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湾
荃湾(英语:)位于香港新界西南[1]荃湾区,位于规划署定义的香港都会区(香港市区)范围之内。
荃湾 | |
---|---|
Tsuen Wan | |
![]() 鸟瞰荃湾(2018年6月) | |
![]() ![]() 荃湾 荃湾在香港的位置 | |
坐标:22°22′6.96″N 114°6′46.8″E | |
行政区 | ![]() |
地区 | 新界 |
区 | 荃湾区 |
时区 | 香港时间(UTC+8) |

简史
据前香港市政局出版的《香港文物》,荃湾柴湾角街等地曾发掘到汉代文物。
荃湾,古称浅湾、全湾,据说因此地海湾水浅而得名,但因名字有「龙游浅水遭虾戏」此一不祥之意而改名[2](但名字有同一意思的浅水湾却没有改名)。浅湾亦屡见于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图和文献,包括填海录,厓山集,宋史新编,南宋史和新安县志等。《粤大记》中浅湾的记载在「葵涌」以西。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元将蒙固岱、索多、蒲寿庚及刘深,以舟师下海追二王,一路追击至官富场。宋端宗一行由古瑾撤退至「广之浅湾」,当时枢密使张世杰亦帅师入援。元兵紧追不舍,到了十一月,「元将刘深攻帝于浅湾,张世杰战不利,奉帝走秀山(今东莞虎门),至井澳。」当中一名曹姓大臣在横过水潭时不慎滑倒溺毙,后人便将该潭命名为曹公潭以作纪念。在元兵追击宋室的过程中,相传乡民对宋室尽忠,曾于今日的荃湾城门谷一带修筑石墙为城,以助张世杰抵御元兵,因有城门此称。[3]
清初,清朝追击南明至荃湾,城门谷有南明李万荣拥永历年号,据针山石城抗清。虽然最后战败被拆,但今日的城门村、城门水塘以至城门河皆是以此得名。[3]明末清初,荃湾已改名为荃湾约。后来有人改写成全湾约,如新安县志等。
荃湾旧时因海盗猖獗,曾称为贼湾。而荃湾近蓝巴勒海峡一带,旧称三百钱,因传说经过该地时,需给三百过路钱,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加上商船到这水域在退潮时常常搁浅,还有当时还没开发,商人必死无疑,所以对客家商人的忠告是“发达去金山,要死来荃湾”,这说法一直流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荃湾的水源来自大帽山的泉水,但山坑布满有毒的马钱草,加上疟蚊为患,令居民腹泻,发冷。
1950年代,荃湾已经是香港纺织业中心,全港最大的纱厂和染厂也座落荃湾,后来更带动轻工业的发展。1961年,港府刊宪宣布把荃湾发展成为新界第一个衞星城市,当时范围远至附近的青衣岛、葵涌、荔景一带。
地理
荃湾位于大帽山以南,东南面向蓝巴勒海峡,为青衣岛对岸,后借用作邻近地方的名字。1950年代,荃湾面积约0.5平方公里(只计荃湾市中心)。当时荃湾西部(柴湾角至木棉下一带)的海岸线是在青山公路,而东部(木棉下至咸田一带)的海岸线则约在沙咀道。填海之前,荃湾有一个海角名,名为沙咀,海坝村旧址、鲎地坊、大屋围、部分福来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港英政府为了发展荃湾,1950年代起在荃湾大规模填海,首次填海令柴湾角消失。荃湾的海岸线亦移至海盛路及杨屋道。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马头坝道之海域亦被填为陆地。
1990年代为了兴建九广西铁(今屯马线)的荃湾西站,快速公路荃湾路以西海旁,再次进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湾的海岸线拉直,蓝巴勒海峡再度收窄,成为现今的模样。
时至今日,荃湾之版图得以扩张。根据规划署之法定图则,「荃湾」广义上由东面的和宜合道近梨木树邨起,西伸至油柑头一带,而汀九以西至青龙头一带则为荃湾西地区,而两者同属十八区行政区之中的荃湾区。
年表




- 荃湾古称为「浅湾」,据说是因该处海湾水浅而得名。「浅湾」一名亦屡见于明朝和清朝的地图和文献,包括新安县志等。
- 荃湾于宋朝或之前已有人聚居(当中柴湾角曾发现新石器时代及东汉文物)。
- 荃湾也是传统上讲客家话的地方,因荃湾的原居民村落主要是讲客家话的客家民系村落。
- 秦至东晋初年,今天的荃湾地区辖于南海郡番禺县。
-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宝安县,辖地包括今天的荃湾和葵青地区。
- 南宋景炎二年九月(1277年),宋端宗的流亡朝廷从官富场逃到浅湾,同年十一月元将刘深袭浅湾,朝廷被逼再逃亡。当地居民曾于荃湾北部的城门谷建石城抵抗刘深。[3]
- 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新安县设立,辖地包括今天的荃湾和葵青地区。
- 南明永历年间,参将李万荣曾于荃湾北部的城门谷至针山一带建石城抗清。[3]
- 清初时,荃湾曾经有多个名称,包括「浅湾」、「荃湾约」、「全湾约」和「全湾」。
- 清康熙8年(1669年),迁界令一度放宽时,大批操客家话的客家人迁入新安县,其包括今天的荃湾,并沿青山道成立大约26个村落,其中最早创建的有老围村。
- 清乾隆51年(1786年),三栋屋由陈姓客家人在广东的支系所创建,成为香港最古老的围村之一。海坝是区内另一条较大型和知名的客家原居民村落,为一杂姓村,建于18世纪至19世纪。
- 1898年,清政府和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一带纳入英国殖民地,荃湾便脱离新安县辖地,成为香港的范围。英国租借「新界」后,把新界分成「八约」管治,当时荃湾属于「九龙约」。
- 19世纪末,当时约有3,000人的荃湾分为4个「约」:海坝、葵涌、青衣及石围角,4约首领组成「荃湾全安局」(荃湾乡事委员会前身),维持荃湾地区的治安。
- 1906年,政府开始成立理民府制度来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两约,荃湾以北之地归北约,荃湾则属南约。
- 1941年12月,日本领占香港,荃湾被归入九龙,自成一区称为荃湾区。
- 1948年,立法局通过《新界行政法例》,荃湾再次归入南约管辖。
- 1950年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引来大量的中国大陆居民涌入香港,与此同时引入大量资金、技术及廉价劳工,荃湾亦在德士古道、杨屋道及柴湾角一带兴建多间工厂,令当时的荃湾工业发展蓬勃,有「小曼彻斯特城」、「东方曼彻斯特」之称。[5]
- 1959年,由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荃湾区首个公共屋邨—四季大厦正式入伙。
- 约1960年代,荃湾运动场开幕,为区内首个有田径运动场的体育场地。
- 1961年,政府正式刊宪,发展新界首个新市镇—荃湾新市镇,而进行填海计划。
- 1961年,当时仍属荃湾区的大窝口邨落成,是当时区内首个徙置区,也是今天葵青区的首个徙置区。
- 1962年 , 龙华戏院开幕。
- 1963年,福来邨落成,是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兴建的十个廉租屋邨之一,亦是荃湾区首个廉租屋邨。
- 1964年,同为房协兴建的出租屋邨—宝石大厦及满乐大厦落成。
- 1966年,从南约独立出来,成立荃湾区,并由荃湾理民府管辖。
- 1973年,香港政府通过荃湾发展计划,并将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兴建多个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设。仁济医院激活。
- 1974年,荃湾公共图书馆激活。
- 1977年,政府宣布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区的咨询委员会,在荃湾设立「荃湾地区咨询委员会」,为荃湾区议会前身。
- 1978年,区内第一个大型私人屋苑荃威花园开始入伙。
- 1980年,荃湾大会堂激活,成为香港第三个大会堂。
- 1981年,荃湾区议会成立。屯门公路深井段通车。
- 1982年,地铁(现称港铁)荃湾线于5月10日正式投入服务,并取代观塘线直通尖沙咀站及中环站而成为主线。
- 1983年,连接屯门蓝地及荃湾柴湾角的屯门公路全线通车。
- 1985年,葵涌及青衣区议会成立,葵涌及青衣正式脱离荃湾区。
- 1987年,三栋屋博物馆完成修建工程,加设了博物馆设施,供市民免费参观,同年2月11日,城门隧道动工兴建。
- 1990年4月20日,连接沙田和荃湾的城门隧道通车,至今仍为新界的最主要隧道,除龙运巴士E43线外,往返新界和机场的巴士都会途经城门隧道、象鼻山路和德士古道前往青衣和机场,而非青沙公路。
- 1991年,荃湾海滨公园激活。
- 1992年,荃湾广场落成。
- 1995年,区域市政局宣布区内泳滩受到污染,不宜游泳。
- 1996年,德华公园展览厅正式激活。
- 1997年,城门谷公园激活。
- 1998年,香港国际机场及大榄隧道落成激活,由于邻近机场和大榄隧道而间接加速荃湾的发展。愉景新城建成。杨屋道球场关闭。
- 2000年7月,荃湾经青衣到中环的小轮航线,因客量少而停办。
- 2003年,九广西铁(今屯马线)荃湾西站通车。
- 2005年,香港迪士尼乐园落成,地产商纷纷将多项高级酒店及住宅项目亦选择区内兴建,同年港铁欣澳站激活,使愉景湾居民更快直达各区。
- 2007年,如心广场建成,是当时全香港第五高的楼宇。现时则是全香港第六高楼,但仍保持着全新界第一高楼的位置。
- 2008年7月31日,荃新天地开幕。同年10月,如心广场商场对外开放。
- 2009年11月底,「荃湾行人天桥网络扩充计划」[6] 动工,连接港铁荃湾西站及荃湾站一带的行人天桥网络,并延伸至荃湾东部关门口街及至西部的大涌道,2013年中激活,成为全港规模最大及最长的行人天桥系统。
- 2011年9月16日 政府庆祝荃湾新市镇成立50周年,在蓝巴勒海峡举行了历时20分钟的烟火汇演。
- 2012年2月7日,鲎地坊露天小贩市场最后一天营业,后于暑假期间拆卸重建,经重新规划成有盖的「鲎地坊小贩市场」,于2013年激活。但因使用率不足而被传媒批评为浪费公帑[7]。
- 2018年7月28日,南丰纱厂 The Mills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六厂)首次对外开放。同年10月11日荃湾体育馆激活。
- 2019年,海之恋及全·城汇落成。
气候
荃湾可观 (2007–2024)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7.0 (80.6) |
28.6 (83.5) |
30.0 (86.0) |
31.5 (88.7) |
34.4 (93.9) |
33.8 (92.8) |
35.7 (96.3) |
35.3 (95.5) |
35.2 (95.4) |
32.5 (90.5) |
30.6 (87.1) |
29.4 (84.9) |
35.7 (96.3) |
平均高温 °C(°F) | 19.5 (67.1) |
20.4 (68.7) |
22.9 (73.2) |
25.4 (77.7) |
28.2 (82.8) |
29.7 (85.5) |
30.6 (87.1) |
30.5 (86.9) |
30.2 (86.4) |
27.9 (82.2) |
24.9 (76.8) |
20.6 (69.1) |
25.8 (78.4) |
日均气温 °C(°F) | 15.3 (59.5) |
16.5 (61.7) |
19.4 (66.9) |
21.2 (70.2) |
25.2 (77.4) |
27.1 (80.8) |
27.6 (81.7) |
27.4 (81.3) |
26.8 (80.2) |
24.3 (75.7) |
20.9 (69.6) |
16.5 (61.7) |
22.3 (72.1) |
平均低温 °C(°F) | 12.3 (54.1) |
14.0 (57.2) |
16.8 (62.2) |
19.6 (67.3) |
23.0 (73.4) |
25.2 (77.4) |
25.4 (77.7) |
25.1 (77.2) |
24.4 (75.9) |
21.8 (71.2) |
18.1 (64.6) |
13.5 (56.3) |
19.8 (67.6) |
历史最低温 °C(°F) | 1.0 (33.8) |
4.3 (39.7) |
5.4 (41.7) |
10.6 (51.1) |
14.6 (58.3) |
19.3 (66.7) |
22.6 (72.7) |
20.4 (68.7) |
19.2 (66.6) |
13.3 (55.9) |
6.6 (43.9) |
2.9 (37.2) |
1.0 (33.8) |
来源:香港天文台[8][9][10][11][12][13] |
荃湾城门谷 (2010-2024)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9.1 (84.4) |
29.4 (84.9) |
30.1 (86.2) |
31.9 (89.4) |
35.3 (95.5) |
34.6 (94.3) |
36.8 (98.2) |
36.8 (98.2) |
36.1 (97.0) |
34.8 (94.6) |
32.3 (90.1) |
30.0 (86.0) |
36.8 (98.2) |
平均高温 °C(°F) | 20.9 (69.6) |
21.7 (71.1) |
23.6 (74.5) |
26.5 (79.7) |
29.3 (84.7) |
30.9 (87.6) |
31.9 (89.4) |
32.0 (89.6) |
31.8 (89.2) |
29.3 (84.7) |
26.5 (79.7) |
21.9 (71.4) |
27.2 (81.0) |
日均气温 °C(°F) | 16.2 (61.2) |
17.5 (63.5) |
19.9 (67.8) |
23.0 (73.4) |
26.4 (79.5) |
28.2 (82.8) |
28.6 (83.5) |
28.4 (83.1) |
27.7 (81.9) |
25.2 (77.4) |
22.3 (72.1) |
17.4 (63.3) |
23.3 (73.9) |
平均低温 °C(°F) | 13.1 (55.6) |
14.4 (57.9) |
17.2 (63.0) |
20.3 (68.5) |
24.0 (75.2) |
26.1 (79.0) |
26.1 (79.0) |
25.7 (78.3) |
25.0 (77.0) |
22.1 (71.8) |
19.3 (66.7) |
14.1 (57.4) |
20.6 (69.1) |
历史最低温 °C(°F) | 2.3 (36.1) |
4.4 (39.9) |
7.8 (46.0) |
11.9 (53.4) |
15.2 (59.4) |
22.0 (71.6) |
23.3 (73.9) |
21.5 (70.7) |
19.8 (67.6) |
16.2 (61.2) |
10.2 (50.4) |
2.2 (36.0) |
2.2 (36.0) |
来源:香港天文台[14][15][16][17][18][19] |
市中心

荃湾与同为第一代新市镇的沙田和屯门般规划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带不一样。市中心范围大约在港铁荃湾站范围,大涌道以东、海盛路及杨屋道以北、关门口街以西及青山公路荃湾段以南一带。最重要的公共设施都在市中心范围;荃湾政府合署位于荃湾站巴士总站旁、荃湾大会堂和沙咀道游乐场等都在大河道旁边,而大河道亦是连接几个重要交通设施荃湾站和荃湾西站的道路;至于主要商业区,川龙街和众安街一带由于以售卖金饰店成行成市而得名「荃湾珠宝金饰坊」,此外还有鲎地坊的小贩市场;以及后来的大型商场和商业大厦如荃湾广场[20]、如心广场、荃新天地、有线电视大楼等。交通设施有地铁港铁荃湾站、大型巴士总站、公共小巴等。新市镇开发早期,连青衣、葵涌徙置区居民的购物、商业和娱乐活动都是在荃湾市中心。
- 荃湾有43条行人天桥,其庞大的行人天桥网络,可接通20个大小商场,近年被称为「天空之城」
- 荃湾是「商场之城」,有不少小型商场成为年青人和外籍家庭佣工流连的地方,图为荃昌中心
交通
荃湾是港铁荃湾线的终点站,荃湾站附近设有荃湾铁路站巴士总站,站内有多条往来新界西北的巴士路线,并有往深井及青龙头的专线小巴路线。在汀九桥及九广西铁(今屯马线)开通前,荃湾是九龙往来新界西北的必经之路,荃湾站及巴士总站每天都有大量转乘地铁及巴士往来屯门及元朗的乘客。
市中心(北)交通
市中心(南)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 |||||||||||||||||||||||||||||||||||||||||||||||||||||||||||||||||||||||||||||||||||||||||||||||||||||||||||||||||||||||||||||||||||||||||||||||||||||||||||||||||||||||||||||||||||||||||||||||||||||||||||||||||||||||||||||||||||||||||||||||||||||||||||||||||||||||||||||||||||||||||||||||||||||||||||||||||||||||||||||||||||||||||||||||||||||||||||||||||||
---|---|---|---|---|---|---|---|---|---|---|---|---|---|---|---|---|---|---|---|---|---|---|---|---|---|---|---|---|---|---|---|---|---|---|---|---|---|---|---|---|---|---|---|---|---|---|---|---|---|---|---|---|---|---|---|---|---|---|---|---|---|---|---|---|---|---|---|---|---|---|---|---|---|---|---|---|---|---|---|---|---|---|---|---|---|---|---|---|---|---|---|---|---|---|---|---|---|---|---|---|---|---|---|---|---|---|---|---|---|---|---|---|---|---|---|---|---|---|---|---|---|---|---|---|---|---|---|---|---|---|---|---|---|---|---|---|---|---|---|---|---|---|---|---|---|---|---|---|---|---|---|---|---|---|---|---|---|---|---|---|---|---|---|---|---|---|---|---|---|---|---|---|---|---|---|---|---|---|---|---|---|---|---|---|---|---|---|---|---|---|---|---|---|---|---|---|---|---|---|---|---|---|---|---|---|---|---|---|---|---|---|---|---|---|---|---|---|---|---|---|---|---|---|---|---|---|---|---|---|---|---|---|---|---|---|---|---|---|---|---|---|---|---|---|---|---|---|---|---|---|---|---|---|---|---|---|---|---|---|---|---|---|---|---|---|---|---|---|---|---|---|---|---|---|---|---|---|---|---|---|---|---|---|---|---|---|---|---|---|---|---|---|---|---|---|---|---|---|---|---|---|---|---|---|---|---|---|---|---|---|---|---|---|---|---|---|---|---|---|---|---|---|---|---|---|---|---|---|---|---|---|---|---|---|---|---|---|---|---|---|---|---|---|---|---|---|---|---|---|---|---|---|---|---|---|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新界专线小巴 新界专线小巴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新界专线小巴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九龙新界巴士
新界专线小巴
九龙新界巴士
过海隧道巴士 九龙新界巴士
新界专线小巴 大屿山或机场巴士 新界专线小巴
九龙新界巴士 |
街道
荃湾新市镇发展时,区内多条街道均以当时邻近的地名或村落名称命名,如沙咀道、川龙街等,当中部分地名今天已消失,这些街道名称遂成为荃湾发展重要的历史见证。以下为这些街道的数据:
地区 | 街道名称 | 引用地名/村名 | 地名/村名描述 | 备注 |
---|---|---|---|---|
荃湾西 | 大涌道 | 大涌 | 曹公潭下游一带 | 原为曹公潭西侧一道路,连接青山公路及柴湾角街,与香车街隔河相望;1990年代,曹公潭被铺上钢板,从此改为暗渠,桥面则开辟为新的大涌道。 |
白田坝街 | 白田坝 | 现美环街一带 | 柴湾角工业区主要道路。 | |
柴湾角街 | 柴湾角 | |||
半山街 | 半山村 | 丽城花园二期对上山坡 | ||
海坝街 | 海坝 | 现德华公园 | ||
曹公街 | 曹公潭 | |||
曹公坊 | ||||
香车街 | 香车村 | 曹公潭下游一带 | ||
芙蓉街 | 芙蓉山 | |||
大坝街 | 大坝 | 不详 | ||
圆墩围 | 圆墩 | |||
荃湾中 | 大河道 | 大河沥 | 三叠潭下游 | 最初其南面尽头止于杨屋道;1983年起延长至荃湾运输大楼;2000年代再因九广西铁工程延长至荃湾西站。 |
大屋街 | 大屋围 | 现协和广场 | 唯一以荃湾新市镇中建筑命名的街道。 | |
川龙街 | 川龙 | 其南端原为掘头路,2011年因应杨屋道扩阔工程而接通杨屋道。 | ||
沙咀道 | 沙咀 | 现雅丽珊社区中心一带 | 其西面尽头原止于青山公路;2000年代,沙咀道被延长并兴建一行车天桥横跨青山公路与荃景围连接。 | |
杨屋道 | 杨屋 | 即沙咀 | ||
禾笛街 | 禾笛坝 | 现丽城花园第三期一带 | ||
西楼街 | 西楼角 | 现绿杨新邨 | 原为一条始于禾笛街、止于大河道前转向连接新村街和河背街的内街;2000年代因应「荃湾七街重建项目」而消失,现为荃新天地一部分。 | |
新村街 | 新村 | 其西端原止于大河道前转向与西楼街连接;2000年代因应「荃湾七街重建项目」而缩短至禾笛街。 | ||
河背街 | 河背 | 现路德围 | ||
大陂坊 | 二陂圳 | 现石围角邨 | ||
二陂坊 | ||||
三陂坊 | ||||
四陂坊 | ||||
鲎地坊 | 鲎地 | 现柴湾角山谷 | ||
咸田街 | 咸田 | 现荃湾考评局一带 | ||
荃湾东 | 关门口街 | 关门口 | 现仁济医院 | |
古坑道 | 古坑 | 现木棉下村之下一段象鼻山路 | 德士古工业区主要道路。 | |
马头坝道 | 马头坝 | 现荃湾站 | ||
横窝仔街 | 横窝仔 | 不详 | ||
灰窰角街 | 灰窰角 | 不详 | ||
马角街 | 马角山 | 现荃湾华人永远坟场 | ||
马角里 | ||||
横龙街 | 横龙 | 川龙附近 |
饮食
荃湾的饮食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各式经营于地舖的食店时常为多方媒体所报导,当中几个较热门的区域/地点包括:
- 路德围(包括运通街、安荣街、荃兴径至海坝街一带)的小食店、甜品店、米线及各式泰/越/川味餐厅
- 四个陂坊(大陂坊、二陂坊、三陂坊及四陂坊)内的潮州菜(打冷)及各式火锅(如鸡煲火锅)
- 戴麟趾夫人分科诊所背后邻近鲎地坊以台湾夜市为蓝本发展的「士林食街」
- 香车街街市熟食中心的小炒及海鲜菜馆
除地舖的食店外,各大购物商场的连锁经营食店亦时常吸引不少人流:如大鸿辉(荃湾)中心的各式韩式烧烤及火锅店,轮候升降机的食客往往挤得商场地下大堂水泄不通。
寺庙
荃湾近芙蓉山南麓一带地方幽静,背靠香港最高的大帽山,风水甚佳,故有不少寺庙临立。特别是20世纪初,当时不少道人、法师为躲避战祸来到香港,一部份便在此带开宗建寺。其中大部分寺庙集中在荃湾老围附近的千佛山。
社区问题
屏风楼争议及未来发展
在80年代起,荃湾开始出现屏风楼效应。当时建筑密集且高达30层以上的海滨花园使区内空气出现不流通情况。而2000年代规划的九广西铁(现为屯马线)荃湾西站上盖物业发展项目邻近海边,而该项目自2008年起被地区人士批评会形成屏风楼效应。时任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书面回应表示该项目的代理人港铁已委托独立顾问公司评估,结果显示,在空气流通及景观通透度方面均有改善;在善用土地满足房屋需求和把项目尽早发展的大前提下,已无空间作进一步的修订。[45]
不过荃湾区议会曾经「先行先试」,于2011年自资拜托香港科技大学,为整个荃湾区将来楼宇开展停止风洞测试研讨。经过数据证明,发现荃湾西站上盖物业发展项目将会令荃湾空气质素更为恶化,并严重影响荃湾社区的景观[46]。但政府最终没有理会区议会以至地区人士反对声音,如期让项目的代理人港铁为物业发展项目进行招标工作。
该四个项目(环宇海湾、柏傲湾、海之恋及全·城汇)分别于2015年至2019年期间落成后,连同海滨花园及海湾花园形成一列屏风楼,对区内的光线及规划布局造成破坏。[47]
因应多项维港两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陆续完成,《预算案》建议推动优化海滨项目,预留60亿元发展新的海滨长廊及休憩空间,以改善海滨设施。据悉,是次优化海滨的重点项目包括6个港岛海滨、2个启德海滨及荃湾海滨空间。
另外城市规划委员会于2021年2月26日宣布修订荃湾分区计划大纲核准图,修订项目主要涉及改划数幅用地作房屋发展,包括把两幅位于油柑头村附近及宝丰台的「绿化地带」用地分别改划为「住宅(乙类)6」及「住宅(乙类)7」地带;把象山邨附近的用地主要由「住宅(甲类)」地带改划为「住宅(甲类)20」地带;以及把一幅位于国瑞路以南的用地由「政府、机构或社区」地带改划为「住宅(甲类)21」地带,修订项目亦包括改划一幅位于显达路已获城规会辖下的都会规划小组委员会按第12A条核准改划建议作房屋发展的用地,以及改划六幅「综合发展区」用地以反映现有用途。[48][49]
区议会议席分布
为方便比较,以下列表以香港九号干线荃湾段(即屯门公路柴湾角出入口经青山公路-荃湾段、象鼻山路)、荃锦交汇处、德士古道至海岸线所包围的地区为范围。
年度/范围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2024-2027 |
---|---|---|---|---|---|---|---|
青山公路-荃湾段以南、大涌道以西(即柴湾角工业区) | 丽兴选区 | 荃湾西选区 | 荃湾西北选区 | ||||
大涌道以东、青山公路-荃湾段、西楼角路以南、大河道以西 | |||||||
大河道以东、荃锦交汇处、德士古道以西、青山公路-荃湾段、西楼角路以北 | 绿杨选区 | 荃湾东南选区 | |||||
大河道以东、西楼角路、青山公路-荃湾段以南、德士古道以西、荃湾路以北 | 德华选区、杨屋道选区及荃湾西选区 | 德华选区、杨屋道选区及荃湾南选区 | |||||
德士古道以南、荃湾路以西 | 海滨选区 | ||||||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包括编号),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及条目。
参考文献
- 香港规划署. [201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 《香港事‧情》荃湾以前海盗为患 「贼湾」吓怕不少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蔡兆浚. . 香港地方志中心. 2022-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 . 港识多史. 2019-03-04 [2022-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 . [2013年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3日).
- (PDF). [2010-04-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8-04).
- . 东方日报. 2015-05-22 [2016-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中文(香港)).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2).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香港天文台. [January 1,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3).
- . HK.ULifestyle.com.hk.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中文(香港)).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8).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2).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03).
- 深水埗福荣街 > 荃湾福来邨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7-01-12.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5).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1).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4).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0).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9).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0).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3).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 . [2017-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 . [2014年4月2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10日).
- . 香港讨论区. 2016年7月12日 [2016年8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3月23日).
- .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 . 2012-03-13 [2012-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 黄桂桂. . 香港01. 2019-04-18 [2021-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中文(香港)).
- 城规会修订荃湾分区计划大纲核准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香港政府新闻公报,2021年2月26日
- (PDF). [2021-03-2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23).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荃湾 |
- 口述历史 - 荃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香港大学图书馆数码化项目, 香港口述历史文件
- 蔡兆浚:〈荃湾地名初探:昔有蛟龙入浅湾 故宋波涛几度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地方志中心
参见
|
|||||
---|---|---|---|---|---|
|
|||||
元朗区 | |||||
屯门区、 离岛区 |
本区主要地方 |
沙田区 | |||
荃湾(荃湾市中心 - 柴湾角 - 荃湾西约) |
|||||
区内其他地方 |
|||||
新界大陆:曹公潭 - 油柑头 - 钓鱼湾 - 青龙湾 - 海美湾 - 更生湾 - 双仙湾 - 汀九湾 - 近水湾 - 丽都湾 - 城门谷 - 和宜合 - 上葵涌 - 象鼻山 - 三叠潭 - 芙蓉山 - 老围 - 川龙 - 大帽山 |
|||||
葵青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