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

中环英语:[注 1],又称中区英语:,简称Central[注 2],位于香港岛,是香港重要的商业中心及政治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环
Central
从尖沙咀远眺中环一带景色
尖沙咀远眺中环一带景色
中环在香港的位置
中环
中环
中环在香港的位置
坐标:22°16′54.6632″N 114°9′23.3582″E
行政区 香港
地区香港岛
中西区
时区香港时间UTC+8
香港中环夜景
2010年从湾仔望向中环
1870年代的中环海傍
1895年俯瞰中环海傍建筑
1910年中环沿岸,图中可见第一代太子大厦
1950年代中环沿岸
1971年中环港外线码头夜景
1978年的中环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及外国领事馆总部都设在中环。香港的终审法院礼宾府(前港督府)以及全香港第二高建筑物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以及太平山也位于中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立法会综合大楼解放军驻港部队中环军营则位于邻近中环的金钟添马中环也是香港最多商业活动的地区。

中环之名源于19世纪时香港华人对香港岛北岸城区的通俗分区「四环九约」,「中环」为其中一环;至于港英政府维多利亚城[注 3]的官方分区,则可分为东、中、西三区,中环之地即「中区」。在此之后虽然中区的界线略有变化,但其内核区域一直都是中环一带;后来香港政府也采纳「中环」作为官方地名,「中环」和「中区」也几乎成为同义词,一般坊间应用多称「中环」,「中区」则为行政性的区划。

中环也是香港的交通枢纽,是四条港铁路线的交汇点[注 4],其中机场快线通往赤𫚭角香港国际机场中环天星码头有频繁渡轮横越维多利亚港往来尖沙咀港外线码头有定期航班往来离岛

唯近年写字楼租户在选址上渐萌「去中环化」的念头,证监会于2020年退租长江集团中心,迁往到鲗鱼涌太古坊,而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及金融机构的办公室亦由中环迁到鲗鱼涌太古坊太古城,金融机构如安永法国巴黎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宝盛集团、Amundi、安盛等,跨国企业如LVMHFacebook等。

历史

中环是香港的心脏地带,乃香港开端口后最早开发的地区,因而成为香港的商业中心

在1841年1月英国人登陆港岛时作人口统计[1],当时称「群大路」的中上环一带只在有50约人居住,反而位于南部的赤柱有约二千人[2]。不过基于中环邻近以前还属于清朝九龙半岛尖沙咀[3],有攻守之利,而且中环背靠高山而前有深水港,适合船只航行,最后便率先在中环创建其军事基地,并迅速兴建多条干道。在今下亚厘毕道的山坡,1841年开端口时已划为政府专用地段,作为殖民地政府象征的港督府便座落在政府山的中央位置。

1874年桂文灿编纂的《广东图说》同治刊本,当中以群带路标志为上环、中环、下环。而1866年的《新安县全图》,当时的群带路所标示的位置亦在中环现址相近。因此历史上,中环属于维多利亚城的其中一部份。

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战后初期,中环已是当时香港的主要商业中心。由于土地不敷应用,在港督德辅任内(1887年至1891年),中环进行多次填海工程。今日的香港会所皇后像广场前立法会大楼(现为香港终审法院所在地)等,也是当时的填海工程所建成的。

1970至1980年代是中环的全盛时期,当时中环不断兴建摩天大厦,包括各银行总部。加上金融市场开始兴旺,不少香港重要的商业活动均在中环进行,不少香港人都以在中环上班为荣。[4]但由于中环土地即使多次填海都始终不能满足需要,加上中环的办公室租金一直居高不下,这个港岛的主要商业区便逐渐扩展至分别位处中环东西两面的金钟上环,以及湾仔北岸。不过贵为香港的心脏和金融市场中心,中环的商业活动仍然相当频繁。

虽然中环至今仍然有多幢历史建筑得以留存,但由于中心商业区的发展重建压力及政府保育政策的缺失,历年来中环有不少历史建筑未及得到保育便已经被拆卸或重建,例如第一代的香港大会堂、旧汇丰银行总行、旧邮政总局、旧香港会会所等。近年政府迁拆中环天星码头皇后码头更引起巨大争议及冲突。2009年时任特首曾荫权提出多项中环历史建筑保育计划,拟保育中区政府合署东座及中座、前中央警署、前域多利监狱及前裁判司署中环街市、前警察宿舍(英皇书院)等。此外政府亦和香港圣公会基恩小学洽商保育慈幼英文学校建筑群。

著名地点、街道及建筑物

地点及街道

建筑物

酒店

中学

教堂、会堂和庙宇

交通

作为商业中心区,中环交通极之方便八达。港岛线驶经中环站英语:),荃湾线中环站为终点站、东涌线机场快线也以位处本区的香港站为市区总站,中环站香港站是一个重要交通枢纽,两站相连,乘客可通过站内信道在不拍卡出闸情况下在两站间往来。港岛线穿梭香港岛北岸、荃湾线来往香港岛与九龙东涌线往返香港岛西九龙新界荔景青衣岛大屿山东涌之间,也可在中途站欣澳站转乘迪士尼线机场快线为旅客提供市区至香港国际机场的快捷交通工具选择,前往香港国际机场只需时22分钟。港铁亦计划延长东涌线至添马站英语:),接驳将军澳线前往将军澳新市镇

巴士方面,干诺道中和德辅道中都有许多巴士路线往来港九新界各区,当中不少更是以中环为总站。香港电车则驶经德辅道中。

渡轮方面,中环近维多利亚港海旁可谓香港渡轮服务交通枢纽,港外线码头设有多条航线往来多座离岛,包括中环至长洲新渡轮[6]、中环至大屿山梅窝(新渡轮)[6]、中环至愉景湾港九小轮[7]、中环至南丫岛榕树湾、南丫岛索罟湾和中环至马湾珀丽湾等等[8]天星小轮是跨越维多利亚港、往来香港岛和九龙的历史悠久和特色交通工具,中环天星码头有频繁渡轮往来九龙尖沙咀。中环往来尖沙咀航线服务的历史更可追溯到1870年代的蒸汽船[9]。另外,还有中环至红磡航线,来往中环码头及红磡码头

主要交通干道

公共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巴士
居民巴士
专线小巴
红色小巴
渡海小轮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

区议会议席分布

由于中环海傍主要由办公室酒店组成,常住人口主要集中在威灵顿街以南范围。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会东至红棉道,西至吉士笠街租庇利街香港四季酒店中区政府码头、南至下亚厘毕道云咸街荷李活道为范围。

年度/范围2000-20032004-20072008-20112012-20152016-20192020-2023
中环全区
中环选区一部分

注:实际上中环选区亦包括邻近的金钟添马地区,以至邻近上环港铁站的上环商业区部分。以上范围尚有其他细微分别,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

参看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环

注释

  1. “Central”之名原为对应1850年代开始实行的当地的行政属区「中区」(Central District),而中环则为当时香港华人对当地的通俗区划,由于「中环」与「中区」的范围大致上重合,故多数人都将两者视为同义词,后来当港英政府正式采纳「中环」作为官方认可地名时,也直接将中区之英文简称“Central”作为「中环」的官方英文翻译,故中环没有如上环坚尼地城般以粤音拼读作为官方英文名称,但这同时也误导了很多香港市民以为「四环九约」是港英政府的官方行政区划,及以为「四环」中的「中环」是从英文“Central”翻译而来,然而现存的历史文献均显示港英政府从来没有使用「四环」作为行政区划。
  2. 中区虽然名为「区」,但并非现今香港十八区区议会的区划之一,仅具有地名之意,然而部分政府部门如香港警务处香港消防处会以「中区」作为其部门内部分区的一个地区单位。香港并无统一的行政分区,故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的部门内部行政分区。使用「中区」作为地区单位的部门不少会在英文名称上直接使用简称“Central”而省略“District”一词为该地区单位命名,例如中区消防局的英文名称为“Central Fire Station”。
  3. 19世纪时港英政府称其于香港岛北岸的发展区为「维多利亚城」(City of Victoria),城外地方皆为郊区,「维多利亚城」在当时也被视为英属香港的首府。20世纪中叶后香港整体被视为单一城市进行发展,香港岛北岸的发展区也已连成一片,「维多利亚城」之名便逐渐淡出。由于中环一带一直都是港英政府的行政中心,而中环的圣约翰座堂更被认为是维多利亚城的中心,故早期的官方地图中「维多利亚城」之名一般多被标示在中环的位置,很多人因此误以为「维多利亚城」专指中环一地,但其实「维多利亚城」之名涵盖整个香港岛北岸从西环铜锣湾一带的发展区,1903年港英政府竖立至少7块「维多利亚城界碑」标示其范围。
  4. 包括荃湾线港岛线东涌线机场快线(按通车次序排序)。

参考数据

  1. .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2. 郑天仪. . 苹果日报. 2018-06-02 [2018-08-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5).
  3. 张, 连兴. .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2: 41. ISBN 9789620432491.
  4. 万里地图组. . 香港: 万里机构. 2011: 24. ISBN 9789621446602 (中文(香港)).
  5. . 办公室出租 | 香港. [2022-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2) (美国英语).
  6. . 新世界第一渡轮服务有限公司.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7. . 港九小轮控股有限公司 www.hkkf.com.hk.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8. . 运输署 www.td.gov.hk. [2017-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7).
  9. 《油尖旺区风物志》,油尖旺区议会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