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古文本

布依族古文本,又称古布依文古布依字方块布依字,用于书写布依语。其是由布依族文化传承者布依先生在古代创造并世代相传的意音文本,在音,形和义上都有自己的系统,并且仅在布依族地区流通和使用。布依族古文本和汉字似有共同起源,两者的分离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几百年来布依族古文本逐渐积累之后,脱离汉字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布依族的独特字符。[1][2]

这些文本所记载的经文和文献,现存最多的是布依族先民的巫书,用于吉祥日子、天数和方向的选择、占卜[3]。布依文还产生了傩书和文学作品。傩书一千多年来,在荔波的布依族中广泛流传, 其中,布依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扬善,惩治恶,孝顺父母,弘扬真理,善良和美的思想,成为当地布依族人的行为准则[4]叙事长诗王玉连》是用布依语翻译汉语历史故事,并用古布依文本记录的文学作品,它的抄本在望谟蔗香一带流行[5]

关联

方块布依字与书写壮语的方块壮字在借用汉字和造字方式上有相同或相近之处。

参考数据

  1. .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0-06-04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2. 张凤; 何羡坤.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 0 (6): 121–123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3. 周国茂. . 贵州社会科学. 2013, 0 (6): 146–149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4. . 中国民族报.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1).
  5. 黄镇邦. . 贵州文史丛刊. 2013, 0 (3): 119–124 [2020-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7). 《王玉连》的故事讲述王玉连被王二娘逼迫入伍,他的母亲和妻子也被迫外出乞讨。王玉连成名之后,在官府的帮助下,对王二娘进行了惩罚,并与母亲和妻子团聚。作品在布依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常为民间歌手用以记录或创造布依语歌谣。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