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穆
许穆(1595年—1682年4月27日),字文甫、和甫,号眉叟、台领老人,谥号文正,朝鲜王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作家、诗人、画家、教育家,礼讼争议时南人党的强硬派及领导人。历官大司成、吏曹判书、大司宪、右议政等。西人党的领导人宋时烈的主要政敌之一。
许穆 | |
![]() 许穆 | |
语名称 | |
---|---|
谚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
号 | |
谚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
表字 | |
谚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
谥号 | |
谚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儒家 |
---|
![]() |
儒家文化圈 |
生平
许穆原本是一个博学的儒学弟子,朝鲜儒学者退溪李滉的门人寒冈郑逑的门下修学。他的青、壮年期足不出仕,直到50岁才担任官职。56岁建议采取两项靖陵参奉,但一个月后辞职。
孝宗去世时(孝宗十年,1659年),其继母赵大妃的服丧期限问题,引起史称「己亥礼讼」的激烈党争。当时掌权的西人党首领宋时烈根据《朱子家礼》主张期年说(一年);而身为在野的南人党要角许穆、尹𫔔则主张三年说。由于和孝宗继承王位的正统性有关,因而倍受重视,最后采取期年说[1]。
显宗十五年(1674年),孝宗妃、仁宣王后张氏过世,孝宗继母赵氏的服丧期限问题再度引发史称「甲寅礼讼」的党争。宋时烈、金寿恒等西人党依据《朱子家礼》主张大功说(九个月);而许穆等南人党则主张期年说。结果采用期年说,政权也移转到南人手中。
同年肃宗即位,南人全面掌权,许穆获任大司宪。以后历吏曹参判、备边司堂上、归厚署提调、议政府右参赞、成均馆祭酒[2]等职。肃宗二年(1675年)任吏曹判书,升右议政。肃宗七年(1680年),受族人许坚的狱事累连而罢职。肃宗十九年(1692年)去世,获追赠为领议政[3]。
著作
- 《经礼类纂》(1647)
- 《东事》(1667)
- 《淸士列传》(1667)
- 《经说》(1677)
- 《眉叟记言》(1689)
- 《眉叟天字文》
作品
- 《陟州东海碑文》
- 《李成中墓表》
图画
- 《墨竹图》
参考
- 江作简,《韩国历史与现代韩国》,台湾商务出版社,2005年8月1日,第123-124页
- 朝鲜的国子监称「成均馆」
- 朝鲜王朝的首相
参考数据
![]()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许穆 |
- 许穆:Daum ()
- 许穆:Nate ()
- 죽서루에서 만난 옛 선인들의 글과 글씨 - 오마이뉴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008년 8월 2일자 ()
- 许穆:Naver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