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博物馆

国立台湾博物馆(简称台博馆台湾博物馆)是台湾一座公立博物馆,隶属于中华民国文化部。该馆始建于日治时代,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本馆位于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北侧,另于台北市内设有数处馆区。本馆建物以前身「台湾总督府博物馆」之名被列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

国立台湾博物馆
National Taiwan Museum(英语)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国立台湾博物馆馆徽
机关类型中央三级行政机关
所属部门中华民国文化部
员额53人
年度预算额新台币3.95亿元(106年度)
授权法源文化部组织法[1]
国立台湾博物馆组织法[2]
主要官员
馆长洪世佑
副馆长黄秀
任命者文化部部长
任期无任期保障
组织编制
内部单位4组、1室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 日治台湾明治41年
1908年1908
前身机关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博物馆 → 台湾总督府博物馆 → 台湾省立博物馆
联系

国立台湾博物馆本馆
地址台北市中正区
襄阳路2号(本馆)
襄阳路25号(土银展示馆
南昌路一段1号(南门园区
馆前路71号5楼(行政中心)
台北市大同区
延平北路一段2号(铁道部园区
网站www.ntm.gov.tw
台湾总督府博物馆
位置台北市中正区襄阳路2号
坐标25.04275369637105°N 121.51503772096355°E / 25.04275369637105; 121.51503772096355
建成时间1915年
类型登录等级:国定古迹
登录种类:其他设施-博物馆
评定时间1998年6月10日
详细登录数据

沿革

日治时期

仍在建造中的台湾总督府博物馆,摄于1908年至1915年间。

日治时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因应需举办各种农产品评会和展览会活动,展示殖民地资源,台湾总督府颁布了《台湾总督府民政局物产陈列馆规则》,并在台北市成立了台湾总督府民政部物产陈列馆[3][4]。该馆展示了工业美术、农园艺等产业的物品收藏[5]后于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10月24日,更改为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博物馆)[6]。随后明治41年(1908年)10月24日,该馆更名为「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博物馆」,并使用原总督府彩票局的建筑作为馆址,陈列有关台湾本岛学术、技艺和产业所需的标本供公众观赏。

大正2年(1913年),为纪念第四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与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台湾民政长官祝辰巳向民间募款,筹建了总共256,101日币的「儿玉总督暨后藤民政长官纪念馆」。纪念馆选址于台北大天后宫早于大正元年(1912年)因台风严重损坏而拆除的遗址上[7]。总督府委托时任土木课技师的日籍建筑师野村一郎和技手荒木荣一设计纪念馆,建筑采用了西洋古典风格,并在山墙上使用了巴洛克艺术时期的雕刻装饰。纪念馆于同年4月1日正式动工,并在大正4年(1915年)完工并移至新址,后来委员会将其捐赠给总督府作为台湾总督府博物馆的使用。彩票局的旧博物馆厅舍则陈列南洋诸岛参考文物作为分馆,完工后, 闲院宫载仁亲王夫妇曾于大正5年(1916年)来馆参观。

馆舍最初具有历史室、动植物室[8]、高砂族室,华南南洋地质矿物室[9]等展览空间,典藏品以台湾本土及南洋之人类学、地学、动物学、植物学之标本与文物为主,亦定期作为台湾总督府美术展览地点使用,[10][11][12],该博物馆的首任馆长川上龙弥致力于高山植物的研究,同时,人类学家森丑之助也在博物馆担任研究员,共同收集了许多自然标本和原住民族的生活用品[13],这些收藏品陈列在博物馆内[14]。中央大厅两侧壁龛竖立由雕刻家新海竹太郎所塑的儿玉源太郎后藤新平铜像,两座铜像在1945年后放置于博物馆库房典藏,原壁龛改为放置两个大花瓶,两座铜像在2008年台博馆成立百年公开展示后,现陈列于三楼陈列室。[15]

大正6年(1917年)3月15日,分馆废止,全部陈列品移至总馆并新设南洋室。原分馆的彩票局大楼改作为台湾总督府图书馆使用。同年,5月将殖产类标本移交台北植物园商品陈列馆。此后,博物馆管理曾数次变更,包括大正9年(1920年)总督府博物馆改隶内务部,并在大正15年(1926年)再改隶于文教局。

大正12年(1923年)4月16日至27日,在时任摄政兼皇太子裕仁造访台湾的行程当中,于4月24日来到总督府博物馆来参观,博物馆馆长和职员们则在馆前广场迎接皇太子。此外,博物馆定期作为重要展览会之主会场使用,包括大正14年(1925年)始政三十周年纪念展览会期间作为第一会场。以及昭和10年(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期间,总督府博物馆被选定作为第二会场的第一文化设施馆,展示教育、学艺、社会事业、保险、卫生等文物。[16][17],为发展旅游及文化发展,博物馆协会曾于1934年召开第一回「全岛博物馆协议会」,决定今后每年选联合举办「台湾博物馆周」之系列活动。

1944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博物馆10月03日起由总督府暂时关闭。1945年由于美军所发动的轰炸行动,使得总督府博物馆遭到波及破坏。

战后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台湾总督府博物馆于1945年11月改制为台湾省博物馆,隶属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经过整峻与修复后。一楼做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图书馆;二楼为博物馆展示之用。1949年再更名为台湾省立博物馆,隶属于台湾省政府

1961年3月,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农复会)于博物馆举办台湾省农业建设展览会,该展览被视为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展览会,将农业、林业等当时最新信息展示给民众了解。其中,林业数据由林业试验所负责提供。[18]

1991年至1996年,台湾省立博物馆由台湾省政府住宅及都市发展局市乡规划处建筑处主办修复工程,汉宝德主持汉光建筑师事务所承接调查研究及设计监造[19][20]、庆仁营造承作,以木桁架被虫蛀蚀损毁为由,将日本时代木桁架屋顶拆除改为钢构屋顶,增加三楼,由于不列入古迹指定,该工程曾引起古迹修复争议。

1999年,因台湾省政府虚级化,改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今中华民国文化部)管理,并更名为国立台湾博物馆。

2002年3月31日,由于三三一大地震影响使建筑屋顶塌陷,李干朗担任紧急应变小组召集人办理「三三一震灾抢修计划书」震害评估与补强规画及修复工程设计,陈报台北市政府、内政部进行审核后,办理补强规画及修复工程,并自2003年起成立短期性任务的「馆舍修复工程小组」进行整修改建,包括馆前广场景观设计拆除广场外金属栏杆,重整内部设备管线,拆除二、三楼间局部楼板,改造入口、服务台、洗手间及视听室,全馆则于2005年05月18日重新开馆。2006年,连同劝业银行旧厦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旧厦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专卖局台北南门工场等共6处古迹集成,纳入「首都内核区博物馆计划」。

2008年5月18日,时逢建馆百年推出「百年物语:台湾博物馆世纪典藏特展」,以国立台湾博物馆人类学、地学、动物学与植物学的典藏为主体,回顾馆史上重要收藏者与研究者如首任馆长川上泷弥、人类学者森丑之助、昆虫学家素木得一、北投石发现者冈本要八郎、植物学者岛田弥市佐佐木舜一、历史学者尾崎秀真、博物学者堀川安市、光复后首任馆长陈兼善与人类学者陈奇禄等人的学术志业。[21]

2014年,台湾博物馆启动「新世纪常设展」更新计划。2017年推出首部曲「发现台湾」常设展[22][23],2020年展出二部曲「台湾.我的家」儿童探索展[24],第三部曲「博物台湾」常设展则于2021年揭幕。其中「博物台湾」以人类学、地学、动物学、植物学门特有的展品为主,展出藏品计903件;另外配合各主题单元展示需求,征集标本与新制模型等展品计811件,共1700余件展品,包括其中包含《康熙台湾舆图》数字重建版、《郑成功画像》、《蓝地黄虎旗》数字重建版;徐澍《台湾番社图》、台湾云豹标本、早坂犀骨架复原模型。[25][26][27][28]

建筑设计

台湾博物馆厅舍工程费27万圆,总建坪510坪(约1688平方公尺),由总督府技师野村一郎、技手荒木荣一设计,高石组高石忠慥承揽建筑营造、原田金次郎承揽电灯工程,技师近藤十郎、吉良宗一担任监造。该建筑为新古典主义建筑,并运用三角形山头和古典柱式,外观以多立克柱式柱式为主,平面呈左右对称,中央入口处设有圆顶。建筑的两翼空间被用作展览室[29],原本拥有大跨距完整的木桁架结构,但近年已被拆除并改装为刚桁架结构,形成楼中楼结构。[30]其中山墙位于建筑物的正立面入口上方,饰有泥塑的盾牌勋章和卷曲的花草纹饰,呈现复杂而细致的设计。背面的山墙则以草环装饰搭配蒲葵叶和花草纹饰,与正面形成前后不同的风格。[31]

儿玉源太郎铜像,现位于本馆三楼展示
后藤新平铜像,现位于本馆三楼展示

该建筑的中央主体部分采用当时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技术,而左右翼栋则结合了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构造,屋顶则使用木材铺设铜板瓦。地下室的地板采用混凝土和沥青的水泥涂层,以防止白蚁防水功能。左右翼楼的一层和二层使用钢筋混凝土楼板铺设木地板,木地板上铺亚麻油毯,阳台铺设日本制地砖。中央主体的一楼广间铺设美浓国赤坂产的黑大理石和水户产的白寒水石,中央部分使用大理石马赛克拼贴,玄关、信道等铺设德国产地砖。二楼的回廊使用台湾产白大理石和黑板岩,休憩室铺设木地板上铺亚麻油毯。壁面的腰板和踢脚板使用美浓赤坂产更纱大理石,扶手格子为黄铜,休憩室的踢脚板和腰企口板使用榉木。外部装饰,基础石和正面、背面中央楼梯使用安山岩,腰板以上使用洗石子。[32],中央楼梯梯口的左右柱子使用日本进口角砾岩进行雕刻,壁龛和柱基也是使用角砾岩制作而成。

大厅是专为仪式性纪念活动而设计,周围有32根高32尺、直径2尺7寸的混合柱式。大厅的穹窿圆顶采用台湾最大的镶嵌玻璃天花板,采光穹顶下方的镶嵌玻璃天花板离地板高度为54尺,其穹顶图案包括儿玉家和后藤家的家纹「军配団扇に五枚笹」(指挥扇与五竹叶)和「下がり藤」(藤花),图案还可见于柱身壁灯座两侧的浮雕上。1962年3月8日,浙江鄞县王国恩曾协助进行修缮玻璃工程。

2002年通过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建筑系王惠君邀请日本玲光社彩色镶嵌玻璃工房专家勘查和检测,了解彩色镶嵌玻璃老化和损坏状况,并先以临时修补方式来进行强化。直到2004年4月依法完成相关行政进程后,委托日本玲光社彩色镶嵌玻璃工房,进行圆顶下方彩色镶嵌玻璃的构件修复工程,镶嵌玻璃则正式进行全面性修缮和复旧工作。[33][34][35]

大厅两侧设有壁龛,原作为展示儿玉源太郎和后藤新平的雕像,现则展示两座大型景泰蓝花瓶,为某任台湾总督捐赠给总博馆的精品,内胎为铜胚,外表为陶瓷。由于落成时,馆员已感到空间相对狭窄,因此地下室也被用作展示室及准备室使用。[36]

组织架构

  • 馆长
  • 副馆长
  • 研究组
  • 典藏管理组
  • 展示企划组
  • 教育推广组
  • 秘书室
  • 人事机构
  • 主计机构[37]

场馆

本馆展览

国立台湾博物馆的主要馆藏主要涵盖台湾人文史料和自然产物,以地质矿物动物植物原住民以及历史为主要收藏范畴。此外,还收藏农业水产工艺贸易林业等相关数据,并保存近四万件标本。2005年至2017年期间,博物馆的二楼展区曾以「台湾生物」和「台湾原住民」为主题进行常设展览。

由于主馆建筑历史久远,无法提供更多的展示和收藏空间,因此在1994年激活了附近徐州路的「研究典藏大楼」(原台湾书店办公室,今教育部第三办公室),用于收藏博物馆内的文物和进行行政研究(不对公众开放)。根据文化部的计划,国立台湾博物馆正在进行扩建计划,其中台博馆土银展示馆于2010年2月21日率先激活,台博馆南门园区则于2013年11月30日开馆。[38]在进行扩建同时,博物馆于2013年由照明设计师罗伊真进行了灯光规划,其成果获得了肯定并获得奖项。[39]此外,铁道部园区于2017年7月开始提供预约参观,并于2020年7月7日完成修复工作并正式对外开放。[40]

常设展览
位于本馆2F及3F。依照「台博馆新世纪常设展」计划,分为三部曲:
  • 首部曲:发现台湾-重访台湾博物学与博物学家的年代(2019):第一个单元「发现之道」聚焦于20世纪初博物学家的调查传统,以及当时博物学家「标本中发现自然秩序」的信念,展示包含森丑之助菊池米太郎的搜藏文物及现地采集的物质;第二个单元「台湾新象」描述国立台湾博物馆历史上重要的博物学者及其重要发现,包含宽尾凤蝶标本、黑长尾雉标本、北投石标本、龙宫翁戎螺标本、早坂犀标本等;第三个单元「过去的未来」则反思博物馆在社会中的角色,探讨博物馆的意义,包含台湾云豹标本。
  • 二部曲:台湾.我的家-儿童探索展(2020):为儿童设计的展区,分为六大单元:「石头会说话」、「森林游乐园」、「候鸟的小岛旅行」、「小岛的从前从前」、「海岛的轮廓」、以及「生生不息」,从自然及人文双向切入,让小朋友了解台湾。
  • 三部曲:博物台湾(2021):分为「自然‧台湾」与「浮生‧台湾」两大展区,以台博馆特有搜藏或具代表性的标本为重心,展现台湾的在地特殊性与历史新定位,并强调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新时代观点,呈现台湾环境样态与历史文化。「自然台湾」以台湾这方岛屿的环境与生命为主角,描述过去、现在,甚至是想像未来的生命样貌,和生命在环境中互相扰动、交融的现象;「浮生台湾」则通过台博馆百年的人文收藏呈现古往今来台湾的芸芸众生,以及他(她)们在各自时空下所留下的浮光掠影,呈现出一个关于「台湾与台湾人」的故事。
当期展览
随时间而不同。
户外展览
主要有台湾神社铜牛、急公好义坊黄氏节孝坊台湾广播电台放送亭台北大天后宫柱珠遗迹、巨石文化古物[41]、台湾最初使用的铁路蒸气机车腾云号台铁九号)等。[42]

镇馆之宝

「国姓爷郑成功御真」、「康熙台湾舆图」以及高桥云亭摹绘的「台湾民主国国旗蓝地黄虎旗」并列为为馆内典藏的三大镇馆之宝。「郑成功御像」、「康熙台湾舆图」及「蓝地黄虎旗」已被文化部颁绶为国宝

首都内核区博物馆计划

灯柱
展馆
展馆名称馆址备注
台湾博物馆(本馆)台北市中正区襄阳路2号前儿玉总督暨后藤民政长官纪念博物馆、前台湾省立博物馆
土银展示馆台北市中正区襄阳路25号前日本劝业银行台北支店、前台湾土地银行总行
南门园区台北市中正区南昌路一段1号前台湾总督府专卖局台北南门工场、前台湾省樟脑厂
铁道部园区台北市大同区延平北路一段1号前台湾总督府交通局铁道部、前台湾铁路管理局局址
行政部门
名称地址备注
馆前行政大楼台北市中正区馆前路71号5楼馆前联合大楼

首都内核区台湾博物馆系统(另有「首都内核区博物馆」等称呼),为当时文建会于2005年启动的大型博物馆系统计划,计划以台博馆为中心,串联附近日治时代的古迹建筑,建构一个属于台湾的自然史博物馆园区,并与博爱特区内的总统府台北宾馆台北二二八纪念馆等历史建物结合,成为国内外民众认识台湾历史的最佳门户。

另外还将修复以下古迹,未来陆续纳入台湾博物馆系统之中。

历任馆长

民政部殖产局附属博物馆长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川上泷弥
(1871–1915)
1908年10月24日1911年6月21日
2 立川连
(1877–?)
1911年6月21日1912年5月30日 以殖产局商工课长兼任。
3 川上泷弥
(1871–1915)
1912年5月30日1915年8月21日[lower-alpha 1]
空缺(1915年8月21日-1915年8月30日)
4 田阪千助
(1884–?)
1915年8月30日1919年8月20日 以殖产局商工课长兼任。
附注
    1. 卒于任内。

    殖产局附属博物馆长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4 田阪千助
    (1884–?)
    1919年8月20日[lower-alpha 1]1920年10月9日 以殖产局商工课长兼任。
    附注
      1. 原民政部殖产局附属博物馆长。

      内务局附属博物馆长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田阪千助
      (1884–?)
      1920年10月9日1920年11月10日
      2 生驹高常
      (1889–1955)
      1920年11月10日1926年10月12日 以内务局学务课长(后为文教课长)兼任。
      附注

          文教局附属博物馆长

          任次 肖像 姓名
          (生–卒)
          在任时间 备注
          1 坂口主税
          (1899–1981)
          1926年10月12日1928年9月18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2 竹下丰次
          (1887–1978)
          1928年9月18日1929年6月3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3 野口敏治
          (1889–1944)
          1929年6月3日1931年5月23日
          4 江藤昌之
          (1883–1984)
          1931年5月23日1932年9月30日
          5 高桥秀人
          (?–?)
          1932年9月30日1933年10月3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6 王野代治郎
          (1893–?)
          1933年10月3日1936年10月20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7 庆谷隆夫
          (1883–1984)
          1936年10月20日1939年12月27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8 立川义男
          (1898–?)
          1939年12月27日1941年6月6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9 堀克夫
          (1902–?)
          1941年6月6日1943年6月24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10 柴山峰登
          (?–?)
          1943年6月24日1945年10月25日 以文教局社会课长兼任。
          附注

              民国时期

              任次姓名任期隶属备注
              1 陈兼善 1945.10-1955.4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1947年前)
              台湾省政府教育厅(1947年后)
              台湾省博物馆(1949年前)
              台湾省立博物馆(1949年后)
              2 李熙谋 1955.5-1956
              3 刘衍 1956-1979
              4 王天燧 1979-1982
              5 杨仕俊 1982-1990
              6 吕木琳 1990-1992
              7 陆正瑶 1992-1994
              8 王汉源 1994-1995
              9 施明发 1995-1999 台湾省政府文化处(1997年前)
              10 庄维成 1999-2000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国立台湾博物馆
              11 安奎 2000-2002
              12 徐水仙 2002-2004
              13 萧宗煌 2004-2012.5 原任高雄市立美术馆馆长
              14 陈济民 2012.5-2016.11 文化部
              15 洪世佑 2016.11- 文化部

              参观信息

              • 本馆、古生物馆以及北门园区(周一除夕春节初一休馆,逢国定假日及连续假期均照常开馆):
              星期开馆时间备注
              周一整天为公休。周一不开放,逢国定假日及连续假期均照常开馆。
              周二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三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四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五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六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日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 南门园区(展示馆将周一除夕春节初一休馆,逢国定假日及连续假期均照常开馆):
              星期开放时间备注
              周一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整天为公休,展示馆每周一不开放。)展示馆整天为公休;展示馆每周一不开放,逢国定假日及连续假期均照常开馆。
              周二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开放时间为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三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开放时间为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四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开放时间为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五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开放时间为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六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开放时间为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周日园区开放时间为6:00-22:00,展示馆开放时间为9:30-17:00。除夕以及春节初一休馆。

              参考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国立台湾博物馆
              您可以在维基文库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原始文献:

              注解

              1. 文化部组织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全国法规数据库
              2. 国立台湾博物馆组织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全国法规数据库
              3.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30) (中文(台湾)).
              4.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5. . 1898-03-18.
              6. 台博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大事纪
              7. 陈其南、王尊贤. . 台北市: 国立台湾博物馆. : 79. ISBN 978-986-02-1758-2.
              8.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中文(台湾)).
              9.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中文(台湾)).
              10.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台湾)).
              11.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12.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中文(台湾)).
              13.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台湾)).
              14.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中文(台湾)).
              15. . 国立台湾博物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16. 程佳惠. . 桃园县: 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1.
              17. 程佳惠. . 台北市: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4.
              18.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台湾)).
              19. 汉宝德. .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20. . 典藏ARTouch.com. 2023-05-22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21. 李子宁. .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08 (中文(台湾)).
              22. . 非池中艺术网.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23. . 新南向政策.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24. 国立台湾博物馆. . 开放博物馆.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繁体)).
              25. 赵静瑜. . 中央社 CNA.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中文(台湾)).
              26. 国立台湾博物馆. . 2021-03-15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27. . 非池中艺术网.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28. . 中华民国博物馆学会. 2021-02-19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29. 中华民国文化部. . memory.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30. . www.csie.ntu.edu.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31. 李干朗. . 台北市: 玉山社. 2001. ISBN 957-8246-64-1.
              32. . vocus.cc. 2019-11-30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英语).
              33. 国立台湾博物馆. . 台湾博物馆;你的博物馆. 2012-05-22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34. . gpi.culture.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2) (中文(繁体)).
              35. . tlife.thsrc.com.tw.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36. . 国立台湾博物馆. [2023-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中文(台湾)).
              37. 组织架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国立台湾博物馆
              38. . [201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39. 用光说故事 罗伊真再获照明金质奖 . [2017年10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10日).
              40. 铁道古迹抢先看 台博馆铁道部园区导览开放报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文化部,2017-7-4
              41. 自由时报电子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15-07-29 [2021-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中文(台湾)).
              42. . [2013-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文献

              • 书籍
              1. 台湾博物馆小文件,和平鸽-台北二二八纪念馆馆讯,2005年6月30日,第47期:第一版。
              • 网站
              1. Mobile01景点分享 - 国立台湾博物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台湾总督府博物馆·天后宫遗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