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林市

员林市台湾话),旧称「员林仔街」,前身「员林镇」[3],位于台湾彰化县中部偏东,南彰化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为台湾彰化地方法院所在地[4]。市内人口约12.3万人[1],是彰化县人口第二多的行政区,也是台湾人口第四多的县辖市[注 1][2]

员林市
Yuanlin City
旧称:员林仔街、林仔街、圆楼仔、圆篮仔、圆林仔、下林仔
县辖市
上:员林车站
中(左至右):员林公园光明街商圈
下(左至右):台湾彰化地方法院旧舍、员林站前商圈
员林市官方图章
员林市徽
员林市位置图
坐标:23°57′40″N 120°34′25″E
国家 中华民国
台湾省
上级区划彰化县
设立1920年(设员林郡员林街
1945年(战后改制镇,镇名
员林镇,辖属台中县员林区,为时台中县之县城。)
1950年(台湾省调整行政区画,改属彰化县
2015年8月8日(改制为县辖市员林市)
下级区划41806
政府
  行政机构员林市公所
(立法机关:员林市民代表会
  市长游振雄员林市市长列表)
面积
  总计40.0380 平方公里(15.4588 平方英里)
海拔83 公尺(272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42,445[1][2]户)
  总计122,877[1][2]
  排名彰化县的第2位
  密度3,069人/平方公里(7,949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510
户政数据代码10007100
毗邻芬园乡大村乡埔心乡永靖乡社头乡南投县南投市
网站town.chcg.gov.tw/yuanlin/00home/index7.asp

1728年员林成街[5],1920年设员林街属台中州员林郡,1946年改制为镇,并为台中县县治。1950年,改隶彰化县。2015年8月8日改制为县辖市「员林市」[6],成为彰化县第二个县辖市。自2009年彰化县政府开始办理市地重划起,伴随着员林184公顷市地重划的开发,使得员林都市范围扩大,除了迎来员林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外,还使得员林周边乡镇逐渐成为员林的卫星城市,尤其以大村乡埔心乡最为明显。

地名

语音讹变说

早期定居员林的汉人为防盗贼,建造了大陆原乡的防御式住宅「圆楼仔」。员林古称「圆楼仔」(台罗:Uân-lâu-á),后走音为「圆林仔」(Uân-nâ-á),口语为「林仔街」(Nâ-á-ke)。「圆林仔」被以文读的发音方式替换为「员林仔」(Uân-lîm-á)。

圆形树林说

垦民前来员林开垦时留下圆形林地,故称「圆林仔」,后简化为「员林仔」[7]

首次记载员林地名的史书为乾隆六年刘良璧所着的《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书中提到「员林仔」[8][9]

同名地名

台湾,同样命名为员林的地区有新北市土城区员林里及道路员林街、桃园市大溪区员林里及道路员林路、苗栗县南乡员林村、台中市大雅区员林里。

历史

清朝以前时期

台湾堡图中的员林

员林地区在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攻占台湾后,隶属于东都承天府天兴县。永历十八年,郑经时代,员林隶于东宁承天府天兴州[10]。但员林地区的开垦始于康熙中叶。清康熙22年,水师提督施琅陆军提督万正色攻打台湾郑克塽降清。员林隶于福建省分巡台厦道台湾府诸罗县

员林于雍正年间隶彰化县燕雾堡,后员林改隶属燕雾下堡乾隆16年,由于清政府于雍正10年及乾隆11年,允许人民移眷入台,于是员林形成街市,旧时街道含盖今民生、中正、新兴、仁美、和平、光明、中山、黎明、三义、新生等[11]十八世纪上半叶是汉人移民、开垦台湾速度最快的时期,的聚落架构大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乾隆25年,燕雾堡辖燕雾内、上咳咳、员林仔、东山等四,街市则为员林仔街[12]道光15年,现今所称的员林地区应涵盖燕雾上、下保共五十五,与大武郡东、西保共九十三之一部[13]

日治时期

员林公园与员林国宅

清朝甲午战争战败割台之后,台湾总督府将台湾府彰化县改为台湾县彰化支厅,其后数次更改其名。最后于大正9年(1920年)变更为台中州员林郡员林街,并成为员林郡的郡治。其郡役所之厅舍位于现今黄金帝国大楼,也就是在中正路、民权街之路口 [14]。日治时期也是员林建设最多的时期之一,1905年纵贯线铁路通车后,设置员林驿[15],奠定了员林地区的交通地位,也造就了铁路、大通街(今中正路)与民生路所围三角地区的繁荣。1936年员林实施「市街改正」(都市计划),原本较为杂乱的市容改成整齐划一的棋盘式街道,为台湾少数拥有完整工整街道的地方,并开发了外环道路(育英路与新生路)[16]。日治时期,日本人也设置了许多学校,如台中州立员林家政女校(今国立员林高级中学)、台中州立员林农业学校(今国立员林农工)、员林公学校(今员林国小)、员林女子公学校(今育英国小)等。同时,员林、南投与彰化并称为水果的集散地,当时的食品加工业兴盛,如:蜜饯凤梨等。另外日本人为了使台人信奉神道教,在百果山上兴建员林神社

战后时期

位在员林的台湾彰化地方法院旧舍

1945年日本战败后,10月25日国民政府接管台湾[17]:146-147;12月起,将日治时期的州、厅、市、郡制改为八县、九省辖市、二县辖市。1946年1月,员林街改为「员林镇」,属台中县员林区[17]:147。1946年9月15日,台中县政府从原台中州厅迁至员林国小校舍(原址为今员林国宅[18])办公[19];9月30日,裁撤员林区署,改由台中县直辖[20]。至1950年8月16日起,全台分十六县、五省辖市、一管理局,彰化市与台中县彰化、员林、北斗三区合并为彰化县,与台中县分治,员林镇改隶彰化县,下分34里[17]:147。之后境内里数历经五次变更,至2001年起,员林镇共辖41个里[17]:147-148[21]

1979年,员林镇人口突破10万人,至2008年底时达到12.6万人[22]:624。2015年5月29日,立法院三读通过《地方制度法》第四条修正案,将县辖市人口标准由15万人降为10万人,经总统于6月17日公布后,6月19日正式生效[23][24];同年8月8日,员林镇正式改制为「员林市」[6][25]

地理

地形

员林市与八卦山脉卫星照片,图中偏左之圆形聚落即为员林市区及卫星城镇–埔心乡。

员林市位于彰化县中部偏东,八卦台地彰化平原交会处,北毗大村乡,西临埔心乡,东邻芬园乡南投县南投市,南接社头永靖两乡[26]:39

员林市在彰化平原东南边,以西为彰化隆起的海岸平原海拔高度约为24公尺左右,有红壤的分布,地质肥沃,又有八堡圳流经此地,故农业发达,但部份区域却有土壤液化的现象,其中以仑雅里最为严重,已危及现有的建筑物。以东与南投县交界处有座百果山,为八卦台地(丘陵)一分支,地势陡峭,北部、西部地区因侵蚀作用而多侵蚀沟

员林市有员林断层通过,九二一大地震车笼埔断层的活动,穿过了八卦山脉,使得员林地区出现明显的水平位移现象[27]

水文

员林市的水文系统以县道137号为界,可分为平原区农田灌溉系统与八卦山排水系统等两个部分[26]:70-72。流经员林市的灌溉河道有员林大排八堡圳石苟埤圳三条;八卦山丘陵地区由于沟谷地形发育明显,易顺着沟谷形成由东向西流下的山间溪流,并往平原聚集汇流后进入平原区灌溉系统,成为彰化平原的重要灌溉水源之一,由北而南分别有甘井坑排水、柴坑排水及振兴排水等系统[26]:72

气候

员林市的气候属副热带季风气候[26]:75,冬季因东北季风受到中央山脉的阻挡,气候干燥;夏季则因西南季风盛行,高温多雨[26]:74。年均温约为摄氏23.1度,月均温最高为7月的28.9度,最低为1月的16.6度[26]:74-75。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620.8毫米,各月雨量最多为6月的334.4毫米,最少为1月的18.1毫米,雨量集中于6月至8月[26]:77-79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46 37,999    
1951 47,638+25.4%
1956 54,255+13.9%
1961 61,866+14.0%
1966 71,651+15.8%
1971 83,521+16.6%
1976 94,213+12.8%
1981 104,436+10.9%
1986 114,667+9.8%
1991 122,635+6.9%
1996 125,905+2.7%
2001 126,800+0.7%
2006 126,175−0.5%
2011 125,144−0.8%
2016 124,932−0.2%
2021 122,757−1.7%
来源:
  1. . 彰化县员林户政事务所. [202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台湾)).
  2. . 内政部. [2016-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根据彰化县员林户政事务所及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3年底员林市户数约4.2万户,人口约12.3万人,是彰化县人口第二大城市,也是台湾人口第四大县辖市[注 1]。市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三和里与中山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7,817人与649人[1]

1962年,林衡道在《台湾文献》发表〈员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一文,首先提出「福佬客」这个名词,他通过祖籍、习俗、语言等方面观察,发现了彰化平原员林一带的许多居民,多半为饶平客家后裔,定义为被福佬人同化的客家人称之为「福佬客」。

广宁宫是员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庙宇,祀奉的就是部分客家人潮汕人的乡土神三山国王。许多姓氏家族与客家和潮汕渊源极深。

由于是交通枢纽的重镇以及地处闽南人居多的彰化平原,经长期闽客械斗后,为与外地人及新住民沟通交流,员林客家人已经完成语言转换了,目前仅残留少数潮州话客家话词汇(如地名与亲属称谓)底层的偏漳腔台湾闽南话[28][29]。此台湾闽南话腔调(永靖腔)通行的彰化县乡镇有员林市、埔心乡、永靖乡、田尾乡、大村乡南部、社头乡北部、竹塘乡一部份。

2008年5月时,员林市的第一大姓是张姓,此姓氏的先民主要来自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22]:662[30]。第二大姓则是黄姓,其先民主要来自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梅州市大埔县等地[22]:667[30]

政治

历任市长

届次 姓名 党籍 就任时间 卸任时间 备注
1 张锦昆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2015年8月8日 2018年12月25日 改制后首任
2 游振雄 2018年12月25日 2022年12月25日
3 2022年12月25日 现任

市政组织

员林市公所是彰化县员林市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县辖市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彰化市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彰化县政府。市长由全体市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员林市公所并置市政会议,为市政最高决策机构,在市长之下,设有7课3室等10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33]

员林市民代表会是员林市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员林市全体市民立法和监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共有19位市民代表,第一选区(东区)4席市民代表、第二选区(南区)5席市民代表、第三选区(北区)6席市民代表、第四选区(西区)4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9位市民代表互选产生[34]

台湾彰化地方法院是员林市的第一级司法机关,负责初审的司法案件[35],并在市内设有员林简易庭,为彰化员林、溪湖两地区[注 2]小型诉讼的申诉机关[36]

行政区

员林市次分区图

现今员林市行政范围的确立,来自于1920年,日本将台湾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设员林街属台中州员林郡。员林街辖员林、三条圳、三块厝、东山、南平、柴头井、番子仑、湖水坑、万年、大饶、田中央等11个大字[21]。1946年1月,改为「员林镇」,属台中县员林区[37]:218;9月30日,裁撤员林区署,员林镇改直隶于台中县[20]。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员林镇改隶新成立的彰化县[37]:218。2015年8月8日,员林镇改制为「员林市」[3]

员林市共辖41个里[38],其行政区域分布情形为[26]:41[39]

次分区里名
东区 仑雅里振兴里林厝里出水湖水大峰里镇兴里浮圳里西东里南东里中东里东北里
西区 三义里新生里南平里南兴里源潭大埔里
南区 东和里民生里黎明里惠来里中央里沟皂里大饶里大明里万年
北区 中正里仁美里新兴里和平里光明里中山里三和里三桥里三爱里三信里三多里忠孝里三条里仁爱里

经济

光明街商圈

员林于台湾中部发展甚早,仅略晚于沿海港口,为西部平原山线重要的交通枢纽,员林亦为许多富人之家乡,使其成为一富庶之城市。


作为正新轮胎建大轮胎美利达等上市国际级企业创始人之家乡或发迹地,以及拥有为数众多的未上市国际级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的业务范围除了台湾以外,还扩展至中国及德国,其经营积累财富能力亦不容小觑。


据统计,员林身价破亿的亿万富豪有700多位,相当于每171位员林人,就有一位亿万富豪,亿万富豪密度全台最高、亿万富豪的银行存款有八兆以上。 [40][41][42];因此,数十年来媒体时有「员林富豪镇」、「员林钱淹脚目」等描述员林「富有」的词语出现。[43][44][45][46]。员林亿万富豪之多,使得很多国内外银行在员林设立据点,以抢食员林的富豪商机,所以员林的银行密度也十分之高。另外,员林因有彰化地方法院的设立,所以员林律师事务所也很多。综上所述,员林也就有了「三多」的说法,也就是「有钱人多、律师多和银行多」。[47][48]。此外,有很多高价进口商品的专卖店,如进口超跑专卖店等进驻员林。员林进口超跑业者几乎每三个月就可以卖出一辆千万等级的超跑。[49][50]

特产方面,员林最出名的是「蜜饯」。早年,除了员林百果山盛产水果外,还因为员林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台湾中南部水果的集散地之一,导致后来员林开始有人将过剩的中南部水果制成蜜饯,种类有梅子橄榄李子芒果金枣小红梅樱桃桑椹等,除了销往全台外,还外销世界各地,产值高达新台币30多亿,使得员林迄今仍是台湾最主要、最有名的蜜饯产地。[51]

员林是南彰化最大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加上最近各种重大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如184公顷市地重划、30米外环绿园道「员林大道」的开通、圆林园「滞洪池生态公园」、龙灯公园及夜市的设立、铁路高架化的完成、彰基体系员林基督教医院的设立、彰化县东部道路(东彰路)的建设、大村科技产业园区的计划、连接台76线埔心交流道员埔路的开通、彰南国民运动中心的落成激活、员林「司法园区」的设立、员林「新市政中心」的计划等,使得各地建商纷纷看好及投入员林房地产,诸多在国外经商的员林商人最近亦纷纷于员林置产。[52]

教育

员林市的教育起源甚早,市内的兴贤书院是员林地区最早的教育设施[53],教导分布在燕武三堡(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下堡)的广大学子,日治时期由于员林在工商业获得进展,在日本人主导下先后创建了台中州立员林家政女校(今国立员林高级中学[54]与台中州立员林农业学校(今国立员林高级农工职业学校[55],奠定员林当时在台中州内与台中市彰化市相当的教育地位。

中州科技大学

中州科技大学是一所位于员林的私立科技大学。该校前身为中州工业专科学校,创立于民国58年(西元1969年),民国89年(西元2000年)年升格为中州技术学院,民国100年(西元2011年)改名为中州科技大学。全校设有工学院、管理学院、健康学院三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下设15个学系,全校学生约5,200名,2023年7月停止办学。

国立员林高中

员林市现有公私立高级中等学校5所,分别为国立员林高级中学等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1校,以及国立员林崇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国立员林高级农工职业学校国立员林高级家事商业职业学校彰化县私立大庆高级商工职业学校等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4校[56]:475-484。其他公立教育机构计有彰化县立员林国民中学彰化县立明伦国民中学彰化县立大同国民中学等3所国民中学[56]:470-474彰化县员林市员林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东山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青山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育英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静修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明湖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侨信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饶明国民小学彰化县员林市员东国民小学等9所国民小学[56]:455-470

交通

员林火车站
员林转运站
员林客运员林站

纵贯铁路通过员林市市区,并设有一等站员林车站,公路有台一线南北经过,东西则有台76线东西向快速道路可连接国道一号以及国道三号,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铁路

台湾铁路公司纵贯线设有员林车站为一等站。铁路高架化前旧有车站西侧原本链接台糖铁路员林线,采用共用三轨股线(双轨距铁道);台铁车辆可直接运行至溪湖糖厂,但早于1973年7月停驶客运,1996年糖铁停运,原有台糖铁道则已改为自行车专用道。

员林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高架主体工程施工完工[57],已于2014年11月2日通车。

公路

  • 县道县道137号(山脚路):为彰化平原东侧临八卦台地陡坡下缘的南北向道路,向北可通往大村、花坛等乡的山脚地区,最后于彰化市区接上省道台1线;向南可通往社头、田中等乡镇的山脚地区,最后于二水大坵园接上县道县道152号,可转往南投县的名间、集集等乡镇。
  • 县道县道148号(员鹿路、员东路、员林大道、员草路):员草路由员林芬园边界进入员林市,自员林市郊东由员东路向北转行至员林大道后,经台一线至员鹿路后向西行,在此已是员林与埔心乡边界。在台76线于2005年4月通车之前,该道路是员林最重要的东西向联外道路。经由此道路,向西经过埔心后,可在员林交流道接上国道一号以便通往台湾南北各地,亦可续行通往溪湖二林万兴、芳苑王功等地;向东越过八卦台地后可通往芬园樟空、南投草屯等地。

公路客运

  • 员林转运站:位于静修路与新生路口角地,地址是彰化县员林市静修路52-1号,邻近铁路,占地约850坪,由彰化客运公司以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BOT)方式取得经营权。目前有彰化客运、国光客运、统联客运、和欣客运四家公路客运业者利用该车站,其中彰化客运、国光客运、统联客运并于此设立服务柜台,公路客运班车可经由莒光路(台1线)快速驶往国道1号台76线
  • 彰化客运:以中彰投地区的一般公路客运为经营主轴的汽车客运公司,该公司员林站设于员林转运站。
  • 员林客运:以中彰投地区的一般公路客运为经营主轴的汽车客运公司。总公司与该公司员林站位于员林市中正路585号3楼。
  • 统联客运:知名汽车客运公司,以国道客运为经营主轴,于员林转运站,有往台北转运站三重重阳路、国道1号中坜服务区(可转乘往桃园国际机场)的汽车客运路线。
  • 国光客运:知名汽车客运公司,以国道客运为经营主轴,于员林转运站,有往台北转运站三重重阳路的汽车客运路线。

市区道路

员林市区重要道路南北向有莒光路(台一线)、新生路、新义街、中山路、中山南路、光明街、光明南街、中正路万年路、育英路、林森路大同路;东西向有浮圳路、双平路、静修路、静修东路、和平街、和平东街、三民街、三民东街、民生路、员鹿路、员东路、员水路、惠来街、南昌路、南昌东路、永昌街、惠明街,以及位在市区外环的员林大道[58]等。员林市区道路原被铁路截断,但铁路高架化后,陆续填平多处地下道与废除铁路平交道,使得市区交通变为顺畅。再加上2008年底同过审查之员林184公顷扩大都市计划,兴建30米环市绿园道(员林大道)与新辟148条扩大都市计划区内道路,通行更显便利。

员林郊区重要道路南北向有员大路(西区)、山脚路(东区)、员集路(南区),东西向有浮圳路、员东路、员草路、员水路、员南路、复兴路。员大路往北可直达大村乡中正西路,员草路往东直通草屯碧山路,员东路往西直通员林市区育英路,山脚路三段和四段则被路隔开(此路名在山脚路三段以西为员东路,四段以东为员草路)往南可直达二水乡员集路,往北可直通彰化市大埔路。

YouBike公共自行车系统

彰化县是中台湾第一个推动「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的县市,也是台北市以外第一个导入「YouBike」的城市[59],民国103年5月彰化与台北YouBike合作,11月2日使用人数破百万[60][61]

设置地点分别为员林火车站、第一市场、三角公园、员林市公所、员林转运站、员林高中、崇实高工、员林警察分局、员林国小、泰山停车场、三桦公园、三多公园、员东路邮局、老人文康活动中心、员林农工、至善公园、彰化地方法院、育英国小及员林演艺厅19处。其中第一期员林火车站、员林市公所、至善公园、员林警察分局、三多公园、第一市场及三桦公园7处已于2014年8月25日激活,先行提供175辆公共自行车;第二期12处场站也于2014年11月21日员林演艺厅站正式营运后全部建置完成,总共提供450辆以上的公共自行车供民众租借。

著名景点、设施

员林公园
员林演艺厅
  • 员林禅寺:创立慈爱托儿所及创办佛教月刊,在台北市有分寺光华寺
  • 员林地藏庵:当地人以此庙为中心举行中元普渡
  • 员林衡文宫:庙上有一尊巨型的玄天上帝神像,本庙被视为带动台湾夜跑风潮的起源地。
  • 员林公园:步道、活动草坪等,是散步、运动的好地方,其中公园内存有县定古迹兴贤书院及前台中县长于国桢的纪念碑,公园北方为救国团青年活动中心,公园与市公所、图书馆相隔一条三民街。
  • 员林演艺厅:员林演艺厅是为推动县内艺术文化而建设,是一个多功能复合式的艺术展演场所。
  • 员林福和宫:位于员林大同国中东北角。
  • 杨桃观光果园
  • 百果山风景区:日治时期原为员林神社所在地,后来为市公所以公共造产方式扩建为风景区。因栽种大片果园,故名为「百果山」。目前百果山上有忠烈祠、广天宫等知名景点,亦有高铁景观餐厅、土鸡城和多条登山步道。此外,风景区内的员南路旁有员林运动公园
  • 登山步道:由北至南分别有位于东北的东北小岭顶、大峰的十八观音古道及犁壁山步道、湖水的陇顶古道、出水的万里长城步道(含四百坎、二百坎、三百坎等支线)及卧龙坡步道、林厝的藤山步道。
  • 八堡圳:是台湾最古老的埤圳之一,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
  • 打石巷:现称黎明巷,位于第一市场,是员林年代最久远的第一条街道「员林仔街」。自清朝以来,打石巷内许多居民以雕刻墓碑为业,但此项产业随着时代变迁而大为没落。民国97年,刘兆玄内阁制定「加强地方建设扩大内需方案」,彰化县的方案中即列入「员林镇打石巷再造工程」。
  • 光明街可分成两个部份。民权街民生路之间的路段旧称「竹管市」,因为早期有许多商家是以竹管围起来的;而民生路到南昌路之间的路段旧称「蕃薯市」,因为早期有许多商家卖蕃薯叶,而蕃薯叶为当时猪的饲料[62]
  • 员林龙灯公园:位于莒光路、员林大道交会处之公十二公园,2012年龙年台湾灯会在彰化鹿港,灯会结束后将主灯「龙翔霞蔚」置于员林龙灯公园,于2013年1月26日落成激活。
  • 东山祐灵宫:祭祀石佛公。

古迹、历史建筑

  • 兴贤书院[63] 三民路1号。兴贤书院原名「文昌祠」,主祀文昌帝君,创建于清嘉庆12年(西元1807年),迄今已超过两百年历史,位于员林公园内,依《文化资产保存法》审查公告为县定古迹(原国家第三级古迹)。「文昌祠」初创时期,内设有社学「兴贤社」,供员林地区士子结社会友。清道光年间,广东潮州饶平县廪生邱海,在文昌祠内延用兴贤社名称,设立私塾为「兴贤书院」,传授燕武三堡(武东堡、武西堡、燕雾下堡)从学士子,可谓员林学堂教育之始。现今主殿祀有文昌帝君等神祇,每年举办考生祈福活动,是众多考生祈求考试顺利的地方。左右厢房亦整修为自修室。
  • 江九合济阳堂[64] 三条街194巷12号。江九合济阳堂于民国91年4月经彰化县政府公告为历史建筑。济阳堂为规模庞大之祠庙,其格局保留地域性风貌,对本地之人文、历史具有特殊意义,足为时代之表征。建筑本身兼融日治时期风格与汉式风格,为典型的漳州平和客家围屋的建筑群,正身二进、及左右护龙,族群庞大,且均保留客家原有之风貌,正厅神龛为日治原物,有其艺术及历史意义,正身之后尚保留古井一口,凸显当年开垦彰化平原之文化背景。
员林神社参拜道、高丽犬遗迹
  • 员林神社遗迹:[65]员林百果山湖水巷原有员林神社,为日治时期员林郡最主要的神社,座落于可清楚俯瞰员林地区的特殊位置,1960年本殿拆毁改建忠烈祠使用。神社原有之参拜道、庭园及铜马、高丽犬等雕饰仍保存完好,整体空间架构完整,但鸟居已被改建为中国式牌坊。员林神社遗迹已于民国95年7月列册为历史建筑。
  • 员林张氏追远堂:[66] 大饶路845巷6号
  • 游氏宗祠[67]员大路2段59巷129弄31号
  • 员林广宁宫:员林三山国王庙
  • 员林福宁宫:员林妈祖宫
  • 曹家开台祖坟[68] 民国96年公告为历史建筑。
  • 员林铁路谷仓[69] 静修路50号。员林铁路谷仓又称员林立体仓库,简称员林立库,民国92年6月经公告为历史建筑。民国60年代的台湾为因应进口粮食之储藏,而于63年底兴建铁路谷仓,65年完工。但由于食品业者纷纷建造私有谷仓,加上公路运输已渐取代铁路运输,使得铁路谷仓于民国72年即停止营运。目前台湾的铁路谷仓只有两座,另一座位于云林县斗南镇
  • 张氏追远堂:位于南区运动公园西侧,民国100年登录为历史建筑。
  • 育英国小校长宿舍[70] 光明街26、32、42号。位于育英国小正对面,将改建为校史馆,民国100年登录为历史建筑。
  • 南员林车站:今日药局 后方 (旁边小路进入)
  • 员林郡守官舍:

小吃、伴手礼

员林著名的小吃有爌肉饭猪脚饭肉圆米糕肉粽鹅肉碗粿、芋葱粿、米苔目润饼青草茶、八宝圆仔冰、豆花、鸡丝面、蛤仔三色面、凸皮面等;伴手礼方面则有蜜饯花生糖、咸蛋糕、手工蛋卷、鸡脚冻等。

相关条目

注释

  1. 仅次于彰化县彰化市新竹县竹北市屏东县屏东市
  2. 包括员林市、永靖乡、溪湖镇埔盐乡、埔心乡、大村乡等地。

参考数据

引用来源
  1. . 彰化县员林户政事务所.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9).
  2. 内政部户政司. . 中华民国 内政部户政司 万维网. [2024-03-27] (中文(台湾)).
  3. . 彰化县政府员林市公所. 2021-07-16 [2024-03-27] (中文(台湾)).
  4. . 台湾彰化地方法院. [2024-03-27] (中文(台湾)).
  5. .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6. (PDF). 彰化县政府民政局自治行政科. 2015-07-27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4).
  7. 曹武贺等着,《阿公的林仔街》,第40、42页,2001年。彰化:彰化县绿色资源人文保育协会。
  8. 曹武贺等着,《阿公的林仔街》,第36页,2001年。彰化:彰化县绿色资源人文保育协会。
  9. 张碧霞着,《走进员林街仔》,第18页,2007年。彰化:彰化县文化局。
  10. 花松村编纂,《台湾乡土全志》,第615页,1996年,台北:中一。
  11. 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12. 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
  13. 周玺,《彰化县志》
  14. 林宜骏. (PDF). 日治时期郡市街庄官厅建筑之研究(以西元1920-1945年为例). 中原大学建筑学系. 2003-06-23 [2015-10-18] (中文(台湾)).
  15. . [2007-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2).
  16. 张碧霞着,《走入员林街仔》,第220页,2007年,彰化:彰化县文化局。
  17. 卢美雪; 曾秀卿; 陈逸达 (编). (PDF). . 彰化县员林镇: 彰化县员林镇公所. 2010 [2024-03-27] (中文(台湾)).
  18. . 彰化县员林国民小学百龄校庆怀古今. 彰化县员林国民小学. [2015-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12-10).
  19. 《员林镇旧地名》(完)65页,刘松寿,台湾源流,2007年12月
  20. .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公报. 1946-11-25 (中文(台湾)).
  21. 施添福 2004,第246页.
  22. 周国屏; 吴正龙; 陈淑君; 陈逸达; 张嘉政 (编). (PDF). . 彰化县员林镇: 彰化县员林镇公所. 2010 [2024-03-27] (中文(台湾)).
  23. 修正地方制度法第四条条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总统府公报,2015-06-17,立法院全球法律信息网,2015-08-09查阅。
  24. . 自由时报. 2015-05-19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5. . 自由时报. 2015-05-30 [2015-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6. 萧坤松; 黄碧兰 (编). (PDF). . 彰化县员林镇: 彰化县员林镇公所. 2010 [2024-03-27] (中文(台湾)).
  27. . [2007-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2).
  28. 员林的福佬客 作者:赖闵聪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7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9. 吴正龙; 陈淑君. . 彰化文献. 2016年11月, (21): 43-74 (中文(台湾)).
  30. 赖闵聪. (PDF). (学位论文). 政大学术集成 NCCU Academic Hub. 2003 [2013-11-1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19) (中文(台湾)).
  31. . 彰化县员林户政事务所. [2021-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台湾)).
  32. .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4-18].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33. . 员林市公所.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8) (中文(台湾)).
  34. . 员林市公所. [2017-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2) (中文(台湾)).
  35. . 台湾彰化地方法院. [2024-03-27] (中文(台湾)).
  36. . 台湾彰化地方法院. [2024-03-27] (中文(台湾)).
  37. 张嘉政; 曹武贺; 陈逸达 (编). (PDF). . 彰化县员林镇: 彰化县员林镇公所. 2010 [2024-03-27] (中文(台湾)).
  38. . 彰化县政府员林市公所. [2024-03-27] (中文(台湾)).
  39. 《彰化县员林镇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7年5月
  40. . [2020-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4).
  41. .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42. .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4).
  43. . [2014-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09).
  44. . [2014-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1).
  45. . [201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9).
  46. . [2014-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47. .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4).
  48. . [2017-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49. .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4).
  50. . [201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4).
  51. . [2013-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4).
  52. . [2014-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53. . 台北市: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1) (中文(台湾)).
  54. . 员林镇: 员林高中. [2012-10-15] (中文(台湾)).
  55. . 员林市: 员林农工. [2012-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4) (中文(台湾)).
  56. 邱美都 (编). (PDF). . 彰化县员林镇: 彰化县员林镇公所. 2010 [2024-03-27] (中文(台湾)).
  57. . [200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58. . [2013-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7).
  59. . [2014-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60. . [2014-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6).
  61. . [2014-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9).
  62. 张碧霞着,《走入员林街仔》,第188页,2007年,彰化:彰化县文化局
  63. 县定古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4. 县定古迹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5. 历史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6. 历史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7. 历史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8. 历史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9. 历史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70. 历史建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书籍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4. ISBN 957-01-8697-6 (中文(台湾)).
  • 中华综合发展研究院应用史学研究所. . 彰化县员林镇: 彰化县员林镇公所. 2010. ISBN 978-986-02-5034-3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员林市”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