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思想)
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基本特征即为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种状态称为“世界大同”,此种世界又称「大同世界」。尽管大同思想为中国思想,但一些宗教、西方的乌托邦和现代的社会主义及地球村等这些概念思想也与大同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大同这一概念如今又加入了全球的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融合的思想。另外也强调了「平等机会」的重要性,如人皆生而平等等。
起源
大同概念出自《礼记·礼运》大同章(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当中记载孔子与弟子言偃的对话中,提到假如社会能实践「大道」,便能达到在贤能之士领导下,人人讲求信用、追求和睦,从而创建所有人互助互爱、不追求个人财富,并且竭力为大众作出贡献,社会因此不会出现阴谋诡计以及盗窃战乱的理想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注 1]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注 2]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相对而言,夏、商、周三代由于无法实践「大道」,人人只为私利而纷争不断,社会只能达到「小康」的境界,由贤明君主以身作则,通过礼义约束人民来创建秩序。
发展过程
洪秀全曾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是对传统社会中私有制度的一种批判与不满。在土地制度方面,洪秀全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公有原则,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平分的具体方法:“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2]


孙中山经常以此为其政治理念:
-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中华民国国歌》)
-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中华民国国旗歌》)
- 「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3]
- “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4]
- 「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5]
- 「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这样的说法,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6]
- 根据冯自由记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旧译为社会主义SOCIALISM,总理在乙已民报出版以前初亦尝用之。其后总理以此名未能包括已所发明之意义,乃别创民生主义一名以代之。在同盟会成立之前,尝语人曰:余之主张为‘大同主义’,在英语应名之曰COSMOPOLITAN,亦即‘世界大同主义’。”[7]
毛泽东将来自西方的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与中国古典平均主义和战时平均主义相结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毛泽东曾公开说“《大同书》所写就是我们共产主义者要创建的理想社会”,而且指示中共中央宣传部印了一本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的资料,资料里面包含《大同书》的内容[8]。
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之后,由“大同”思想发展出了共同富裕思想[9],指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幸福、宽裕、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10]。邓小平提倡,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和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1][12][13][14]。
参考文献
- .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网. 2013-11-12 [2015-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3).
- 《天朝田亩制度》
- 《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
-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一讲》
-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一讲》
-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讲》
-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209页。
- 张由存. . 凤凰财经. 2009-09-07 [200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余永跃; 王世明. .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8).
- 汪啸风,市场经济大辞典,湖南出版社,1994年01月第1版,第55页
- 主编 张静如 照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辞典,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06月第1版,第68页
- 胡福明 李真 陈兆德等,简明社会主义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07月第1版,第171页
- 陶文楼主编,新时期领导干部实用大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09月第1版,第179页
- 李长福主编,邓小平理论辞典,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08月第1版,第367页
延伸阅读
- 王卫平:〈大同理想与先秦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