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间乡
名间乡(台湾话:),旧称「湳仔」,位于台湾南投县西部,浊水溪北岸,与竹山镇隔溪相望,东邻集集大山,紧接集集镇、中寮乡,北以新街旱溪邻接南投市,西以彰化县八卦山断崖为界,俯望彰化县田中镇、二水乡、社头乡于山脚下。全乡东西线长13.7公里,南北线长9.11公里,总面积为83.0955平方公里,为南投县人口最多的乡。
名间乡 Mingjian Township 旧称:浊水、湳仔 | |
---|---|
乡 | |
![]() | |
![]() 名间乡位置图 | |
坐标:23°51′04″N 120°40′39″E | |
国家 | ![]() |
省 | 台湾省 |
上级区划 | 南投县 |
下级区划 | 23村372邻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名间乡公所 (立法机关:名间乡民代表会) |
• 乡长 | 陈翰立(名间乡乡长列表) |
面积 | |
• 总计 | 83.0955 平方公里(32.0834 平方英里) |
海拔 | 235 公尺(771 英尺) |
人口(2024年2月)(12,641户) | |
• 总计 | 35,668人 |
• 排名 | 南投县的第5位 |
• 密度 | 429人/平方公里(1,112人/平方英里) |
时区 | 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
邮递区号 | 551 |
户政数据代码 | 10008060 |
毗邻 | 南投市、中寮乡、集集镇、竹山镇;彰化县社头乡、田中镇、二水乡 |
网站 | https://www.mnjn.gov.tw/ |
历史
地名由来
「湳仔」地名由来,系因现今南雅村(Lâm-ngá,和「湳仔 Làm-á」在台湾闽南语字音接近)、中正村(乡公所所在地)、中山村一带,昔日地形低洼,四周雨水汇集,地质泥润,长年间成为沼泽,地方俗称「湳仔」,因其闽南语音 Làm-á(白话字、台罗)与日语「名间」(假名,罗马字 Nama)之训读相近,日治时代台湾总督府遂于大正9年(1920年)将「湳仔」改为「名间」,此为名间乡之地名由来,但今日常被一般民众或媒体报导误写为「『民』间乡」。
沿革
- 清康熙20年(1681年)前后,福建省民渡海来台,经开拓垦殖,渐次构成村落,及至雍正元年(1723年),始并于彰化县区域。
- 光绪21年(1895年),清廷甲午战败,台湾割让予日本,日治期间,历经数次地方制度修正,前后分属台湾民政支部彰化出张所及台中县区域。
- 明治34年(1901年)11月废县置厅,归隶南投厅,属南投厅下三堡,南投堡(番仔藔、新街、大、田仔、下新厝),武东堡(廍下、皮仔藔、赤水、弓鞋、松柏坑、顶新厝),沙连下堡(湳仔、浊水、炭藔)[1]。
- 明治42年(1909年),属南投厅下之浊水区(浊水、湳仔、炭藔)、皮子藔区(廍下、皮仔藔、赤水、弓鞋、松柏坑、顶新厝、番仔藔、新街、大、田仔、下新厝),并分设浊水区长役场于湳仔及皮子藔区长役场于廍下。[2]
- 大正9年(1920年),地方制度再次修正,前述两区合并为台中州南投郡名间,「名间役场」设于「湳仔」(今中正村)。
- 民国34年(1945年),战后名间改制为台中县南投区名间乡,民国39年(1950年)台湾省行政区域划分,撤除区署,实施小县制,名间乡改隶新成立的南投县。
- 1951年东湖村分出仁和村,1956年厦新村分出虎坑村。
- 1978年虎坑村与东湖村合为东湖村,南大村与大村合为大村,锦梓村与赤水村合为赤水村,三光村与厦新村合为新光村,弓鞋村与三仑村合为三仑村[3]。
大字名 | 现今村名 |
---|---|
新街 | 新街 |
名间 | 南雅、中正、中山 |
浊水 | 浊水 |
炭寮 | 炭寮、新民 |
番子寮 | 万丹、仁和、东湖 |
田仔 | 田仔 |
下新厝 | 新光 |
大庄 | 大庄 |
新厝仔 | 新厝、崁脚 |
蓝口店 | 大坑 |
皮仔寮、土地公崎 | 赤水 |
出林虎、羌仔园 | 竹围 |
弓鞋 | 三仑 |
松柏坑 | 松山、松柏、埔中 |
廍下 | 廍下 |
地理
地形

名间乡有两处平原,台中盆地和古浊水溪冲积所遗留的河阶平原。河阶平原有大、赤水、弓鞋、松柏坑、埔中等五座河阶地,造成现今河阶地是因八卦山脉由南向北隆起,迫使古浊水溪改道,以下为名间河阶平原演化过程:
- 因横山隆起,使第一代浊水溪受限于地形,横切八卦山脉而成横山断崖。
- 因埔中一带隆起,使第二代浊水溪冲蚀出埔中断崖。
- 因松柏坑、弓鞋一带隆起,使第三代浊水溪冲蚀出松柏坑断崖、弓鞋断崖。
- 因赤水一带隆起,使第四代浊水溪冲蚀出赤水断崖。
- 因浊水山隆起,使第五代浊水溪向西南方向改道,将八卦山脉切穿,形成名间断崖,名间河阶地演化过程便大致底定。
尔后经过第六、七代浊水溪冲蚀而形成现今面貌,由此可见,名间河阶平原是呈现北端约有一百公尺高的横山断崖,崖下有大河阶地,海拔从此向南逐渐地增高,直到松柏岭。名间河阶平原西面是遇上彰化断层而形成褶皱现象,海拔开始向东逐渐递减,直到名间境内台中盆地。
地形分区

依地形可分为三区:东部南投丘陵区、中部台中盆地平原区、西部八卦台地区[4],又可将各村依地形区分区如下[5]:
- 丘陵区:万丹、仁和、浊水
- 平原区:新街、东湖、中山、中正、南雅、新民
- 台地区:大、田仔、新光、新厝、崁脚、炭寮、廍下、大坑、赤水、竹围、三仑、松柏、松山、埔中
生活圈
境内主要有四大聚落,这四大聚落有农会与邮局等机构,生活机能较完整,而其中又有不同的消费对象:
- 位于东南侧的名间:此聚落又称「湳仔」,属于名间乡人口最多,并有集中商家,居民大多以名间市区为消费对象。
- 位于西南侧的松柏坑:又名「松柏岭」,以名松路二段、松柏街、丰柏路周边最为集中,居民日常以名间市区消费,更高端的消费则是前往南投市、田中镇,因此与田中、南投关系密切。
- 位于西北侧的大:此聚落离南投市区约十分钟车程,居民大多前往南投市区消费,而在中长程旅途则前往使用台铁田中车站。
- 位于东北侧的新街:位于南投市区与名间市区之间,几乎与南投市台3线南端的「茄苳脚聚落」形成紧密连接,消费上前是往南投市区、名间市区。
根据《南投县名间乡灾后重建纲要计划》一书中的规划,将以名间为内核发展的宏内核模式改成以名间、新街为两内核的双元发展模式,并将名间乡分为四大生活圈[6]:
生活圈 | 包含村名 |
---|---|
名间生活圈 | 中山、中正、南雅、新民、浊水、仁和 |
新街生活圈 | 新街、东湖、新光、万丹 |
松岭生活圈 | 新厝、崁脚、炭寮、赤水、竹围、三仑、松柏、松山、埔中 |
大生活圈 | 大、田仔、廍下、大坑 |
人口
年份 | 人口 | ±% |
---|---|---|
1981 | 41,510 | — |
1986 | 41,565 | +0.1% |
1991 | 41,643 | +0.2% |
1996 | 42,968 | +3.2% |
2001 | 42,900 | −0.2% |
2006 | 41,910 | −2.3% |
2011 | 40,966 | −2.3% |
2016 | 39,220 | −4.3% |
2021 | 36,925 | −5.9% |
来源:. 内政部. [2017-07-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根据南投县政府民政处统计,2023年底名间乡户数约1.3万户,人口约3.6万人,是南投县下辖的8个乡中人口最多的乡,乡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村分别是新街村与大坑村,2023年底两村人口分别为4,691人与740人[7]。
政治
历任首长
任次 | 姓名 | 备注 |
---|---|---|
1 | 陈火木 | |
2 | 陈火木 | |
3 | 陈火木 | |
4 | 陈启裕 | |
5 | 杨鸿烈 | |
6 | 杨鸿烈 | |
7 | 陈启杉 | |
8 | 李升 | |
9 | 李升 | |
10 | 李英政 | |
11 | 李柏松 | |
12 | 李柏松 | |
13 | 张金娥 | |
代理 | 詹昌彬 | |
代理 | 吕明宪 | |
14 | 谢朝辉 | |
15 | 吴成章 | |
16 | 陈聪鉴 | |
17 | 陈文德 | |
18 | 陈文德 | |
19 | 陈翰立 | 民主进步党籍,现任 |
乡政组织
名间乡公所是名间乡最高层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乡自治的行政机关,同时负责运行县政府及中央机关委办事项,名间乡的自治监督机关为南投县政府。乡长由全体乡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名间乡公所并置乡政会议,为乡政最高决策机构,在乡长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及5个附属机关[9]。
名间乡民代表会是名间乡的最高民意机关,代表名间乡全体乡民立法和监察乡政。乡民代表由公民直选选出,任期为四年,可连选连任。名间乡民代表会共有11位乡民代表,分别为第一选区6席乡民代表、第二选区2席乡民代表、第三选区1席乡民代表、第四选区2席乡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乡民代表互选产生[10]。
经济及产业

乡内工商业较不发达,60%余为农业人口,为典型之农业乡镇。乡内农户约5,700户,占全乡总户数之55﹪;耕地面积5,400公顷,占全乡总面积之65﹪,其中水田1,300公顷,旱田4,100公顷,平均每农户所占耕地面积为一公顷,均为传统式之小规模经营。
水田以稻米为主,蔬菜蕹菜(空心菜)次之;旱田种植以茶为大宗,凤梨和生姜次之;其次为通天草、山药和木瓜等作物,其中山药为新兴之农特产品,名间乡正大力推广中;至于畜牧业,则以猪、鸡之饲养为主。
- 连锁超市
- 全联福利中心名间店:彰南路46号
- 金融机构
教育
特殊教育
- 卫生福利部南投启智教养院
高级中等学校
- 南投县私立弘明实验高级中学
国民中学
- 南投县立名间国民中学
- 南投县立三光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名间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弓鞋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新街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侨兴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中山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田丰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名岗国民小学
- 南投县名间乡新民国民小学
学前教育
- 名间乡立托儿所
- 中山示范所
- 新街所
- 松岭所
- 大坑所
- 竹围所
- 大所
图书文教
- 名间乡立图书馆
医疗
- 名间乡卫生所
- 佑生中医诊所
- 新泰宜妇幼医院
交通
旅游
- 庙宇/佛寺
- 松柏岭受天宫:主祀玄天上帝,有台湾道教圣地之称,也有玄天上帝总庙之名
- 北天宫:主祀玄天上帝,南田路312号
- 灵山禅寺(原名明山岩):员集路163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含光山白毫禅寺:万丹村山脚巷74-1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善觉禅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彰南路357号
- 新街朝圣宫:主祀天上圣母,彰南路481号
- 松柏坑照南宫:主祀福德正神,松柏街245之1号
- 松柏坑崇受宫:主祀九天玄女,松山街36巷4号
- 名间福兴宫:主祀天上圣母,福兴巷5号
- 名间大贤宫:主祀开漳圣王,大厦巷88号
- 纪念园
- 万丹山生命纪念园
- 帝皇岭纪念花园
- 皇穹陵纪念花园
- 休闲
- 松柏岭游客中心
- 永济义渡碑
- 七星阵地碉堡公园
- 波罗蜜大道
- 九二一震灾纪念斜塔
- 名间茄苳神木公
- 京麟雕塑文化园区
- 赤水崎园区(赤水村)
- 茶香步道(三仑村)
- 坑内坑森林步道
- 名间乡农会特产中心
- 南投县松柏岭高尔夫球场
农场、餐厅
- 茶二指故事馆
- 桂花森林休闲农庄(百年桂花园)
- 缘园有机农场
- 茶米香休闲农场
- 森18休闲农场
- 坑内观光休闲农园
- 协兴制茶厂
- 香茗园树葡萄农场
- 南投肉品市场-猪乐园
- 南田牧野家
- 木协台湾桧木坊
注释
参考数据
- 脚注
- 书籍
- 《八卦山脉的演化》1996年,卢太福、黄爱着,彰化县立文化中心编印。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南投市: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2001. ISBN 957-01-2971-9 (中文(台湾)).
- 《二水采风》2002年,赖宗宝编着,彰化县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