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
佛教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佛教的法会,又叫法事、佛事、斋会,日本佛教界还称之为法要,指为讲经说法、供佛施僧、经忏消灾、佛教节日祭礼举办的集会[1]。
类别
起初,法会指的是佛陀聚众讲经的集会,如说某某经,即可冠名为某某法会、某某会,如释迦牟尼佛初成佛宣讲的《法华经》,可称此次宣法集会为“法华(花)会”。
法会也可以指延僧供斋的集会,按照佛教的义理,组织一次千僧会,供养千名僧人,必然会有至少一名得果圣人隐于其中[2]。施斋于僧,功德已然高,能得到佛、菩萨、罗汉圣人的光临,则实在有幸。因此古来达官豪绅,不乏供僧法会的事迹[3][4][5][6]。
佛教中还有一类追荐亡人,将亡灵超度至善趣的仪式,亦称为法会。在汉地的盂兰盆节,僧侣和道士都会以各自的宗教方式超度孤魂野鬼,让鬼道众生脱离苦厄,往生善趣;盂兰盆节同时也是供僧的法会,这一天是众僧入寺闭关结夏安居结束之日,故这一天出关,接受信徒的供养,此份无量功德,回向于亡故的亲友,其必能得到超度[7][8]。
道教
道教 |
---|
![]() |
道教主题 |
近现代的道教分为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类,举办法会须由正规道士主持科仪,两大宗派的科仪较有不同[9]。
常见的法会如斋醮(道场),通常在发生天灾人祸,或亲友亡故后,人们便请道士主持具有驱邪、洁净,或超度追荐意义的醮仪[10]。如2011年日本地震造成死伤惨重,香港道教界举办了一次超度祈福法会[11]。
注释参考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9).
- 大会斋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宣化上人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供僧法会的意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法会科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青松观(全真派)
- 斋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中华民国文化部《台湾大百科全书》
- . [2019-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