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

周武王前1076年—前1043年),,名,谥又名珷帝日丁[1]西周创建者,第一代天子,青铜器铭文,是西伯昌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邑姜夏商周断代工程断代其在位时间为前1046年至前1043年,《剑桥中国史》推测其在位时间约为前1049年至前1043年。传统上,周武王同周文王一向为后世儒家人物所尊崇的先秦明君。周武王灭商伐纣后,商遗民的势力仍然强大,东面又散居着多个部落,地处西方的周难以直接控制他们,于是实行封建制度

周武王
西周天子
周武王像
周武王像
君主
出生约前1076年
逝世前1043年
安葬
不详
配偶正妻:邑姜
子嗣周成王
谥号
武王
政权周朝
父亲西伯昌(周文王
母亲太姒

生平

周文王在十五岁时生周武王。[2]周文王临死时嘱附周武王早图克商朝

牧野之战

受命十一年(约前1046年),商纣(帝辛)不顾虑财政,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困民乏。周武王见时机己到,便联合等部族,亲自率领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进攻商朝陪都朝歌,在牧野发动战斗,血流漂杵。《尚书·武成》:「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论衡》说:「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战,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与汉、秦一实也。而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实也。」

一些有奴派学者认为,商朝因为军队人数不足,要将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商朝奴隶阵前突然倒戈,反攻商军,商军最终不敌周国士兵大败,商纣王继而自焚于鹿台,周武王以砍纣王遗体,代表诛杀商纣,商朝覆亡,史称武王克殷。但是无奴学派普遍认为商朝不是奴隶社会,商代士兵不可能由奴隶充当,而当时的将领又由各级贵族担任,因此史书记载的“军队倒戈”实际上是贵族叛乱。

创建周朝

灭商后,周武王创建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追封父亲西伯昌为周文王,再将枉死于商纣王之手的比干改葬,和释放被商纣王禁锢的箕子

由于商朝余部的势力依然残存,周武王于是对商朝余部实行怀柔政策,先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商朝的首都,再分别分封自己三个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管国河南郑州),蔡国河南上蔡),霍国山西霍州),是为三监,包围看管武庚及其商朝余部。又将神农氏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济南长清区),的后人的一支封于,为公爵(今北京丰台区莲花池公园一带)[3](尧的另一支仍居唐国,为侯爵,不久为周公所灭 [4],后人迁至杜国,为伯爵 [5])。的后人封于河南淮阳),夏朝的后人封于河南杞县)。周的开国功臣如:召公封于太公望封于(现今山东省)。

周武王得天下后,忧国忧民,自夜不寐[6]

寿命与驾崩

攻克殷商三年后(约前1043年),周武王便驾崩[7]。按照武王受命伐殷在(文王)十一年,周成王十三岁继位(1043年),武王生周成王应该在20岁左右,故武王生年当在前1076年,英年34岁。

关于周武王年寿有多种说法:

  • 《今本竹书纪年》说是九十四岁。
  • 《礼记·文王世子》说是九十三岁[8]
  • 《史记·周本纪》说是六十多岁[9][10]
  •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说是五十四岁[11]
  • 陶弘景《真诰》中说是四十五岁[12]

元年夏天六月,周武王葬于[13]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辅佐继承人周成王

避讳

汉字文化圈诸国一些史书版本中,出于为自己君王避讳的传统或因袭传抄原因,有的将“周武王”写为“周虎王”,如高丽史书《三国遗事》和《帝王韵记》,为高丽惠宗“王武”避讳即改“武”为谐音的“虎”。

十乱

《尚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晋·潘岳《西征赋》:「岂三圣之敢梦,窃十乱之或希。」《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辰位列四星,帝功参十乱。」明·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邑姜以一妇人而足九人之数,不妨其与周、召、太公之流并为十乱。」后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十人为:

家庭

父母

兄弟

  • 长兄伯邑考,母为太姒。早卒
  • 三弟管叔鲜,母为太姒。与蔡叔度、霍叔处并称周初三监,监护殷商的顽军遗民,后与蔡叔度、霍叔处、武庚发动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被杀。封国被废。
  • 四弟周文公旦,母为太姒。
  • 五弟蔡叔度,母为太姒。与管叔鲜、霍叔处、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流放于郭邻,卒于迁所。周公命蔡叔度子蔡仲继任。
  • 六弟卫康叔,母为太姒。平定三监之乱后,于前商朝故墟朝歌创建衞国,徙封康叔于衞。
  • 七弟郕叔武,母为太姒。
  • 八弟霍叔处,母为太姒。与管叔鲜、蔡叔度、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贬为庶人,周公旦命霍叔处的儿子继任。
  • 九弟毛叔郑,母为太姒。
  • 十弟冉季载,母为太姒。由四兄封季载在聃国,在今河南颍州西,为周司空以辅佐周成王。
  • 十一弟郜叔
  • 十二弟雍伯
  • 十三弟曹叔振铎
  • 十四弟错叔绣
  • 十五弟毕公高
  • 十六弟原伯
  • 十七弟酆侯
  • 十八弟郇伯

妻妾

  • 邑姜,姜姓,齐太公吕尚之女。

子女

前任:
周文王
西伯侯
约前1049-约前1046
继任:
周天子
西周第1代
约前1046-约前1043
周成王
商纣王 中国国君
约前1046-约前1043

影视作品

电视剧

年份剧名演员制作单位备注
1990年封神榜张晓林上海电视剧制作中心
2000年封神榜林佑星中国电视公司(中视)
2001年封神榜张松枝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2006年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周杰中国中央电视台
2009年封神榜之武王伐纣黄维德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4年封神英雄榜张迪山东卫视
2015年封神英雄安徽卫视
2019年《龙族的后裔》宋宗轩
2019年封神演义张博
待播哪吒与杨戬丁野
待播封神之天启张睿
待播梦回朝歌张哲瀚

电影

年份剧名演员制作单位备注
2023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于适

参考资料

  1. 李凯 《应公鼎“珷帝日丁”试解》 《殷都学刊》 2008年03期
  2. 《大戴礼记》:“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而生武王。”
  3. 《史记·周本纪》:武王褒封帝尧之后于蓟。
  4. 今本《竹书纪年》:八年春正月,王初莅阼亲政。冬十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十一年王命姬叔虞为侯。
  5.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
  6. 司马迁. . . [-61]. 武王征九牧之君,登豳之阜,以望商邑。武王至于周,自夜不寐。周公旦即王所,曰:「曷为不寐?」王曰:「告女:维天不飨殷,自发未生于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鸿满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7. 《淮南子·要略》记:“武王立三年而崩,成王在襁褓之中(应该是13岁,差七加冠)”,司马迁. . . [-61].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
  8.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论衡·气寿篇》:“文王九十七而薨,武王九十三而崩。”
  9. 史记·周本纪》记周武王得天下后,告诉周公说:“旦,惟天不享于殷,发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满野。天不享于殷,乃今有成。”这表示当时武王年纪是六十岁,在位三年卒,则是六十三岁;如果在位七年卒,则是六十七岁。
  10. 罗泌在《路史·梦龄妄》一文认为武王不可能九十之年不见子嗣,而“逾于衰耄”才生周成王,可见是“汉儒之妄”。
  11.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引用《路史·发挥》卷四:“‘案《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金履祥《通鉴前编》卷六引《竹书纪年》:武王年五十四。
  12. 陶弘景真诰》卷一五提到“武王发”注引说:“文王之子周武王也”,引《竹书》:“年四十五”。
  13. 逸周书·作雒解》:“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皇览》载:“文王、武王、周公冢皆在长安镐聚东甘中。”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