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述先
刘述先(英语:; 1934年—2016年6月6日),笔名音衍,生于中国上海,籍贯江西吉安。他是宋明理学专家及新儒家代表学者。
刘述先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34年![]() |
逝世 | 2016年6月6日![]() | (81—82岁)
国籍 | ![]() |
职业 | 哲学家 |
亲属 | 父亲:刘静窗 母亲:王蕴聪 |
学历
| |
代表作
|
生平
其父刘静窗,毕业于西南联大,与熊十力相熟。
1949年,因国共内战,随中华民国政府来到台湾。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取得文学士、哲学硕士。[1]大学时代师从方东美,和傅伟勋、成中英、孙智燊,有“方门四大弟子”之称。硕士毕业后,至东海大学任教。期间,与唐君毅、牟宗三与徐复观等人来往。
他于美国南伊利诺大学(英语: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取得哲学博士。[2]
以构建新儒学、弘扬新儒学为巳任。1962年曾参与以李敖、徐复观为首的「中西文化论战」。1980年发表《中国哲学与现代化》,被视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2000年任东吴大学第一任端木恺凯讲座教授。
刘于2016年6月6日清晨逝世于台北家中,享年82岁。[3][4]
儒家 |
---|
![]() |
儒家文化圈 |
著作
刘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有《文学欣赏的灵魂》、《语意学与真理》、《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文化哲学的试探》、《生命情调的抉择》、《中国哲学与现代化》、《马尔劳与中国》、《朱子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文化与哲学的探索》、《黄宗羲心学的定位》、《中西哲学论文集》、《大陆与海外—传统的反省与转化》、《儒家思想与现代化》,编有《熊十力与刘静窗论学书简》、《儒家伦理研讨会论文集》等书。[3]
奖学金
刘述先于2009年起在武汉大学设立了「刘静窗青年教师奖」和「王蕴聪纪念奖学金」,以其父母名字命名,鼓励青年学者致力于新儒学的研究。
弟子
- 郑宗义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