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假名遣
現代假名遣(日语:/ Gendai Kanazukai */?),通稱新假名(日语:),是日本政府發佈的日語假名的使用規範。現行的現代假名遣是日本政府將1946年提出的内閣告示「現代假名遣()」修改後,在1986年7月1日以内閣告示第1號公布(日語正式名稱改寫為“”)。現代假名遣是當代用來記載日語的方式之一。
日語寫法 | |
---|---|
日語原文 | |
假名 | |
平文式罗马字 | |
日語舊字體 |
假名遣指的是假名使用方式的一組規範。「遣(日语: tsukai → ~dzukai ?)」在這裡的意思是「使用」。
概要
46年版現代假名遣()定性為「將現代語以假名來書寫的準則」,而86年版現代假名遣()將其改為表現「為了書寫現代國語所使用假名的益處」,淡化具有限制色彩的內容。
46年版現代假名遣曾被設想為轉移至表音式假名遣之間的過渡工具。但是實際上想要將假名遣完全地表音化是不可能的,46年版現代假名遣就這樣定型了下來。86年版現代假名遣的不同表述可說是基於對這一事實的認識。
就具體内容來説,86年版現代假名遣的内容和46年版現代假名遣幾乎完全沒有變動。
表記法
46年版現代假名遣採取將歷史性假名遣改寫的形式,而86年版現代假名遣首先說明將「把用語遵照現代語的音韻來書寫」之「原則」,再把「記載的慣例」作為「特例」補充在最後。
- 一個音的後面,跟著和同一段相同母音,而且該發音為「」「」的情況時,通常記載成「」「」。
- 而歷史性假名遣在「」發「」音的字詞,則將母音部份記載為「」。
- 歷史性假名遣的「」轉換成「」、「」轉為「」。
- 例:發音為「(wa)」的單字通常記載成「」,不過「」作助词时,虽然發音同「」,仍写作「」。
- 例:「」作助詞时,虽然發音同「(o)」,但仍写作「」。
- 例:「」作助词时,虽然發音同「(e)」,但仍写作「」。
- 例:交换(日语: kōkan ?)的發音為(kookan),记作“”(koukan),平文式為「kōkan」。
- 例:永久(日语: eikyū)的發音為(eekyuu),记作“”(eikyuu),平文式為「eikyū」。
- 例:远(日语: tōi)長音為「」,但拼成「」而非「」。
- 例:狼(日语: ōkami)。歷史性假名遣的記載法是“”,發音為“”。現代假名遣記載為“”。
- 例:伊呂波歌「有为的深山(日语:)」一句中,「」的發音已變成「」了。
假名遣的比較
與歷史假名遣比較
在歷史假名遣中發音為「wa」的「」「」統一為「」。但助詞「」維持不變。
發音為「i」的「」「」「」統一為「」。
發音為「u」的「」「」統一為「」。
發音為「e」的「」「」「」統一為「」。但助詞「」維持不變。
發音為「o」的「」「」「」統一為「」。但助詞「」維持不變。
發音分別為「ō」、「kō」等的「」「」「」「」、「」「」「」「」等,統一為「」、「」等。
發音分別為「kyū」、「shū」等的「」「」「」、「」「」「」等,統一為「」、「」等。但「(说)」中「」不变,维持作「」。
發音分別為「kyō」、「shō」等的「」「」「」「」、「」「」「」「」等,統一為「」、「」等。
發音分別為「ka」、「ga」的「」「」、「」「」,統一為「」、「」。
發音分別為「dji」「ji」、「dzu」「zu」的「」「」、「」「」統一為「」、「」。但由于同音连呼[註 1]以及二语联合[註 2]产生的「」「」不变。
與46年版現代假名遣比較
86年版現代假名遣的內容與46年版現代假名遣的內容沒有太大區別,但有以下不同之處:
- 助詞的表記
- 四個假名(日语:/,指、、、)的表記
- 合拗音的表記
除此之外,列長音的表記也有差異。
對現代假名遣的批判
對現代假名遣的批判分成以下兩種意見。
腳註
註釋
- 某音节重复导致的浊化现象,如“(继续)”
- 合成词中后一词首音节的浊化现象,如“(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