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道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来自于汉朝的五斗米道。全称作「正一盟威之道」,奉张天师为首领,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按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的记载,正一宗坛在信州之龙虎山,受正一之箓,行天心正法[1]。原始派,崇尚与道德如孝,忠,仁,义等。追求自然之道,又有少数人称其为守一道。以祭天地,祖先为传统。古时在黄河流域南北广受追随。原始派因遵循自然之理,不必出家受戒,不忌婚娶。
道教 |
---|
![]() |
道教主题 |
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等两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禅和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在明世宗嘉靖帝时这一派地位很高,代表人物有邵元节和陶仲文。
参考文献
- 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金陵之三茅山,大洞之宗坛也。临江之合皂山,灵宝之宗坛也。信州之龙虎山,正一宗坛也。历朝崇奉三洞圣师,传真弘化之地,主领教纲之所。」
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殊不知受正一之箓,行天心正法...自汉天师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焉。当其受印剑于玉局,荡妖异于寰区,法之济时,厥勋盛矣。」
外部链接
- 黎志添:〈民国时期广州市正一派火居道士营业道馆分布的空间分析〉。
- 刘红、曹本冶:〈天师道音乐的渊源及其影响与传播〉。
- 吕鹏志:〈赣西北发现的天师经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道教文化数据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