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

西施—?),又称西子,传闻本名施夷光[1]越国诸暨人(今浙江),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家喻户晓的美人,2003年浙江省诸暨市兴建了西施殿加以纪念。有学者认为西施不存在[2]

西施
《画丽珠萃秀》中的西施画像
本名氏:施
出生公元前503年
逝世公元前473年
国籍越国吴国
别名西子、沉鱼
活跃时期春秋时期
父母父:?
母:?

生平

苏州木渎古镇西施桥

西施世居越国诸暨萝山下,当时山下有东西两村。村民大多数为[3],西施家在西村,因而称其西施。西施经常与伙伴们在江边浣纱。当时的越王勾践夫椒之战大败于吴国,沦为吴国臣属。为了报复吴王夫差文种、范蠡建议勾践献上美女郑旦等人迷惑夫差,其中就有西施。

勾践命乐师教西施歌舞仪态,过了三年,让范蠡带着西施进献给吴王。范大夫见到吴王,跪拜着说:「东海贼臣勾践,感大王之恩德,遍搜境内,得善歌舞者,以供洒扫之役。」可是伍子胥进言:「臣闻:亡以妺喜亡以妲己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吴王不听其劝谏,马上把西施收了下来,并在姑苏台建造春宵宫,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还修筑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戏游玩。夫差对西施宠爱至极,出入都是效仿王妃的派头和排场,他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荒废朝政,勾践趁机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然后乘虚而入,一举消灭吴国。

下落成谜

西施的结局有以下几种说法:

  • 第一:西施与范蠡相恋,当吴国灭亡之后,范蠡不要越王的封赏,趁着夜色携西施悄然离去,两人在路途中,生下一个儿子。从此避世太湖,逍遥余生[4]。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遭到悲惨的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归隐五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以寄托对他们的同情。
  • 第二:吴灭了以后,吴人认为西施是使得国破家亡的妖孽,于是就将她放进皮袋之中沉于江底[5][6]。后来在江中发现了一些蛤蜊,人家说那是西施的舌头,故此蛤蜊也有“西施舌”之称。
  • 第三:另一种说法是范蠡太湖上将西施推下水,淹死了她。
  • 第四:勾践灭掉吴国后,残杀功臣。勾践认为西施是个祸害,把西施沉到了江底。
  • 第五:西施死于乱军之中。
  • 第六: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至今,在浙江绍兴诸暨市(旧称暨阳县),仍然有西施殿、越国古都城门等遗迹。

西湖亦称为西子湖,因北宋诗人苏轼曾作七言绝句春后初晴雨亦奇:

相关成语、谚语

西施故里观光区

沉鱼落雁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按年份先后排列) 分别对应

沉鱼(西施河边浣纱,水里的鱼忘记游泳);

落雁(昭君出塞,天上的大雁忘记煽动翅膀);

闭月(貂蝉花园拜月,云彩遮住了明月);

羞花(杨玉环花园赏花,抚触盛开的花朵,绿叶都闭合了---一说是含羞草)

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所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指的就是西施。传说她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美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

事实上,“沉鱼落雁”是个成语,通常认为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原意是说动物与人对“美”的认识存在差异,引申意为价值观认知本来就无绝对,只是人类的主观看法。

也有人认为唐代宋之问歌咏西施的《浣纱篇》:“鸟惊入松萝,鱼畏沈荷花。”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故认为沉鱼代表西施。

东施效颦

亦作东家效颦、丑女效颦。

西施因患心病而捧心皱眉,「西子捧心」被视为绝世美态,同里东施看见觉得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跟西施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结果同里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典出《庄子·天运》后世比喻不衡量本身的条件,而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以致收到反效果。

红楼梦·第三十回》: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奇,且更可厌了!

西眉南脸

出自唐代李咸用《巫山高》:「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西施和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所以又并称「威施」,后以「西眉南脸」比喻女子容貌美丽。

情人眼里出西施

语出清朝黄增的《集杭州俗语诗》,字面意思为美色的本身并不会去迷惑人,只是欣赏的人自己的心迷惘了,就像情人眼中的伴侣,都是只看优点而轻忽缺点。

相关文学


影视作品

电影

首播/首映年份影视作品饰演西施的女演员播映电视台/制作单位
1936年西施谢 萍大中国影业公司
1940年西施袁美云新华影业公司
1949年西施白 燕南天影业公司
1956年卧薪尝胆李丽华中国电影制片公司
1960年西施白雪仙海洋视频公司
1965年西施白 茵新联影业公司
清水湾电影制片厂
1966年西施 (上集)江 青台湾电影制片厂
国联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西施 (下集)

电视剧

首播/首映年份影视作品饰演西施的女演员播映电视台/制作单位
1983年 西施 董智芝 内地电视剧
1986年西施黎燕珊亚洲电视
1987年西施冯宝宝中华电视公司
1996年 西施 蒋勤勤 内地电视剧
1997年古吴春秋曹颖内地电视剧
1998年战国红颜张敏台湾电视剧
2005年越王勾践 周扬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6年争霸郭羡妮香港无线电视
2007年卧薪尝胆安以轩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2年西施秘史邬靖靖内地电视剧
2013年英雄颖儿中华电视公司
未播浣溪沙佟丽娅

越剧

首播/首映年份影视作品饰演西施的女演员制作单位
1996年西施断缆 周柳萍诸暨市越剧团

歌仔戏

首播/首映年份影视作品饰演西施的女演员制作单位
2005年范蠡献西施 庄金梅秀琴歌剧团

歌剧

首播/首映年份影视作品饰演西施的女演员播映电视台/制作单位
2009年西施张立萍(首演)中国国家大剧院

舞台剧

首播/首映年份影视作品饰演西施的女演员播映电视台/制作单位
2015年情人哏里出西施卓文萱全民大剧团

参考文献

  1. 高群. . 台湾: 黄金屋文化. 2012. ISBN 9789578004511.
  2. . history.people.com.cn. [2020-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3. 当时施是氏不是姓,施氏源自喜(嬉)姓有施氏,即妺喜之部落
  4. 陈耀文引唐人陆广微《吴地记》再引《越绝书》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鹤林玉露》乙编卷四“荆公议论”条说:“范蠡霸越之后,脱屣富贵,扁舟五湖,可谓一尘不染矣。然犹挟西施以行,蠡非悦其色也,盖惧其复以蛊吴者而蛊越,则越不可保矣”
  5. 《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俞弁在《逸老堂诗话》卷上引《吴越春秋》云:“吴亡,西子被杀”。俞弁在《逸老堂诗话》卷上结论:“古今成谓其从范蠡五湖之游,今乃知其终于沈,可以为西子浣千古之冤矣。”
  6. 杨慎引《吴越春秋·逸篇》说:“一日读《墨子》曰:‘吴起之裂,其功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喜曰:‘此吴亡之后,西施亦死于水,不从范蠡去之一证。’墨子去吴越之世甚近,所书得其真然。”徐树丕支持杨慎“西施被沉”的说法。他在《识小录》中说:“当吴之亡,吴王逃至阳山自杀,必先杀西施,不以所爱为仇辱,此理之可信者。沈于江,必吴沉之也。蠡高人又智士,岂取亡国之妃为俪,其必不然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