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

东都「位于东方的都城」的意思。

两都制

周朝

隋朝

其后,隋朝置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称为「东京」或东都

唐朝

唐朝唐高宗置东都,武后置神都,后为东都

南唐

五代十国时的南唐的都城为金陵(现在的南京市),广陵(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为陪都,广陵亦被称为东都广陵府

北宋

北宋将东京开封府作为正都,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作为陪都。东京开封府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宋时也被叫做汴京、汴梁。北宋时的东京亦出现在小说水浒传中,是重要舞台。现在的开封仍保留着「东京」的雅称。

辽国设置了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这五京。东京辽阳府在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市

西夏

西夏东京兴庆府设置为正都,西京西平府作为陪都。东京兴庆府在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越南

越南,1397年(胡朝时期)以后,升龙城(今河内市)被改称「东都」,「西都」则为「清化」。

日本

日本江户时代江户城曾被雅称为东都

明郑

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攻占普罗民遮城后,将普罗民遮城改称「东都明京」,设承天府,热兰遮城改称安平镇。后来东都也称台湾,东都后被郑经所废,改为东宁,设东宁总制[1]:382[2]:31

参考文献

  1. 花松村. . 中一出版. 1999年.
  2. 远流台湾馆. . 远流出版. 2000年. ISBN 9789573241614.

关联项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