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作者不详,道教善书,托称太上老君所授,是流传最广的善书。其内容主要取自于东晋葛洪所着的《抱朴子》,起源时间不详,最早可知的记录来自于南宋。

台北市木栅区一贯道天恩宫中摆放《太上感应篇》等善书的书架(2013年1月摄)
道教 |
---|
![]() |
道教主题 |
历史
《太上感应篇》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南宋李石于1164年把《太上感应篇》收入他编辑的《乐善录》中。名儒真德秀曾为《太上感应篇》作序,宋理宗在篇首御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八字,并协助其出版与流通。
《太上感应篇》为后人编写善书的典范,在传统社会几乎无人不晓,在清代与《文昌帝君阴骘文》及《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合称「三圣经」。
注解
- 《太上感应篇笺注》
- 《太上感应篇汇编》
- 《太上感应篇直讲》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