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

上环英语:[注 1],位于香港岛中西区的北部,东起鸭巴甸街永吉街永和街,西至威利麻街、南至皇后大道中,上环于区议会设有两席议员,分别名为上环选区东华选区,而信德中心无限极广场一带则属邻近的中环选区

上环
上环新纪元广场(左)及中远大厦(右)之间
上环贵华里来自香港开端口初年发迹的华人卢亚贵(Lo Ah-guo),连接急庇利街及禧利街

上环是香港的商业区,不少中资企业的办事处设在该区。在今日的香港交易所的前身「联合交易所」成立之前,香港的股票及期货主要由4个交易场所负责。当中的「金银业贸易场」及其他2家交易所就在上环的苏杭街

上环也是香港的海味中药的集散地。中药店林立的文咸东街文咸西街,有「南北行」之称 ;海味店则集中在德辅道西一带,老一辈称呼该区为「三角码头」。而道及摩罗街一带,以古玩店著名,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在此寻宝。

历史

上环原是四环九约里其中一环。自1843年,上环一直是华人聚居的地方,英国人及外国人则住在中环。1874年桂文灿编纂的《广东图说》同治刊本,当中以群带路标志为上环、中环下环。1866年的《新安县全图》,群带路所标示的位置亦在上环现址相近。

1850年代开始,太平天国之乱中逃难华人带来资金和营商经验,上环发展成华人主要商贸区。苏杭街文咸西街由于接近当时海边的三角码头,故成为香港早期转口贸易集中地。干诺道西为当时的食批发中心;德辅道西一带则是海味咸鱼的集散地。此后上环一直随着香港经济而发展,其他行业亦在区内发展。

著名地点、街道及建筑物

地点及街道

建筑物

交通

来往澳门客运服务

过去香港和澳门的海上交通就只靠位于上环的港澳码头。但随着尖沙咀中港码头陆续提供来往澳门的航运服务,信德中心的港澳码头就不再享有这个专利,此外上环信德中心的天台设有直升机场,提供来往香港至澳门的直升机客运航线。

主要交通干道

公共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电车
巴士
专线小巴
红色小巴
  • 西环-铜锣湾
  • 荃湾-湾仔
  • 荃湾-上环

注释

  1. 19世纪时,香港华人对香港岛北岸城区有「四环九约」的通俗分区,其中上环与西环为其中两环,而港英政府维多利亚城的官方分区则可分为东、中、西三区,具体区划不明,上环之地应介乎于当时的「西区」和「中区」之间;从1941年底至1945年的日占时期,上环被更名为「西区」(写法为日本汉字),而西环内的西营盘、石塘咀和坚尼地城三地也被分别更名;战后恢复原来的分区,但至1963年重新划区,上环一带被划为「西区」(Western District),而西环三地则分为「西营盘区」和「坚弥地城区」,此时上环与「西区」之名并存且有混用的情况,官方亦有以“Western District”同时对应中文地名「西区」及「上环」的情况,例如前上环街市之英文名称为“Western Market,但「上环」的粤音拼读“Sheung Wan”亦一直为坊间应用;大概1973年市政局改组后,「西区」之名逐渐演变成西环的别称;1982年香港政府创建区议会制度,西环、上环及中环一带合称「中西区」,上环基本上与「西区」之名脱离关系,在此之后于上环兴建的社区设施都使用「上环」及其粤音拼读“Sheung Wan”作为中文及英文名称中的地名标识,而「西区」之名则彻底变成西环的别称。

参看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上环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