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字体

旧字体是指日本于1946年公布《当用汉字表》以前所惯用的汉字,与《康熙字典》中的字体几乎完全相同,故也称作康熙字体;与现今使用的繁体字也大同小异,当中有些字的笔画甚至比现今使用的繁体字还多,如旧字体画数多于繁体常用的。而《当用汉字表》颁布以后所包含的简化的汉字,称为新字体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日语旧字体

概要

旧字体为日本汉字的传统形式,其简略化形式称为「新字体」,这些字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在中国和日本的民间常用。二战以后,中国大陆和日本分别进行汉字简化。1947年「当用汉字」发布以前,旧字体称为「正字」(日语: seiji)或「正字体」(日语: seijitai)。

在颁布当用汉字后的1950年代,旧字体仍常用于印刷或书写,原因是打印排版更新迟缓、部分人仍习惯用旧字。

使用情况

中国大陆不同的是,目前中国大陆的繁体字在绝大多数场合,包括人名、地名用字都需改用简化字[1](尽管事实上仍偶尔能见到繁体、异体字人名),而日本政府并未在颁布新字体后宣布禁止使用旧字体,基于此原则,目前日本的出版物、人名、地名等场合仍然可以见到混用旧字体和新字体的情况。

现代日本社会用字以新字体为主,不过由于历史、文化上的种种原因,部分汉字的旧字体甚至比新字体(所谓「常用汉字字体」)还常用。例如「」是「」的旧字体,但「」的使用频率占压倒性的多数。[2]

由于日本1946年公布《日本国宪法》以来从未修宪,宪法原文至今仍是旧字旧假名的(尽管民间常见的是现代常用的新字新假名版)。

然而另一方面,虽然新字体政策并不涉及过往的作品,但实际上由于学校只教授常用汉字字体,加上旧时的书籍除了旧字体外还使用历史假名遣,对于受现代教育的日本人难以阅读。因此出版社出于营利目的,常以便于年轻人阅读为由,将过去的书籍转换成新字新假名出版印刷。[3]

尽管官方并未限制旧字体的使用,但由于技术或其他政策、规定的因素,旧字体在一些场合的使用仍然受限。例如常用汉字的走之底()、食字旁()、示字旁()的新旧区别,由于JIS和Unicode普遍未对新旧字体作分码处理,异体字选择器也基本未覆盖常用汉字,实际上相应的旧字体难以使用。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2~10级要求使用常用汉字字体,不承认旧字体的作答;而1级、准1级则可以使用标准字体、许容字体和旧字体。[4]

人地名等专有名词

日本人名中,日本政府曾发布《人名用汉字许容字体表》来处理人名中的旧字体和异体字,后来该表于2004年合并到人名用汉字后停用。目前日本人名可以使用的旧字体和异体字收录于「户籍法施行规则第六十条第一号」中,其中包括旧字体「」等、异体字「」等。不过也有旧字体未收录于人名用汉字,如「」,这些未收录的旧字体不能用于人名。

一些地方的地名也包含旧字体,例如奈良县「」中,「」是「」的旧字体。尽管该市也曾广泛使用「」的表记,但今大多已改正。

ACG作品中也常出现旧字体,例如:《》(「」为「」的旧字体)、《圣斗士星矢》主角之一(「」为「」的旧字体)、《十二生肖守护神》反派之一(「」为「」的旧字体,不过「」并未收录于人名用汉字中,故不能用于户籍登记)。

旧字体与新字体对照表

本章节包含JIS X 0213:2004编码新收录的汉字变体,相关文本需在相应Unicode用字的环境下才能正确显示,详见Wikipedia:Unicode扩展汉字。

常用汉字表》中的新字体

注:《改定常用汉字表》中新加入的汉字以下划线标出。

人名用汉字表》中的异体字

注:《人名用汉字表》没有区分旧字体和异体字,此处一并列出。

表外汉字字体表》中的22个新字体

注:由于国语审议会确定了「表外汉字使用传统字形」的原则,《表外汉字字体表》收录的新字体是「简易惯用字体」,旧字体是「印刷标准字体」。

参见

参考数据

  1.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
  2. 笹原宏之. . . NHK出版. ISBN 978-4-14-910846-9 (日语).
  3. 高岛俊男. . . 文春新书. 2001. ISBN 9784166601981 (日语).
  4. . . [202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