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

八卦是《易经》的基本概念,可代表一切自然现象的动静状态,每卦由三组成。“卦”有「悬挂」之意,也代表将各种现象以八种卦之一,一一标示竖立起来以便于观察;如将「天」这现象,以「干」这卦「悬挂」着,即干为卦,天为象。一种卦可挂在很多很多现象,但不是任意挂,有特定规则。每一现象都可找到一种卦去挂,也不是任意。先有象,后有卦。万象纳入八卦,八卦悬挂万象。将万象以八卦作模型,硏究理解八卦这模型有助理解万象。

六十四卦图
(先天)八卦/伏羲八卦(the Primordial , "Earlier Heaven" or "Fu Xi" bagua)[1]
(后天)八卦/文王八卦(the Manifested , "Later Heaven," or "King Wen" bagua.)[1]
朱熹的伏羲八卦次序图(先天小横图)

易经八卦的产生可回溯至河图与洛书,以及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的项目组合,可代表各种自然现象或动态,分别为“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可称为首八象,因为八卦可说是最先卦在这八种最易看到的现象),卦名则称“干、坤、坎、离、震、巽(ㄒㄩㄣˋ)、艮、兑”。易经八卦代表古代中国的天文地理哲学等文化思想,其理论还涉及到文学武术中国音乐等方面。

若将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原本八卦(三爻)亦称为八“单卦”,而两八卦上下组合(六爻)则称“重卦”。

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

组合

爻(阴爻、阳爻)的示意图

”是最基本的符号,意指交错,以奇画(“⚊”称阳爻)或偶画(“⚋”称阴爻)表示。

爻有阴、阳两种仪态,若两两相重则形成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四象再增加一爻,就形成八卦。

爻自下而上排列。“三”爻的含义,象征着“天人地”(上有天、下为地、人在其中)。

单卦(经卦)

由三可组成一单卦经卦)。

八卦,意谓八单卦(八经卦)。

伏羲八卦次序图
八卦
四象 太阴 少阳 少阴 太阳
两仪
太极 太极
八「单卦」(经卦)
符号卦名自然象征
1
2
3
4
5
6
7
8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宋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写了一首《八卦取象歌》帮助人记住八卦的卦象:

  • 三连(),坤六断(☷);
  • 震仰盂(☳),艮覆碗(☶);
  • 离中虚(☲),坎中满(☵);
  • 兑上缺(☱),巽下断(☴)。

背诵时可与「先天八卦图」对应:由()上而下,由(坤)左至右而上。

卦辞
  • 为天:元亨,利贞。
  • 为地: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 为水: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 为火:利贞,亨。畜牝牛,吉。
  • 为雷: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 为山: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 为风:小亨,利攸往,利见大人。
  • 为泽:亨,利贞。

重卦(别卦)

经由八卦可再演化出六十四卦。两八卦相叠(复卦),即成八八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意谓六十四重卦(六十四别卦)。亦即八「单卦」(经卦)如经纬交织组成六十四「重卦」(别卦)。
在下的单卦称「内卦」,上者则称其「外卦」。

伏羲先天八卦

伏羲先天八卦
伏羲先天八卦图








宋朝学者邵雍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普通话读音:gèn;国语注音:ㄍㄣˋ;粤音:gan3,同“觐”)为少男;巽(普通话读音:xùn;国语注音:ㄒㄩㄣˋ;粤音:seon3,同“逊”)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邵雍以前没有区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说法。

卦象解说
  1. 天地定位
    1. ☰()三爻全阳,表示全动,是天体之象。
    2. ☷(坤)三爻全阴,表示全静,是大地之象。
    • 先民的宇宙观是“天动而地静”,天在上而地在下,即“天地定位”。
  2. 山泽通气
    1. ☶(艮)上爻为阳爻,中下爻为阴爻。上面小部份动,下面大部分静,为“山”之象。
    2. ☱(兑)上爻为阴爻,中下爻为阳爻。上面小部份静,下面大部分动,为“降雨”之象。
    • 山气上腾,雨水下降,即“山泽通气”。泽即是雨[3],雨降于天,山出于地,因此☱(兑)紧接☰()后面,☶(艮)紧邻☷(坤)。
  3. 雷风相薄
    1. ☳(震)下爻为阳爻,中上爻为阴爻。上面大部分静,下面少部份动,为“雷”之象。古人认为雷从地中起,所以☳(震)也排在☷(坤)的旁边。
    2. ☴(巽)下爻为阴爻,中上爻为阳爻。上面大部分动,下面少部份静,为“风”之象。古人认为风起天上,所以☴(巽)也排在☰()的旁边。
    • 雷发地中而上腾,天之下有空气在流动(风),就是“雷风相薄”。
  4. 水火不相射
    1. ☵(坎)中爻为阳爻,上下爻为阴爻。周边静而地中动,为“水”之象。
    2. ☲(离)中爻为阴爻,上下爻为阳爻。周边动而体中静,为“火”之象。又为“日”之象。

一般认为此八卦排列的对应(天地,山泽,雷风,水火)合于自然现象[4]

文王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文王八卦(the Manifested , "Later Heaven," or "King Wen" bagua.)[1]
周易文王后天八卦图








次序
宋以后,八卦的次序有「·兑·离·震·巽·坎·艮·坤」和「·坎·艮·震·巽·离·坤·兑」两种,前者称「伏羲八卦次序」,后者称「文王八卦次序」。
卦象解说

后天八卦方位与东南西北方位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震离兑坎分别代表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余下四卦则分别为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右图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制作地图的传统方式:

前南后北(坐北朝南),左东右西。这个方位与西方传入的现代制图以北为上的方向正好相差一百八十度。(至古中国历史疆域发展:由北到南,从黄淮平原再到长江流域,或许可以解释古人制作地图的想法。)

先天八卦的方位与后天八卦为何不同?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反映了世界未产生前的景象,而后天八卦则相反。也有人认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分别代表了立体垂直空间和平面时间的概念(类似于西学中之维度),如清人张潮《幽梦影》中即有「先天八卦,竖看者也;后天八卦,横看者也」之句。

卦象运用

八卦;及所代表的意像
表中二进位依据现代的二进制,从最底的爻算起,以1代表阳,0代表阴
卦象卦名自然象征性情家族关系动物身体部位器官先天八卦方位后天八卦方位五行二进位Unicode编码
西北111U+2630
少女东南西110U+2631
中女101U+2632
长男东北100U+2633
长女西南东南011U+2634
中男西010U+2635
少男西北东北001U+2636
西南000U+2637
八卦与家庭

八卦涵义

先天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坊间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原始数据来源为西周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太极生两仪是指地球在大地上,面对太阳(日)光照射角度,有公转与自转之两种仪态。两仪生四象其意为,地球公转右旋太阳与自转中,依照南、北回归线倾斜,北二十三点五度后,再返回南二十三点五度之中循环,发生日照光线与影长不同,记在罗盘上天禽二十八宿,总管度数365又1/4度为合一,订为太阳历之日数,区分冬天立壬、子、癸三节气为坎卦,是水气生成旺季;春天立甲、卯、乙三节气为震卦,是木气生成旺季;夏天立丙、午、丁三节气为离卦,是火气生成旺季;秋天立庚、酉、辛三节气为兑卦,是风(金)气生成旺季;等区分各季占45日之不同景象,为两仪生四象之含意。四象生八卦其含意为,上述四象,会有生、旺、衰、死之消长,立此四旺气象会产生变化,如冬天水气溶解于土,生之树木中,立为艮卦,管丑、艮、寅三节气;如春天木气旺后,会转入夏天火气旺中,立为巽卦,管辰、巽、巳三节气;如夏天火气旺后,会转入秋天金气旺中,立为坤卦,管未、坤、申三节气;如秋天金(风)气旺后,会转入冬季水气旺中,立为卦,管戌、、亥三节气,为四象生八卦含意之解释,文王作易,将可证明先作太阳历一年之日数,再分作八季(八卦)廿四节气,并调查各节气时,地上所生成重要气象生态,记注在罗盘上,作廿四节气字中,作干支历数,其廿四节气,以地球右旋公转太阳,订立八卦(季),与节气名顺序并含其意义,作干支组历表示月、时令之气象生态。[6]

根据朱熹《易经集注》的伏羲八卦次序图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普通话读音:gèn;国语注音:ㄍㄣˋ;粤音:gan3,同“亘”)为少男;巽(普通话读音:xùn;国语注音:ㄒㄩㄣˋ;粤音:seon3,同“逊”)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的终极真理:“”。

此外,八卦尚对应着八门,论后天八卦,由正北坎卦始起: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八卦与五行

用于风水的八卦图

汉代学者李君明首创(后世称京房)。京房首创的八宫卦对后世预测学影响深远。五行与后天八卦提出如下对应关系:震(雷)、巽(风)为木,离为火(日),坤(地)、艮(山)为土,兑(泽)、(天)为金,坎为水(月)。

八卦与四大元素

周振甫在其著作《周易译注》中认为八卦和古希腊、古印度四种元素「地、水、火、风」的想法相类似。而先天八卦中对四组自然现象的阴阳关系描述为:天地定位,水火不相射,风雷相搏,山泽通气。

八卦与九宫

八卦与九宫图

宋儒认为,先天八卦起於单纯的序数串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数可以道尽先天。邵子取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伏羲先天八卦。

八卦与洛书九宫数和河图十数,有一定的联系关系。若将先天卦配洛书九宫数,对照先天、中天、后天八卦可以产生微妙可以观察的关联性,比如相加为十,阳卦六七八九、阴卦一二三四,或为河图数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

九宫洛书所指的九个方位,一般将后天八卦按方位装入洛书,中间空开,即形成所谓的“九宫八卦”。其对应关系为「一坎(北宫),二坤(西南宫),三震(东宫),四巽(东南宫),五合太极(中宫),六(西北宫),七兑(西宫),八艮(东北宫),九离(南宫)。」

流行文化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最早出现了「八卦炉」,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

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中,日向流的主要攻击体术为八卦六十四掌

京剧有称为「八卦衣」的服饰,是有道术或军事谋略角色所着的“戏服”。袍服是黑紫色或宝蓝色,上绣八卦和太极图。

粤语俚语「八卦」有好管闲事之意。

美国电视剧《迷失》中,达摩计划研究机构的标志是以文王八卦为基础的图案。

参见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脚注

  1. Wilhelm, Richard. . translated by Cary F. Baynes, forward by C. G. Jung, preface to 3rd ed. by Hellmut Wilhelm (1967).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266, 269. ISBN 069109750X.
  2. 《周易》〈说卦传〉第三章
  3. 例如《孟子》:「膏泽下于民」,☱(兑)“泽”即是降雨的动态,后人误认为薮泽的泽,就跟☵坎卦没有分别。
  4. 宋元学案》卷9、10〈百源学案〉上、下,胡庭芳:“自然与天地造化合”
  5. 《周易》〈说卦传〉第五章
  6. 张庆和. . 瑞成书局. 2014-01-01: 18–20. ISBN 9789574311125.

外部链接

(百家讲坛官方频道)

《易经的奥秘》| 看完这些就可以读懂《易经》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