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处玄

刘处玄1147年8月10日—1203年2月6日),字通妙,道号长生子金朝全真道道士山东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刘处玄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随山派的祖师。

王重阳北七真。刘处玄为下排由左至右第三个

生平

刘处玄本名不详,金熙宗皇统七年丁卯七月十二日(1147年8月10日)生于山东东莱武官庄[1]。刘幼年丧父,以谨慎侍奉母亲而闻名。

拜师学道

大定九年(1169年)二月,刘在邻居墙壁上忽然看到「武官养性真仙地,须有长生不死人」的语句,笔力雄劲,惊异不已。同年九月在莱州拜谒全真道祖师王重阳,重阳曰:「汝观壁中诗矣!」。刘大惊,立即拜王为师。王重阳送赠一诗:

钓罢归来又见鳌,已知有分列仙曹;
鸣榔相唤知予意,濯出洪波万丈高。

并替刘改名处玄,字通妙,号长生。这年刘处玄23岁。

关中修炼

大定九年冬天,王重阳率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四名弟子前往河南汴州。次年春天,王重阳在汴州逝世,遗命尚未悟道的刘处玄听从师兄谭处端的教诲。随后在马钰的率领下,四人将王重阳暂葬于汴州,接着前往长安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道友和德谨李灵阳,以及其早期弟子刘通微史处厚严处常。大定十二年(1172年),又在马钰的带领下,众人将王重阳遗体迁葬于终南山,并在墓旁结庐为亡师守丧。

大定十四年(1174年)守丧期满,于中秋节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在秦渡镇真武庙夜话,这时刘处玄表示会以「斗志」为修炼方向。与同门分别后,刘处玄前往洛阳,混迹于处身市井和花街柳巷之中,以磨练自己的心性。

山东弘道

大定十六年(1176年),刘处玄返回家乡山东莱州武官庄,从此长期在山东弘道。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他在武官庄兴建道观(后名灵虚观),并注疏《道德经》和《黄庭经》。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掌教马钰逝世,刘处玄与王处一合力办理他的丧事。次年,刘处玄在昌阳登州主持斋醮时,信众目睹王重阳和马钰显灵。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谭处端逝世,刘处玄继任为全真教第四任掌教。

应诏赴京

承安二年冬天(1197年),刘处玄应金章宗的邀请前往燕京。金章宗询问刘处玄甚么是「至道」,他回应:「道之要,寡嗜欲则身安,薄赋歛则国泰」。次年三月他离开燕京,回返山东莱阳

逝世

泰和三年(1203年)二月初六日,刘处玄在东莱武官庄灵虚观逝世,享龄五十七岁。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诏赠为「长生辅化明德真人」。

著述

刘处玄传世的著述包括:

  • 《仙乐集》五卷
  • 《黄庭内景玉经注》一卷
  • 《黄帝阴符经注》一卷
  • 《无为清静长生真人至真语录》一卷

金庸小说中的刘处玄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中曾与其他全真六子一同出场,但次数不多。

登场回数:(射)25-26,34-35,(神)4,6,27-28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新元史/卷243》,出自柯劭忞新元史

参考文献

  • 樗栎道人编,《金莲正宗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
  • 李道谦编着,《七真年谱》,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箓类。
  •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ISBN 7-5004-0268-6
  1. 《金莲正宗仙源像传》—『长生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