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撰人不详,成书于唐代或宋代[1],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为元始天尊演说玉皇修道证仙故事,以及奉持玉皇经咒的功德果报。
道教 |
---|
![]() |
道教主题 |
本书自宋元以来广为流行,为道士举行斋醮和道门功课之必诵经文。此经为玉皇根本经典,不但道士常诵此经作为功课,其它有关玉皇的朝、忏、灯仪等也以此为依据,对道教和民间信仰都有很大的影响[2]。
题解
玉皇,道教称天帝曰玉皇上帝。《玉皇经》:「是穹苍主,浩劫之尊,妙见妙知,无等无伦,湛寂真静,杳亡杳存,上圣上灵,大神通、光明藏、大丈夫,开化人天,教道无穷,大慈大悲,流焕法轮,为度群生,是号玉皇」。
内容
全书分五品,分别叙述玉皇上帝的来历、神格,授五方五老天君大神咒五篇,以及颂扬奉持玉皇经咒之功德果报。
经称:古有光严妙乐国王无嗣,皇后梦见太上道君抱一婴儿予之,觉而有孕,生下王子。王子嗣位后,治国有道,体恤民众疾苦,又舍国入山修道,如此反复历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清静觉王如来,教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再经亿劫修行,证位为玉帝。所以玉皇能大显神通,分身化形,为十方演说清静解脱之道。
其次,又称玉帝授五方五老天君神咒五篇,此咒即六朝所出「灵宝赤书真文」,但文本略有不同。最后颂扬奉持玉皇经咒之功德。
注解
- 周玄贞《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
- 太上洞玄灵宝紫微金格高上玉皇本行集经阐微(收入《道藏辑要》)
相关著作
- 高上玉皇本行经髓
- 玉皇宥罪锡福宝忏
- 高上玉皇满愿宝忏
-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
- 高上玉皇心印经
- 高上玉皇胎息经
- 玉帝宝诰(弥罗宝诰)
考证
谢聪辉,根据国立故宫博物院珍藏明嘉靖四十年(1561)的黄绫定本《玉皇经》序跋,推断《玉皇本行集经》扶鸾出世的地点在四川蓬溪县。由刘安胜后辈的接真鸾手,托梓潼帝君飞鸾书出。其创作背景为南宋面临1217–1218年「蜀罹敌难」的宋金战争劫难,以飞鸾造经达到救末劫与安镇国祚的目的[4]。
参见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