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
三清,又作道祖,即玉清、上清、太清,原本指「三清境」: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位于道教天界「种民天」之上。后来指称三清尊神,即玉清之主元始天尊、上清之主灵宝天尊、太清之主道德天尊。这三清尊神乃是道教中,世界创造之初的大神,故号称三清道祖。

道教 |
---|
![]() |
道教主题 |
天之定位
「天」在中国原本按方位分为中央钧天、东方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颢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淮南子》),然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受其天地观影响[1],亦产生出高低上下层次之别。道家与道教认为宇宙万物乃由「炁」所生,气清轻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降为地(《列子·天瑞》),因此诸天层次愈高者地位愈尊。
道教源由
早期道教奉老子为教主,称之为老君。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中,有老子师“元君”的说法。南朝梁陶弘景编撰《真灵位业图》、排列神仙等次,将“元始天尊”尊为最高神,放在老子之上。唐代时配上太上玉晨道君,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并列,称为“三清”,后来太上玉晨道君又改称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道教中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太清境为大赤天,神宝君所居,上清境为禹余天,灵宝君所居;玉清境清微天,天宝君所居;三清境之上是大罗天,元始天尊所居。(见《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
诸天法源
由于道教神话并非一时一人所创作,是以诸说相异,有三天、九天、三十二天、三十六天、八十一天等说法,而当中最高层皆为玉清、上清、太清三种天界。上述诸天各有管理者,玉清之主多数道经皆以为是元始天尊,其他二清之主则诸经所言有异,今日道教则以灵宝天尊为上清之主,道德天尊为太清之主。
一炁化三清
三清是道教哲理“三位三体”的象征。道教教内有“一炁化三清”之说。《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道化生为混沌元气,由混沌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衍化为天、地、人三才,由此产生天下的万事万物,一化为三,三本于一,因此,三清尊神就是“道”的人格化。
崇信三清的宗教
庙宇道院
文献来源
- 见《魏书·释老志》
- 《朱子语类》盖倣释氏「三身」而为之尔。佛氏所谓「三身」:法身者,释迦之本性也;报身者,释迦之德业也;肉身者,释迦之真身,而实有之人也。今之宗其教者,遂分为三像而骈列之,则既失其指矣。而道家之徒欲倣其所为,遂尊老子为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而昊天上帝反坐其下。悖戾僭逆,莫此为甚!且玉清元始天尊既非老子之法身,上清太上道君又非老子之报身,设有二像,又非与老子为一,而老子又自为上清太上老君,盖倣释氏之失而又失之者也。况庄子明言老聃之死,则聃亦人鬼尔,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释老之学尽当毁废。假使不能尽去,则老氏之学但当自祀其老子、关尹、列子、庄子徒,以及安期生、魏伯阳辈。而天地百祠自当领于天下之祠官,而不当使道家预之,庶乎其可也。
- . tai1.org. [202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1).
- . laoism.com. 2012-10-14 [202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 . laoism.com. 2012-10-14 [202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 . laoism.com. 2016-07-04 [202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 . laoism.com. 2012-10-14 [2023-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4.
- Oliver, Victor L. . BRILL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Caodai_Spiritism.html?hl=zh-TW&id=AC02pmaBAdYC. 1976 [2023-09-24]. ISBN 978-90-04-0454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1) (英语). 缺少或
|title=
为空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