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词
汉字词,或称为汉源词,是指位于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内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语言中存在的、从古汉语中派生出的词汇。
与当地固有词的用法相反的是,汉字词都可以用汉字直接表记,而固有词只能用本民族文本(韩国/朝鲜:谚文;越南:喃字、国语字;日本:片假名、平假名)表记(日文的汉字训读音除外)。
在近代以前的朝鲜、越南以及现在的日本,这些词汇大多直接用汉字写出。近代以后的朝鲜、越南逐渐用本国的拼音文本(朝鲜/韩国使用谚文,越南使用国语字)来拼写这些汉字词。
20世纪初左右,受西方影响及口语习惯的改变,大量新兴的概念逐渐产生,汉字词成为汉字文化圈国家创造新词的主要手段,并能按照各国的汉音系统诵读,丰富各国语言的内涵。此举大大增加了汉字词于各国语言的比例,也为汉圈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不少帮助,有些词语甚至回头传入中国,被中国吸收,例如经济、民主等等近代产生的词语。
现在,韩国语、越南语和日文词汇的相当大比例(有说法认为七成以上)都是由汉字词组成的。
汉字词虽然源自古代中国,但由于传入时间很久,已经充分融入当地语言中,所以在日本语、韩国/朝鲜语和越南语中一般不将汉字词看作外来语。
日、韩、越在汉字词发音上各自有完善的发音系统,大约确立于中古汉语时代,因此保存了古代发音,但多少受当地口音影响,对中古汉语的研究仍相当有参考价值。
系统是将汉字以单个字的发音借入,再经多字组合,供特定词汇使用,变调如中国方言的现象并不明显。
朝鲜/韩国语
汉字词在朝鲜文所占的比例很大也很重要。因为朝鲜语相当多的抽象概念或现代事物需要使用汉字词来表达。不同方言的朝鲜文由于与中国的亲疏关系,采纳的汉字词数量亦有所不同。
朝鲜文汉字词除了来自古汉语以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日本殖民期间从日本语中吸收来的,这些词汇大多数用来表达现代事物或概念,比如“()”与“()”。
在吸收日本语的汉字词的时候,朝鲜语完全按照朝鲜文的汉字音来读,所以即使是像“()”、“()”、“()”这样用固有词复合造词的也一概的用朝鲜文的汉字音来读“:(ch'ui so)”、“:(hal in)”、“:(ha mul)”。
除了从古汉语和日文吸收汉字词以外,朝鲜文也有为数不多的自制汉字词,例如“()”。
日语
「汉语」(日语:/)指吸收并改造汉语的词汇,当中包括和制汉语。大部分与中文意思相同或相近,一小部分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主要是抽象词汇和意义明确的词汇。日本的政府公文与报纸刊物大量使用汉字。清末开始一部分和制汉语又向中国回流,并为现代汉语所采用。
越南语
汉越词在越南语里所占的比例众说纷纭。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越南语中的汉语词约占越南语词汇的60%[1],越南学者黄文行则认为汉越词大约占60%,在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则高达70-80%,还有许多越南学者认为高达82%[2]。
汉越词本来是使用汉字书写的,但现时已经使用越南自己的拼音文本国语字(越南语:)书写。这种文本在20世纪早期已经被使用作书写越南语言。
越南经过上千年历史受汉人所统治,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因此有很多古汉语的词汇被引入越南的语言之中。当中文言文多被用作行政上的书写语言,故在科学、政治、教育及哲学领域上的词汇大多渗入了汉语的词汇。正如日语里的和朝鲜语里的一样,这些从中国传入的词汇在越南语里都会有另一种特定的读音,并且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
随着西方思想传入,一些西方的概念经由中国再传入越南,越南的学者阅读汉译后的西方文学作品。因此西方的名字,大多亦经由这个途径(有的先由日本传入中国,再辗转传到越南,也有的直接从日本传入越南)传入越南语之中。例如「葡萄牙」这一个西方国家名字,越南语称作「」();英国在越南语则称作「」(),简称「」();而美国也同样作「」(),简称「」()。
有趣的是,英语里「」一字先是由日语翻译成「」,再由中国传入越南,越南语作「」()并简称为「」,恰巧地与英语本字符串法差不多。此外,一些近代西方的概念由日本传入越南,如「医院」在越南语中作「」(),恰与日语「」一致。
近代,汉越词的地位越趋式微,因为越南社会鼓吹使用越南语固有词汇,及使用拼音方法拼写外国名字(或直接照搬英文中的拼法),汉越词被批评为无意思,或者只是简单的拼音的引申方法而已。当有足够的越南语固有词汇存在时,则会倾向使用固有词汇。如美国的「白宫」在越南语称为「」()而非汉越词的对应读法「」()。
另一个例子就是越南语里的国家名字。除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名字如「」()外,世界大部份其他国家的名字均采用了与国家名字原来发音相近的拼音名字而非汉越词。但是一些中国的特定名字及概念,如地名、政治、文学、宗教、科学、医学、及科技上的词汇等则继续沿用汉越词。
有时候各地方也存在着词汇使用上的差异,如表示「飞机」之意的越南语固有词汇「」()是首都河内的标准用语,但南方则较多使用汉越词「」()一字,可见不同地方对汉越词还是固有词的优先使用有所不同。
汉越词的地位有点像英语里一些基于拉丁语引申而来的词汇,这些词汇都会多于正式的场合使用,日常生活则较少。那是因为汉语与越南语在文法上有所差异,如语序上刚好相反,这使汉越词或句式在越南语中出现了文法上错误的情况。例如,汉越词「」()与固有词「」()(意思直译:马白)。所以甚少机会出现汉越词与固有词混合为一个词汇的情况。
- 同于中文的汉越词:如“”、“”、“”等词汇。
- 异于中文的汉越词:有一些汉越词是由越南人自己发明的,汉语不曾使用。如「」()解作「牧师」。亦有一些汉越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如「」(),意思为「理论」;又例如在越南语里,美国的官方名字是「」(),但现代汉语只在特定少数场合使用该词,比如「花旗」一词为美国国旗的古代叫法,或者是美资的「花旗银行」,又或者是人参的一种「花旗参」。
使用国语字来书写汉越词产生了一些有关词汇的来源混淆问题,因为汉语及汉越语同时存在大量的异义同音字。例如「」与「」均书写成为「」,所以「」这一字既可解作「明亮」,亦可解作「阴暗」两个相反的意思(虽然『』一字已经甚少使用)。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冥王星的越南语写法并非如其他同属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一样作「」(),而是基于佛教和印度教的神「阎王」而改称「」()。在胡朝时,越南的正式国名是「」()。但现代越南人只知「」()是「愚蠢」的意思,所以有不少人误译为「」。不过,这些异义同音字的问题又并没有想像中般严重,纵然以国语字书写的汉越词含多个解释,但当它被写成国语字后,其中一个会广为人知,另一个则会“退隐”。而且,汉越词甚少单独使用,通常都会以一个复合词汇的形式出现,所以这些复合词大多都获得保留继续使用。
由于汉越词的优越地位及较为正式,所以越南人多会把他们的子女名字以汉越词命名。固有词也有时会使用作名字,但只限于旧一代或者乡村地区。
汉字词举例
固有词例 | ||||||||
---|---|---|---|---|---|---|---|---|
英语 | 汉语官话 (北京音) |
汉语广东话 (广州音) |
汉语闽南话 |
日语 (东京方言) |
朝鲜语 (汉城方言) |
越南语 (西贡方言) |
琉球语 (冲绳方言) |
壮语 (武鸣方言) |
Nation | 国家 | 国家 gwok3 gaa1 | 国家 kok-ka | kuni | 나라 nara | – | ||
Mountain | 山 | 山 saan1 | 山 soaⁿ | 메 me | bya (岜) | |||
One | 一 | 一 jat1 | 一 chi̍t | 하나 hana | ||||
Forest | 森林 | 树林 syu6 lam4 | 树林 chhiū-nâ | 숲 sup | ndoeng (岽) | |||
Language | 语言 | 话 waa2 [3]
文 man2 |
话/语 ōe/gí | 말 mal | Vah | |||
to write (past tense) | 写 | 写 se2 | 写 siá | 쓰다 sseuda | – | |||
Soup | 汤 | 汤 tong1
羹 gang1 [3] |
汤 thng | 국 guk | (羹) | – | ||
to eat | 吃 食 |
食 sik6 | 食 chia̍h | 먹다 meokda | gwn (𫩒) | |||
mother (非正式) | 妈妈 | 老母 lou2 mou2 [3]
乸 naa2 [3] |
阿母 a-bú | お |
어머니 eomeoni | – | ||
personal pronoun (通用词) | 我 | 我 ngo5 | 我 góa | 나 na | gou (我) |
汉字词举例 | ||||||||
---|---|---|---|---|---|---|---|---|
英语 | 汉语官话 (北京音) |
汉语广东话 (广州音) |
日本语汉字词 (东京方言) |
朝鲜语汉字词 (汉城方言) |
汉越词 (西贡方言) |
汉语闽南话 (厦门音) |
汉琉词 (冲绳方言) |
汉壮词 (武鸣方言) |
Ethnicity | 民族 | 民族 man4 zuk6 | (민족) minjok | 民族 |
Minzcuz (民族) | |||
Populace | 人民 | 人民 jan4 man4 | (인민) inmin | 人民 |
yinzminz (人民) | |||
Republic | 共和国 | 共和国 gung6 wo4 gwok3 | (공화국) gonghwaguk | 共和国 |
gunghozgoz (共和国) | |||
Chinese character | 汉字 | 汉字 hon3 zi6 | 汉字 |
– | ||||
Telephone | 电话 | 电话 din6 waa6 | (전화) jeonhwa | 电话 |
– | |||
Great Wall of China | 万里长城 | 万里长城 maan6 lei5 coeng4 sing4 | 万里长城 |
fanh leix ciengzsingz(万里长城) | ||||
Student | 学生 | 学生 hok6 saang1 | (학생) haksaeng | 学生 |
hagseng (学生) | |||
Freedom | 自由 | 自由 zi6 jau4 | (자유) jayu | 自由 |
– | cwyouz (自由) | ||
Equality | 平等 | 平等 ping4 dang2 | (동등) dongdeung | 平等 |
– | bingzdaengj (平等) | ||
News(paper) | 新闻 | 新闻 san1 man4 | (신문) sinmun | 新闻 |
– | sinhvwnz(新闻) | ||
Film | 电影 | 电影 din6 jing2 | (영화) yeonghwa | 电影 |
denyingj(电影) |
参考数据
- 杜氏清玄,现代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东南亚纵横,2004年5期,8-11页
- 兰强,关于“汉越词”,读书,(1)2006,p146
- 麦, 耘; 谭, 步云. .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978721802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