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美

方东美1899年2月9日—1977年7月13日),原名,字东美安徽省桐城人(今安徽省枞阳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清代桐城派古文创始人方苞第十六世族孙[1]。现代重要高僧净空法师即受方先生导入佛门[2]

方东美
英文名
出生(1899-02-09)1899年2月9日
 大清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
逝世1977年7月13日(1977岁—07—13)(78岁)
台湾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金陵大学哲学系
职业哲学家教育家
信仰佛教

生平

生于安徽桐城,世代书香。1914年就读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哲学系,1918年与王光祈曾慕韩陈愚生等人发起少年中国学会,欲「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1921年赴美国留学,留美期间喜好实用主义哲学,后来深为柏拉图吸引,热爱希腊哲学。回国后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名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央大学哲学系主任。1948年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台湾期间住在台大校长官邸的牯岭街六十巷内。

晚年致力于创建「新儒学」体系,被推崇为新儒学的哲学起源,其家学渊源,十一世祖方学渐是王阳明的四传弟子,曾经讲学于东林书院,深受心学影响,其哲学正就是「拿王学做基调的继续发展」[3]。一生不写日记、不写自传、读书不做笔记。不过学生带著录音机把它录下来,以后整理出来写成书─《方东美先生全集》。1977年7月13日因肺癌病逝于台北。海葬金门料罗湾外海。著作等身,着有《生生之德》、《华严宗哲学》、《大乘佛教哲学》、《哲学三慧》、《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等。1982年杨士毅主编有《方东美先生纪念集》。

学佛机缘

他二十几岁在美国教书,八年抗战期间回国了,在中大教书,有一年生病,他到峨嵋山去养病。寺庙里报纸杂志这些书籍统统没有,只有佛经,读书人喜欢书,没东西看就看佛经,愈看愈有味道。从那一次养病好了以后,他就没有离开佛经,对佛学作深入的研究。

对于各宗教信仰应不排斥,但推崇最高理想即东方文化之儒道与佛学([4])。

他于1977年7月13日上午8时40分身患不治之症后皈依三宝成为佛教徒。[5]

学生

参考文献

  1. . [2022-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4).
  2. "与佛有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3. . [201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4. 演讲稿参:漫谈文化问题,方东美先生演讲集,方东美全集,黎明文化出版,ISBN: 9571606979,2005.08修订,林朝栋发行,方东美全集编审委员会,黎明文化出版
  5. 王冠. . [2018-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7).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