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粿

碗粿台湾话[1]),亦称碗糕台湾话[2]),是流行于台湾米食制品。因成品置于内,故名;分甜、咸二类:甜碗粿是米浆经糊化后拌入蒸熟而成;咸碗粿则是将糊化的米浆蒸过一次,将配料铺于其上再蒸熟而得,并搭配酱油膏或甜辣酱食用。

碗粿
碗粿
汉语

各地口味不同,作法与口味亦有明显差异,有的地区会在米浆内加入酱料调味,外观呈现暗褐色,有的则是白色。也有些地区会在碗粿上搭配菜脯(萝卜干)食用。

制作

将米浆以小火加热且不断搅拌以防焦黏,至三分糊化状,倒入碗内,加入佐料,再清蒸而成。常见的佐料有菜脯、肉片或肉末、虾米、剖半卤蛋等。

类似食品

  • 水粿:源自潮汕,亦流行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客家族群亦有此食品。

参见

参考数据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碗粿
  1. Uánn-ku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Uánn-ké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2. .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 [2024-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3) (中文).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