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字
假借字是汉字中的一类用字法,属于六书之一。其产生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未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汉字的数量有限,而语言中的词汇无穷,要用有限的文本记录无穷的词汇,文本的表词范围就不断地扩大,不仅仅用于记录本义或相关意思(引申义)的词,而且也以读音为媒介用于与本义毫不相关的词。凡是古文献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汇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假借,有些字在不同时代被假借为不同的意思,有些假借有了后起字已废,有些假借用法在现代汉语仍成立。本条目所枚举假借多为现代汉语仍成立的假借。
![]() |
![]() |
---|
注意:本条目可能有部分无法显示,若遇此情况请参阅Wikipedia:Unicode扩展汉字。 |
假借字有两种情形:本无其字的假借、有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
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其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本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就是本无其字的假借。[1]
这种假借产生四种后果:
-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字的本义另造新字。
举数例如下表[2]:
例字 | 假借义 | 本义 | 表本义的后起字 |
然 | 代词:样子,用于形容词尾 | 燃烧 | 燃 |
乎 | 疑问语气词 | 调用 | 呼 |
莫 | 否定代词 | 黄昏 | 暮 |
且 | 表示转折 | 砧板 | 俎 |
亡 | 没有、逃亡、死亡 | 锋芒 | 芒 |
何 | 疑问词 | 负荷 | 荷 |
曾 | 曾经 | 古代一种蒸煮器具 | 甑 |
公 | 公私之公 | 侈口深腹圜底之器 | |
十千 | 蝎子 | ||
必 | 必须 | 兵器柄 | 柲 |
须 | 必须 | 胡须 | |
能 | 能力 | 动物名 | 熊 |
衰 | 衰败 | 蓑衣 | 蓑 |
次 | 次等、亚、副 | 商议、咨询 | |
向 | 方向 | 回声 | |
乡 | 一类地区行政单位 | 两人相对食器而食、宴会 | |
微 | 美丽 | 渺小 | 媺 |
戚 | 忧虑、亲戚 | 一种刃部有齿牙的斧钺类兵器 | |
乞求 | 云气 | ||
又 | 再、更 | 右手 | 右 |
九 | 数字 | 手肘 | 肘 |
止 | 停止 | 人的脚掌 | 趾 |
余 | 第一人称代词 | 房舍 | 舍 |
某 | 某人 | 梅子或酸梅 | 梅、楳 |
西 | 方位名 | 鸟巢 | |
臣 | 奴隶、臣子 | 瞋目直视 | 瞋 |
叟 | 长老之称 | 搜索 | 搜 |
叔 | 叔伯 | 挖掘 | 埱 |
庶 | 众庶 | 烹煮 | 煮、 |
暴 | 疾暴 | 曝晒 | 曝 |
博 | 广博 | 搏斗 | 搏 |
黄 | 黄色 | 疾病 | 尪 |
真 | 不假 | 珍贵 | 珍 |
朱 | 赤色、红色 | 露出地面的树根、树干或树桩 | 株 |
言语 | 云朵 | ||
其 | 虚词、副词 | 筲箕 | 箕 |
用 | 施行、使用 | 桶 | 桶 |
凡 | 概括、平常 | 盥盘 | 盘、槃 |
雅 | 雅正 | 乌鸦 | 鸦 |
今 | 即刻、现在 | 表示闭口不言,或表示呻吟 | 矜、吟 |
新 | 新旧的新 | 取柴薪 | 薪 |
常 | 恒久、经常 | 下身的衣服 | 裳 |
午 | 地支第七位、中午 | 棒槌 | 杵 |
申 | 地支第九位 | 闪电 | 电 |
酉 | 地支第十位 | 酒尊(樽,即瓶) | 尊 |
- 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有些字假借义成了该字的引申义,有些字则成为了假借义的专用字了,人们不是为假借字的本义另造新字,而是为假借义别造新字。
举数例如下表[2]:
例字 | 本义 | 假借义 | 为假借义而 造的后起字 |
母 | 母亲 | 不要、请勿 | 毋 |
采 | 采摘 | 色彩 | 彩 |
乌 | 乌鸦 | 感叹词 | 呜 |
与 | 赐予、给与 | ①语气助语②连词 | 欤 |
麤 | 群鹿奔跑 | 粗暴、粗壮、粗疏 | 粗 |
戚 | 一种刃部有齿牙的斧钺类兵器 | 忧虑 |
- 被假借长时间后也未为本义另造新字,本义已废。
举数例如下表[2]:
例字 | 本义 | 假借义 |
敝 | 击打佩巾、衣物,除去灰尘 | 破旧 |
争 | 耕作 | 争夺 |
单 | 一种用于打猎或作战的武器 | 一个 |
对 | 开辟土地 | 应对、应答 |
斤 | 伐木用的斧头 | 度量衡单位 |
害 | 盖子 | 损害 |
焉 | 一种鸟 | 虚词 |
权 | 树木名 | 砝码、秤、平衡、权力、变通 |
南 | 像钟镈一类乐器 | 方位词,表示南方 |
难 | 鸟名 | 难易之难 |
我 | 一种锯 | 第一人称代词 |
录 | 金色 | 记录 |
虽 | 像蜥蜴的一种爬虫类动物 | 虽然 |
荐 | 牧草 | 进献、送上 |
暴晒 | 习惯、学习 | |
东 | 袋子 | 方位名 |
爪 | 地支第二位、丑陋 | |
未 | 树的枝干重叠之形 | 地支第八位、否定副词 |
戌 | 像斧钺一类兵器 | 地支第十一位 |
- 尽管被假借义分化了新字,但假借义仍通用,本义已废。
举数例如下表[2]:
例字 | 本义 | 表本义的后起字 | 假借义 | 为假借义而 造的后起字 |
来 | 麦子 | 麦 | 来往之来 | 徕、麦、逨 |
豆 | 盛腌菜、肉酱的器皿 | - | 豆芽 | |
各 | 到来 | 𢓜 | 指示代词 | - |
困 | 门槛 | 梱、阃 | 围困、疲惫 | -、 |
或 | 一种兵器 | - | 疆域、国家、副词 | 域、、- |
雇 | 一种鸟名 | 𩿇、鳸 | 雇佣 |
有其字的假借
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出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情形是有其字的假借。
列举数列如下表[2]:
假借字 | 本义 | 表本义的后起字 | 本字 | 假借义 | 为假借义而 造的后起字 |
劳动 | - | 树木的主体茎 | - | ||
蚤 | 一种昆虫 | - | 早 | 早 | - |
跳舞 | 舞 | 亡 | 没有或亡失 | - | |
方 | 刀的锋芒 | - | □ | 方形 | - |
草 | 栎树的果实 | 皂、皂 | 艸 | 草本植物 | - |
赠送给人的粮食 | 云气 | - | |||
熊 | 火势旺盛的样子 | - | 能 | 动物名 | - |
四 | 口、鼻呼出之气息 | 呬 | 亖 | 数字 | - |
前[3] | 剪刀 | 剪 | 歬 | 前进 | - |
荷 | 荷花 | - | 何 | 负荷 | - |
注释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