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

真人宗教哲学的境界;具有相当修为的男性高人道士僧人亦获尊称为「真人」。相对女性高仙则称为元君[1]

简介

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子有真人的描述 ,如《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天下》称:「关尹老子古之博大真人。」秦始皇受到方士影响,亦自称“真人”。《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赟,陵云气,与天地久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俊。原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先秦中医专着《黄帝内经》记载「真人」的境界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2]

道教兴起后,对祖师多称为真人。道教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知名的仙人钟离权称「正阳真人」、吕洞宾称「纯阳真人」、刘海蟾称「广阳真人」,其余全真道祖师王重阳马丹阳丘长春张伯端等均尊为“真人”。正一道张天师元代末期开始被敕封为“正一嗣教大真人”。

佛教的《无量寿经》中也有真人的说法,佛家阿罗汉古译也为真人。民间对高僧也往往称真人,一如上人,如清水祖师被称为清水真人

参看

参考文献

  1. 彭大翼《山堂肆考·女仙》说「男性高仙称为真人,女性称为元君」
  2. 引文出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