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集镇
集集镇(布农语:[1];台湾话:)位于台湾南投县中部偏西,北邻中寮乡,西邻名间乡,东邻水里乡,南接竹山镇、鹿谷乡,是南投县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乡镇。该镇以铁道观光小镇闻名,亦为九二一地震(或称集集地震)震央所在地。
集集镇 Jiji Township 旧称:集集社 | |
---|---|
镇 | |
![]() 集集镇位置图 | |
坐标:23°49′48″N 120°46′59″E | |
国家 | ![]() |
省 | 台湾省 |
上级区划 | 南投县 |
下级区划 | 11里127邻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集集镇公所 (立法机关:集集镇民代表会) |
• 镇长 | 吴大村(集集镇镇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49.7268 平方公里(19.1996 平方英里) |
海拔 | 356 公尺(1,168 英尺) |
人口(2024年2月)(4,187户) | |
• 总计 | 9,894人 |
• 排名 | 南投县的第13位 |
• 密度 | 199人/平方公里(515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552 |
户政数据代码 | 10008050 |
毗邻 | 中寮乡、名间乡、竹山镇、鹿谷乡、水里乡 |
网站 | http://www.jiji.gov.tw/ |
历史
.jpg.webp)
集集在18世纪以前为原住民聚落[2],布农语称「」或「」[3]。汉人入垦集集约在1771年后,形成的聚落依序有「林尾」、「湳底」、「吴厝」、「柴桥头」、「八张」、「屯田」、「洞角」、「大坵园」、「草岭脚」、「公馆」、「北势坑」、「头埤仔」、「坪底林」、「鸡笼山」等。
1781年,集集已成为入垦要道,市街就此形成,当时的集集街道名为「半路店」,半路店的由来是因为在林尾与柴桥头两聚落之间。集集街加以周边各成为近山地区大型聚落。《彰化县志》中所着:「集集街:属沙连堡,民番交易之处,距邑治六十五,为入山要路。」。清代进入集集的路线有二,一为自今名间乡经隘寮进入。另一路线是由今竹山镇社寮乘渡船而入。集集是进入水、鱼池、埔里等地的据点,也与南投方面往来频繁。在「郭百年事件」后集集为入山隘口与番汉交易中心的地位更趋显著,「开山抚番」政策下,集集更为发展,除了脱离沙连堡另立集集堡,明新书院也在此时设立。樟脑业的发达带来商旅与国际脑馆,因此集集又有「小台北」之称。[4]
集集最早属诸罗县所辖,在1723年属彰化县沙连堡。1875年集集堡成立,属埔里社厅,隘寮地区属彰化县沙连下堡。1895年后改台中县集集辨务署集集堡,1898年改台中县南投辨务署集集堡。1901年再改为南投厅集集堡。1906年成为南投厅集集支厅。1920调整为台中州新高郡集集,1940升格为集集街。
1945年10月,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并调整全台行政区,集集镇属台中县玉山区。1950年1月,将集集镇社子、拔社埔、郡坑等地划出水里乡[注 1][5]:250;10月,南投立县,与台中县分治,并撤废区署,集集镇改隶南投县[6][5]:250。
地理
地形
全镇高度在230公尺至1424公尺间,地形有三,一为集集山脉,一为平原地形,一为丘陵地形:
气候
集集镇属副热带季风气候[7],根据1993年气候数据显示,集集镇年平均温度约为摄氏21.9度,月均温最高为7月的摄氏26.6度,最低为1月的摄氏15.3度。年平均降雨量约为2,448毫米,6月的雨量536.2毫米最多,11月的21.4毫米最少[8]:165。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14,649 | — |
1986 | 13,756 | −6.1% |
1991 | 12,678 | −7.8% |
1996 | 12,347 | −2.6% |
2001 | 12,302 | −0.4% |
2006 | 12,216 | −0.7% |
2011 | 11,737 | −3.9% |
2016 | 11,035 | −6.0% |
2021 | 10,227 | −7.3% |
来源:. 内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根据南投县集集镇户政事务所统计,2023年底集集镇户数约4.2千户,人口约9.9千人,是南投县人口最少的行政区,镇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八张里与隘寮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1,538人与491人[9]。
集集镇曾为全国人口第三少的镇,尔后落居倒数第二,现仅多于台东县关山镇,由于人口持续减少,已于2023年5月跌破1万人。
政治
历届镇长
届次 | 姓名 | 政党 | 备注 |
---|---|---|---|
1 | 石条金 | ||
2 | |||
3 | |||
4 | 陈再中 | ||
5 | 石条金 | ||
6 | 石宪奇 | ||
7 | 因案停职,由吴积万代理 | ||
8 | 陈胜男 | ||
9 | |||
10 | 黄炎明 | 无党籍 | |
11 | 无党籍 | ||
12 | 林明溱 | ![]() | |
13 | ![]() | ||
14 | 李崇庆 | ![]() | |
15 | 庄瑞麟 | 无党籍 | |
16 | 无党籍 | 转任县农会总干事辞职,由李崇庆代理 | |
严鸿邦 | ![]() |
补选上任 | |
17 | 陈纪衡 | ![]() | |
18 | 无党籍→![]() | 首位民主进步党籍镇长 | |
19 | 吴大村 | ![]() | 现任 |
镇政组织

集集镇公所是集集镇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镇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集集镇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南投县政府。镇长由全体镇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集集镇公所并置镇政会议,为镇政最高决策机构,在镇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4个附属机关[11]。
集集镇民代表会是集集镇的地方民意机关,代表集集镇全体镇民立法和监察镇政。镇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集集镇民代表会共有11位镇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3席镇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镇民代表、第三选区2席镇民代表、第四选区4席镇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镇民代表互选产生[12][13]。
经济
清领时期集集经济以樟脑业成为国际商旅交易中心,集集也提供埔里地区日用品的交易机能。《集集堡纪略》:「夫集集堡于光绪十八年左右,居民稠密,街屋毗连,市容华丽壮观,时脑务大兴,集集街有脑栈十三馆,商旅往来频繁,贸易不绝,俨然一大市镇。」
日治初期,战后的集集市街已不复清代盛况,市街的重建以设立机关单位为起头,集集街铁路与通往邻近村的轻便轨道加上香蕉经济,使集集在日治中期的娱乐餐饮业达到高峰。日治后期水里地区的兴起取代集集交易中心的角色。战后在林业带动水发展下,集集的商业环境更显弱化,台湾经济环境的转变使农村人口向都市集中,集集当受此影响发展。[4]
今日集集街道是以初级消费集中之街道,所提供的服务范围除了镇内十,也扩及中寮乡、鹿谷乡两地,特别是鹿谷乡清水沟三村(秀峰、清水、瑞田),由于鹿谷市区反而在地势更高的山区,因此与集集往来更胜鹿谷市区。
教育
国民中学
- 南投县立集集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南投县集集镇隘老挝民小学
- 南投县集集镇和平国民小学
- 南投县集集镇集集国民小学
- 南投县集集镇永昌国民小学
- 富山分校
交通
铁路
- 轻便铁路
集集镇内轻便轨道有四条路线,现均已拆除
- 自名间经浊水、隘寮至集集后再往水、鱼池至埔里
- 自南投经中寮至集集路线,是以香蕉运送为主
- 自集集进鹿谷坪仔顶
- 自竹山经社寮至集集,运送甘蔗为主。[4]
公车
日治时期有二水至水、集集至竹山两公车路线,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由员林客运经营。公路局(台汽客运)行驶台中-水、台中-日月潭之间路线,使集集来往台中更为便利。1964年至1992年当中有彰化客运行驶南投经乡亲寮至集集的路线。[4]现今集集镇公路客运有员林客运、南投客运与总达客运三家公司提供。
- 【6702】 车埕-员林
- 【6726】 水-集集-竹山
- 【6734】 集集-东埔(台湾好行东埔线)
- 【6801】 日月潭-溪头(与南投客运联营)
- 【6322】 台中-南岗-水
- 【6333】 台中-中兴-水
- 【6333A】台中-国道3-水
- 【6333B】台中-高铁-水
- 【6801】 日月潭-溪头(与员林客运联营)
旅游



- 集集车站因921大地震而严重倾斜,2001年重建完工。公视电影记得我们爱过之重要场景。
- 位于集集镇广明里通往水里处,离行政院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约一公里,本石碣系大清光绪13年春,云林抚垦局委员陈世烈所题由南投县政府编号19号以水泥柱立石碣供游客参观,为国家一级古迹。[16]
- 大樟树龄约七百多年,高度约卅公尺,胸围五点三公尺,胸径一点七五公尺,树荫面绩九百零八平方公尺,冠层亭亭是全省罕见之大樟树。因其年代久远,当地民众都将它视同神明祭拜,称呼为〔樟树公〕。 树下建有大众爷祠,是当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民国六十九年大众爷祠修建完成后,樟树公的香炉也从原来所在的树下,正式移入大众祠供奉,每年农历八月廿三日为樟树公诞辰,中部地区信众到此膜拜不计其数,也成为集集镇一年一度的「大樟脚」重要祭典。[17]
- 集集拦河堰
- 广盛宫:位于集集镇上的「广盛宫」,旧称为「天上宫」,而俗称为「妈祖庙」或「马祖宫」。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日马祖圣诞时,「广盛宫」都会演戏酬神,六年举行三献大典,每十二年则会举行建醮大典桥。另外「广盛宫」有支相当有名气的大鼓队,当初管理委员会因感应妈祖需大鼓队来吸引信徒亲近,没想到报名的时候,清一色都为女性参与,由于大家都抱着虔诚的心,与队员们天天晚上在庙前广场苦练技艺,因为扎下不错的基础,所以所到之处颇受欢迎。
-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添兴窑陶艺村
- 1955年成立于集集绿色隧道边,原生产缸、瓮、琉璃瓦、陶砖等闻名于台湾各地。1980年因应台湾陶瓷生态之转变率先转型为以「陶艺文化结合观光」的多元化经营,为台湾现存仍以产作为主的最老窑场之一,目前仍保留一座创窑至今已57年(2012),仍在烧陶的老蛇窑。
- 除可参观手工台湾陶艺制作过程,也提供陶艺手作行程供游客体验。
- 集集陶艺节
- 每年十一月由南投县绿色隧道文化观光促进会及添兴窑合办的陶艺活动,内容有家庭陶艺趣味竞赛、儿童写生比赛、陶艺品跳蚤市场以及柴烧研习营等。

正殿内主祀文昌帝君、制字圣人、紫阳夫子、大成至圣先师神位。此院亦为集集镇在教师节时的祭孔之处。

- 因921大地震而地下底层支柱崩塌,第二及第三层则基本保持结构但整个下陷于底层瓦砾之上,形成特有见证大地震的景观,庙里的神像也因为神明托梦指点而被信徒抢救所以未受损。经地方、镇公所取得共识保留成为地震纪念地。新武昌宫已重建完成,于2013年10月12日举办神像入火安座大典。
- 军史公园
- 樟脑与蔗糖、茶叶并称为清代台湾的三宝,集集街市最初的繁荣也与樟脑的开采相关。「出张」原是日语出差的意思,日治昭和年间,日本政府颁行樟脑专卖制度,于西元1898年(明治31年)在此设置专办区域内樟脑采制及贩卖业务的「集集樟脑出张所」。当时的樟脑制造主要「脑灶」方式用柴火蒸馏樟木,所需时间约为24小时,冷却后樟木蒸汽形成白色凝固脑沙与脑油,由挑夫送至出张所集中,再利用集集线送至台北的总工厂精制后才是最终成品。国民政府来台之后,樟脑产业转趋没落,樟脑出张所失去原有的功能,一度曾是林务局的员工宿舍,也是目前台湾目前仅存的樟脑出张所,是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目前樟脑出张所集集镇公所管理,公所未来将视经费与需要,分阶段持续争取补助修复园区,并于100年12月将园区规划为「集集文化产业园区」,并持续争取后续艺术家与演艺团队之进驻,以文化、艺术重新活化园区内涵与魅力,并配合地方文化办理展览之需求,协助文化艺术艺术推广,展现台湾文化多样性特色。
- 集元果观光工厂
- 结合集集山蕉及在地文化的观光休闲工厂,其中包含观光工厂厂区、生态教育园区,另外设有儿童沙坑、游戏区、轻食部等,也有提供DIY体验活动,适合亲子同游。[18]
特产
注释
- 随后水里乡已于1966年8月1日改名「水里乡」。
参考数据
- 引用来源
- 海树儿‧犮剌拉菲. . 原住民族文献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6, 27 [2021-12-22]. ISSN 2306-48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 张永桢. . 台湾文献. 2011, 62 (2). ISSN 1016-457X.
- 海树儿‧犮剌拉菲. . 原住民族文献 (原住民族委员会). 2016, 27 [2021-12-22]. ISSN 2306-48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 . 南投县集集镇: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1998年. ISBN 957-02-2081-3.
- 王志宇 (编). . . 集集镇: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1998 (中文(台湾)).
- 施添福 2001,第260-261页.
- 施添福 2001,第263页.
- 王志宇 (编). . . 集集镇: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1998 (中文(台湾)).
- .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中文(台湾)).
- .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5-25].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1-05-01) (中文(台湾)).
- .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中文(台湾)).
- .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中文(台湾)).
- .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中文(台湾)).
- 王志宇 (编). . . 集集镇: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1998 (中文(台湾)).
- .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2021-09-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中文(台湾)).
- .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1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17-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 . www.facebook.com. [2017-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 书籍
- 陈哲三等编纂. . 集集镇: 南投县集集镇公所. 1998. ISBN 957-02-2081-3 (中文(台湾)).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001. ISBN 957-01-2971-9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集集镇”的内容 | |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
![]() |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
- 集集镇公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集集镇公所的Facebook专页
- 亮点集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