写
名称
谚文
韩国名称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朝鲜名称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一些谚文本母已经不再使用,称为古谚文。现在仍在使用的谚文本母,包括10个元音和14个辅音,既简单又具系统性,能全面的记录朝鲜语的语音。谚文易于学习印刷,亦易于储存于计算机中,因而谚文的出现对于减少文盲、促进出版事业发达贡献甚巨。谚文在早期多与汉字混用,但1948年以后朝韩两国相继废用汉字后,大量的同音同形异义词无法直接辨别,如「」、「」、「」、「」、「」及「」等都写作「」,因此必须根据上下文,才能判断词义。

历史

西元15世纪以前,朝鲜语文以汉字为表记方法[5]。由于朝鲜语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使用全汉字记录韩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汉字文化圈知识阶层通习之汉文一大特征是言文极不一致,一般百姓(尤其是母语不属汉语族者)不易学习,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6]

为了解决朝鲜底层百姓书写文本的问题,朝鲜世宗于1443年组织一批学者创造了适合标记朝鲜语音的文本体系——谚文。这些文本当时被称作“训民正音”,意为“教老百姓以正确的字音”[6]。1940年发现的《训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发行于朝鲜世宗28年,1446年)宣称谚文的辅音与元音是根据人的口腔构造、中国古来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阴阳学说而创制出来的。

书中记载如下:

因为这个1446年记录朝鲜文本的形成原理的训民正音解列本,所以现在有很多人都认为谚文是韩民族独立制定的,而朝鲜世宗也被历史学家公认为谚文的创造者[7]。并至今深受朝鲜韩国的高度评价。

但是由于韩字个别字母和八思巴字有很大近似度,有部分学者[8]认为韩字字母其实是受1270年问世的八思巴字的影响创制出来的,只是《训民正音》不愿提及[9]

上:八思巴字的k,t,p,s,l字母与韩文的k,t,p,ts,l字母相比较
下:八思巴字的h,w,v,f字母与韩文的w,v,f字母相比较

1443年朝鲜世宗命令使用韩文的时候,受到众多使用汉字的朝鲜文人和两班贵族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失去华夏文明,而成为夷狄之邦。崔万里曾说:“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本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韩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1504年,由于民众利用谚文批评燕山君,燕山君下令禁止使用谚文。1506年,朝鲜中宗进一步废止了谚文的研究机构。

由于朝鲜文人和贵族的抵制,韩文直到20世纪才被广泛使用[10]。韩文的发明大量地减少文盲和促进知识的传递,进而推动韩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世宗大王也得到后世的爱戴[6]

谚文由于在创制时仍有受到汉字和汉文的影响,和日本平假名一样可以和汉字混合书写,大韩民国李承晚时期一直到朴正熙上台为止,都是以谚文和汉字混合书写为主,直到1970年后才慢慢转以纯谚文书写的方式为主,汉字变成只有消除歧异时才会出现,汉谚混写目前只局限在医学、法学和宗教书籍上。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建国后就废除汉字以谚文为尊,跟南韩相比,在朝鲜字上面使用汉字之时机变得更为罕见,虽然在外文教育上有中文科。

称谓

历史名称

此文本发明当初被称为「谚文」[11]:),当时朝鲜官方文本是汉字,「谚」的原意为「俗语」,朝鲜语被称为「谚」或「谚语」,因此「谚文」一词则有「表记俗语(朝鲜语)之文本」之意思。用此文本写成之文章在古代亦被称为「谚书」[12]:,音:),此名称与「真书(汉文)」对应使用。这种称呼视汉字文言文为古雅正统文本,视本国文本为非正式文本,在日本也如是,如古代日本将汉字称为「真名」,而本国文本则称为「假名」。「谚文」这个名称被广泛使用,直到近代朝鲜日治时期。此外,还有「反切」(:,即古代注音)[13]、(女字)、(儿孩字)等名称,因为该文本在朝鲜古代多为女子或孩童所使用。

「한글」一词于1912年首次出现在文献上,为韩国现代语言学者周时经(、Ju Si-gyeong)所提出(存在异说)[14],用以指称朝鲜半岛特有之书写系统。此名称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标志是1927年韩字社()发行《韩字》()杂志。此词成为纪念日名称后,更取代「训民正音」,成为韩语字母的代名词

尽管“”的本义为“大字”,但是二战以后,由于北朝鲜碍于“”的“”跟“韩国()”的“”同音,所以将其官方名称改为“”()。

现代汉语对其翻译的问题

」一词翻译成中文时,有「谚文」、「韩字」、「朝鲜字母」、「韩文」、「韩契」、「韩古尔」等多种翻译。「谚文」()则为历史上对此文本之称呼,如今此名称在南北朝鲜皆不再使用,仅用于历史学习、研究等场合。

然而,当翻译为「韩文」时,有时会产生歧义。由于华语中通常以「语」或「文」表示一门语文,如「英语」和「英文」可以同时用来表示「」这门语文、「日语」和「日文」可以同时用来表示「」这门语文,当使用「韩文」一词时,在现代汉语中难免产生两个意项:一为「」这门语言、一为「」这种文本。其他名称如「谚文」、「韩字」、「韩古尔」、「朝鲜字母」和「韩文本母」等译名则鲜有歧义,所以较为准确。

字母和文本构成

字母

谚文最初有28个基础字母,分别如下:

辅音部分
元音部分

但是随着朝鲜语音韵结构的变化,有四个字母所表示的音消失,于是今天使用的基础字母只有二十四个。这二十四个基础字母相互组合就构成了今天朝鲜语字母表的四十个字母。而余下的字母要古朝鲜文本的操作系统才能正确显示。

朝鮮語字母表辅音部分
朝鮮語字母表母音部分

红色字母是竖立类,蓝色字母是躺卧类,绿色字母是复合类。元音字母所属的类别对组字时候选用何种规则有着很大的关联。

字母名称

辅音字母的字母名称即填入-ㅣ으-(-ieu-)分别作头音和尾音。例如「ㄹ」的字母名为「리을(rieul)」。(作为例外,在韩国ㄷ的字母名为디귿,在北朝鲜仍为디읃;在韩国ㄱ的字母名为기역,在北朝鲜仍为기윽;在韩国ㅅ的字母名为시옷,在北朝鲜仍为시읏)

书写

谚文书写的方式与汉字相似,各个字母均以汉字的写法书写,即使像和这样带一个圈。

组字规则

谚文组字的时候以音节为单位,一个音节组成一个谚文,每个字的部件排列遵循「从左到右,自上而下」这两个基本规则。朝鲜语的音节由初声辅音(声母)、中声元音(韵头和韵腹)和终声辅音(韵尾)三个部分组成。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有的音节备全了三个部分;有的音节只有声母和韵母,没有韵尾;而有的音节没有声母,却有韵母和韵尾;更有甚者只有韵母。

  • 声母-韵母的音节:根据元音字母所属的种类不同,组字的规则分做三种
辅音字母添加在竖立类元音字母的左边(从左到右)
辅音字母添加在躺卧类元音字母的上方(自上而下)
辅音字母添加在复合类元音字母的左上方
  • 只有韵母的音节:用不念声的辅音字母「」充当音节的声母部分。然后根据声母-韵母的音节的组字规则组字
  • 有韵尾的音节:韵尾字母一律添加在「声母韵母结合体」的正下方

音素

朝鲜语是音节语言,根据音节结构划分,朝鲜语有十九个声母(辅音)、二十一个韵母(元音)以及二十七个韵尾。

声母表
无声元音
柔松音,无气淡音 /p/ (b) /t/ (d) /k/ (g) /t͡ɕ/ (j) /s/ (s)
激音,气淡音 /pʰ/ (p) /tʰ/ (t) /kʰ/ (k) /t͡ɕʰ/ (ch) /h/ (h)
柔紧音,浓音 /p͈/ (pp) /t͈/ (tt) /k͈/ (kk) /t͡ɕ͈/ (jj) /s͈/ (ss)
有声元音
鼻音 /m/ (m) /n/ (n)
流音 /l ~ ɾ/ (l, r)
  • 「」为零声母,即不发音的声母。
朝鲜语长元音音素
朝鲜语长元音音素
朝鲜语短元音音素
朝鲜语短元音音素
韵母表
阳性韵母 /a/ (a) /ja/ (ya) /wa/ (wa)
/ɛ/ (ae) /jɛ/ (yae) /wɛ/ (wae)
/o/ (o) /jo/ (yo) /ø/ (oe)
阴性韵母 /ʌ/ (eo) /jʌ/ (yeo) /wʌ/ (wo)
/e/ (e) /je/ (ye) /we/ (we)
/u/ (u) /ju/ (yu) /wi/ (wi)
中性韵母 /ɯ/ (eu) /i/ (i) /ɰi/ (ui)

朝鲜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根据元音的长短会影响词汇的含意,但是今天南韩年轻人说的韩语已经不分长短音了,所以一般的朝鲜语教科书都不教授长短音。而北韩人(特别是播音员)说的朝鲜语则还保留着这个音韵特征。

韵尾表
塞音/k̚/ (k)
/t̚/ (t)
/p̚/ (p)
流音/l/ (l)
鼻音/n/ (n)
/m/ (m)
/ŋ/ (ng)

音节

朝鲜语现有11172个音节可用,实际上这些音节并没有被全部使用。

Unicode

谚文本母(U+1100—U+11FF)与谚文兼容字母(U+3130—U+318F)区块于1993年6月加入Unicode 1.1标准。这些字符又于1996年7月在2.0版重新分配。

谚文本母扩展A(U+A960—U+A97F)及扩展B(U+D7B0—U+D7FF)区块于2009年10月加入Unicode 5.2标准。

谚文本母
Hangul Jamo[1]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PDF)
 0123456789ABCDEF
U+110x
U+111x
U+112x
U+113x
U+114x
U+115x  HC 
F
U+116x  HJ 
F
U+117x
U+118x
U+119x
U+11Ax
U+11Bx
U+11Cx
U+11Dx
U+11Ex
U+11Fx
注解
1.^ 依据 Unicode 14.0
2. :绿色背景的谚文本母是使用于现代朝鲜文/韩文的字符,可以在Unicode规范化形式NFC之下组成音节。
白色背景的谚文本母只用于古文,且没有相应的预组音节。
(PDF). The Unicode Standard. 版本14.0.0. 2021.09.
谚文本母扩展-A
Hangul Jamo Extended-A[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PDF)
 0123456789ABCDEF
U+A96x
U+A97x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4.0
2.^ 灰色区域表示未分配的码位
谚文本母扩展-B
Hangul Jamo Extended-B[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PDF)
 0123456789ABCDEF
U+D7Bx
U+D7Cx
U+D7Dx
U+D7Ex
U+D7Fx
注解
1.^ 依据Unicode 14.0
2.^ 灰色区域表示未分配的码位
谚文兼容字母
Hangul Compatibility Jamo[1][2]
Unicode Consortium 官方码表(PDF)
 0123456789ABCDEF
U+313x
U+314x
U+315x
U+316x   HF  
U+317x
U+318x
注释
1.^ 依据 Unicode 14.0
2.^ 灰色区域表示未分配的码位

加括号(U+3200—U+321E)和带圈(U+3260—U+327E)谚文兼容字母在包覆式中日韩字母数字区块

中日韩围绕字符及月份
Enclosed CJK Letters and Months[1][2]
谚文子集
Unicode 联盟官方码表(PDF)
 0123456789ABCDEF
U+320x
U+321x
...(U+3220U+325F略)
U+326x
U+327x
...(U+3280U+32FF略)
注释
1.^ 依据Unicode 13.0
2.^ 灰色区域为未分配码位

半角谚文兼容字母(U+FFDC—U+FFA0)半角和全角形式区块:

半角及全角字符
Halfwidth and Fullwidth Forms
[1][2]
谚文子集
Unicode 联盟官方码表(PDF)
 0123456789ABCDEF
...(U+FF00U+FF9F略)
U+FFAx  HW 
HF
U+FFBx
U+FFCx
U+FFDx
...(U+FFE0U+FFEF略)
注解
1.^ 依据 Unicode 13.0
2.^ 灰色区域指未分配码位

其他位于Unicode区块的谚文:

  • 两个中古朝鲜语符号在中日韩标点符号(CJK Symbols and Punctuation)区块: (U+302E)、 (U+302F)
  • 11,172个预组的谚文音节在谚文音节(Hangul Syllables)区块(U+AC00—U+D7A3)

国际化

近年来,韩国积极向各国推广谚文,他们的主要的目标是那些没有原生文本或母语即将消失的少数民族。在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语言学家为生活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拉祜族设计韩字字母表,还曾在尼泊尔和其他地区使用根据韩语改编的字母表[15]

所罗门群岛的一些部族也选择使用韩文作为标记文本教导当地的语言,现已有两名接受过韩文教育的当地教师利用韩文标记的教科书在当地的初中和高中进行教育。而韩国媒体报道,有一些非洲国家的学者表示愿意借用韩文作为本国文本[16]。但大体而言,相较于罗马字母,谚文并无显著优点,反而是韩国的援助停止后,相关推广工作又回到原点。

台语

台湾语言学者许曹德洪惟仁等人曾提出以谚文书写同样具有汉字系统的台湾语言,称为台语谚文[17][18]。台语谚文基本上属于根据传统十五音切音系统与谚文本母的对应关系(类似三十六字母与谚文的关系)而创制的书写系统。

然而,台语早有传教士创建的罗马拼音,且累积许多文献,谚文相较之下缺乏优势。而此书写系统基本上纯属个人想法,后续也未见提倡者实际推动。

吉阿吉阿语

2009年,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布顿岛巴务巴务市吉阿吉阿族决定使用谚文来拼写吉阿吉阿语[19][20],但成效不尽人意。据韩国“NOCUT”新闻网2011年10月9日报道称,由于韩国方面未能完成其经济扶助的承诺,印尼吉阿吉阿族的当地政府停止和韩国的合作关系[21],不过至今当地各个学校、街道和政府机关都有着以谚文书写的吉阿吉阿名称,[22]在2020年更宣布将出版使用谚文拼写的第一部吉阿吉阿语词典[23]

艾马拉语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艾马拉人的语言长期以来没有文本,使用拉丁字母,2011年以来,韩国开始在玻利维亚推广用谚文拼写艾马拉语[24]

粤语

自从2010年广州撑粤语行动后,就开始有很多粤人认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祖先的语言,所以要发展一套公认的粤文。所以有人想用谚文书写粤语。 (参见粤语谚文)

节日

世宗大王为了使得文化能够上下流通,促进知识传播,创造了谚文(韩文本)。从1928年开始,韩国政府感念世宗大王以及谚文的得来不易,将每年10月09日定为「韩文日」[25][26]

参见

参考

  1. 吉阿吉阿语用户从2008年起接纳这种文本,后因韩国承诺的经济合作项目没有如期达成而在2011年放弃。
  2. . 韩国国立韩古尔博物馆.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3. 首尔世界化中心(中文版) :「韩国于2000年7月在标准韩语发音的基础上,改订了韩字的罗马字转写法,新系统与过去60年间使用的马科恩-赖肖尔()转写系统大不相同。」
  4. . www.uriminzokkiri.com. [2022-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3).
  5. . 新三才. [201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1).
  6. 李永敏. . .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 [2014-11-01]. ISBN 97875618288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7. (PDF). 赵 效. [2018-11-19].
  8. . 联合新闻网-陈庆德.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30).
  9. 而八斯巴字来自吐蕃文本(藏文)、又受印度梵文影响,故其本源是印度婆罗米文本系统
  10. . 韩语韩国.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1).
  11. 1981年12月11日,中央日报 (韩国)
  12. 李雪. . 环球时报. 2012-10-11 [2009-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1-09).
  13. 李大明. . 环球时报. 2012-10-11 [2012-10-10].
  14. 董忠司, , 台湾语文学会
  15. 《台语文运动访谈暨史料汇编》
  16. 金基哲. . 朝鲜日报. 2009-08-07 [200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4).
  17. . 自由电子报. 2009-08-07 [2009-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9).
  18. . 环球网转韩国nocut新闻网. [2011-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1).
  19. . 中央社. 2023-12-20 [2023-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20. Park, D. M. . Be Korea-savvy. [2023-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8) (美国英语).
  21. 韩联社. . 韩联社. [2011-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2) (西班牙语).
  22. . newsway. 2018-10-08 [202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韩语).
  23. 陈庆德. . 天下杂志换日线. 2021-10-04 [202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中文).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谚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