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馆
大馆(英语:),即旧中区警署(前称中央警署;英语:,缩写:),位于香港中环,曾经是香港警察总部及中区警署。中区警署现时已经迁至上环中港道中区警区总部毗连,原址连同前域多利监狱、前中央裁判司署的建筑群现在是香港法定古迹。2018年5月2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免费入场参观。[1]
大馆 | |
---|---|
![]() | |
![]() 大馆警察总部大楼 | |
曾用名 | 中区警署建筑群 |
概要 | |
状态 | 法定古迹 |
建筑风格 | 古典式 |
地址 | ![]() |
22°17′N 114°09′E | |
起造 | 1864 |
竣工日 | 1925 |
翻新 | 2018 |
翻新造价 | 38亿 |
香港赛马会辖下 赛马会文物保育有限公司 |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商 |
|
主承包商 | 金门建筑 |
保护情况 | 香港法定古迹 |
网站 | |
taikwun | |
地图 | |
历史
旧中区警署建于1864年,是三层高古典式建筑。1905年,加建一层。1920年,另一座四层高的大楼落成。1925年,另一所两层高的军械仓库于西北端建成。[2]
2005年12月20日,警队举行告别仪式,正式将中区警署交回政府[3]。原址毗邻而同样拥有悠久历史的前香港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拟发展为一个历史文化旅游区。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于2007年10月10日发表施政报告,宣布原则上接受香港赛马会提出的活化计划,项目耗资18亿元[4]。
2011年4月,香港赛马会表示,已经完成中区警署的考古勘察工作,并且发现了一些相信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古物,包括陶制烟斗、铜币、瓷碗碎片、疑似隧道建筑以及地基遗骸。稍后会把详细报告送交古物古迹办事处。长春社公共事务经理李少文要求暂时停工,若是发现重要遗址,应该全数原地保留,如遗址与保育方案存在冲突,设计更应更改,甚至推倒重来。香港赛马会表示,在通过各项法定审批后,有关的维护及保养古迹工程,将于年底展开。工程期间将会持续进行考古勘察,例如寻获古物,香港赛马会将确保进行适当鉴证以及向外公布。[5]
活化前的图片(2010年):
- 警署总部大楼
- 从营房大楼望向北面的警署总部大楼
- 警署总部大楼内的中区分区刑事部办公室(2008年)
- 从警署总部大楼望向营房大楼
- 营房大楼采用西方古典建筑的拱形设计
活化计划
2007年,马会向政府提交中区警署建筑群立法会文档,希望加建一座高逾160米、「巨型竹棚」设计的艺术地标大厦,大楼内会有瞭望台、表演厅、多用途展览厅、画廊、两间戏院及零售店等。但建议引起少数居民和环保人士反对,指质疑竹棚大楼过高、与古迹格格不入及过份商业化。[6]
2010年10月11日,发展局与香港赛马会公布中区警署新设计方案,修订设计建议活化为当代艺术中心。新建的奥卑利翼提供展览场地,高度上限为80米,亚毕诺翼则提供可容纳200 名观众的多用途场馆及中央设备[7]。设计方案于2011年4月18日,获得环境保护署有条件地通过。
建筑师团队包括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筑师事务所、Purcell Miller Tritton、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有限公司和David ELLIOTT。活化工程由金门建筑耗资18亿负责承建,原预计于2014年落成及激活,成本预计约15亿港元[8]。但不断延迟对外开放日期,到到2018年上半年竣工。
经历约10年维修保育,2018年5月25日举行开幕礼,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赛马会主席叶锡安等,主持亮灯仪式[9]。同月29日起对外开放免费入场参观。开幕初期需在大馆网站预订「大馆证」,每天可让容纳2000人参观,每人通常逗留约45分钟-2.5小时,成为时下年青人拍照及消磨时间的热点。[10][11]
是次活化计划荣获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项,为奖项中的最高殊荣[12][13]。
- 活化后的警察总部大楼和检阅广场(2018年)
- 活化后监狱外的信道(2018年)
- 活化后的监狱内貌,图为B仓(域多利铁窗生涯)(2018年)
- 活化后的监狱操场(2018年)
建筑群

大馆当代美术馆
由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赫佐格和德默隆设计,楼高3层,占地1,500平方米,展示当代艺术展览及活动的非牟利艺术空间,期望每年策划6至8个展览项目,愿景成为亚洲其中一个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中心。艺术馆2楼原设江南菜餐厅「奥卑利」,由经营「都爹利会馆」的佳民集团营运,其后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引致游客暴跌,最终于2020年2月结业,同年11月于原址开设日系精品咖啡店Between Coffee。
- 艺术馆外貌
- 入口楼梯
- 展览厅
- 2楼曾开设中菜厅「奥卑利」
- 2楼休憩区
赛马会立方

为多用途场地,可供公众举办电影放映会、会议、研讨会及教育活动
警察总部大楼

于1919年落成,楼高4层,是中区警署建筑群最宏伟的建筑物之一,设置历史故事空间(中区警署岁月)、复式展室、警察服务中心、商店及餐厅。
- 入口大堂
- 长廊
- LG2层中区警署岁月展
- LG1层信道
- LG1层展览
营房大楼

大楼建于1862年至1864年间,于1905年加建一层,是旧中区警署建筑群中最古旧的建筑物之一。大楼设有访客中心、历史故事空间(探索大馆故事和行动代号:中区)、商店及餐厅。
- 探索大馆故事
- 行动代号:中区
- 地下餐厅
- 2楼商店
- 3楼信道
中央裁判司署

建筑物建于1912年至1914年,日战时期于曾用作战争罪行法庭。活化后其中的一间审判室及地下羁押室,将用作诠释空间,其余用作综合式消闲及生活文化设施。此范围到2019年3月才开放。
- 审判室
监狱长楼及C仓
其他建筑

- A仓作工作室(只有举行活动时才开放)
- B仓作历史故事空间(域多利铁窗生涯)
- D仓作历史故事空间(监狱膳食),楼上为办公室
- E仓作休憩区和酒吧,楼上为演员的更衣和化妆室,以桥连接赛马会立方
- F仓作历史故事空间(入册)和展览厅
- 已婚警长宿舍主要将供驻场艺术家使用,于地下楼层设有访客中心及餐厅。
- 未婚督察宿舍将供驻场艺术家使用。
- 沐浴楼前身是浴室、马厩、苦力宿舍及为营房大楼供饍的厨房。将用作后勤设施及机电设备机房。
- 建于1862年至1864年间已婚督察宿舍将由非牟利机构使用
- D仓历史故事空间
- D仓1楼缓冲闸与红圈
- E仓
- F仓外貌
- F仓历史故事空间
活化前用途
旧中区警署一度暂用作非牟利的文化展览场地,与本土艺术、大专院校或慈善机构合办。包括设计展deTour 2010展览。
- 2008年10月
- 2010年香港摄影节展
- 2016年2月
- 新大楼黑色格状设计
争议
建筑倒塌事件

2016年5月29日晚上10时许,正进行活化的旧中区警署已婚督察宿舍发生部份倒塌事故[14],由于发生在周日晚10时许,整个旧中区警署建筑群的地盘内已无工人,因此无造成伤亡,惟影响原定年底活化后重开的计划。该建筑在1862至1864年间兴建,是建筑群内其中一幢最早期的建筑物,亦是最有问题的建筑。马会委托的专家表示墙身有多条裂痕,潜在结构危险,相信是近日连场大雨令墙身倒塌。[15]
2018年9月6日,马会提交修复方案给古物咨询委员会讨论,建议把现存约8%的已婚督察宿舍移除,再进行加固。而重建部分用现代建筑元素,让公众分辨。[16]而宿舍内原有的花岗楼梯只剩下碎片,而且结构不稳,故提出建造旋转楼梯,以取代古迹石梯。中西区关注组指楼梯主体周边结构墙未有受损,相信古迹楼梯在倒塌后仍然存在。[17]
一度拒流亡作家演讲事件
2018年11月,内地异见作家马建原定在大馆出席两场香港国际文学节讲座。但赛马会以「不愿见到大馆成为任何个别人士促进其政治利益的平台」为由禁止。马建对此感到非常生气,强调讲座只是讨论其新出版的作品《中国梦》。认为问题并非出自大馆的负责人,而是有更大的黑手在背后控制。他形容以后不会再来港。[18][19]香港记者协会表示对事件极度关注,忧虑香港的言论自由进一步受压。[20]大馆咨询委员会委员、中西区区议员郑丽琼对于大馆的决定感到震惊,认为大馆属自由开放的地方,每个作家有权利去表达意见,无需要拒绝。[21]
到傍晚,大馆总监简宁天发声明致歉,称留意到马建曾公开表示「今次是以小说家身分出席」,允许活动如期举行。[22]
参考文献
- . 苹果日报. 2018年5月28日 [2018年8月3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25日).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 第3站:旧中区警署 香港第一警署 《明报》 9月29日
- 警队告别「大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警声》第791期,2005年1月12日
- 「活化历史建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2007-2008年施政报告》,2007年10月10日
- . [2020-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 . [2016年3月1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13日).
- . [2011年2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4日).
- 中区警署活化成本料达15亿 《大公报》 2011年7月16日
- . 大公网. 2018-05-26 [2018-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6). 参数
|newspaper=
与模板{{cite web}}
不匹配(建议改用{{cite news}}
或|website=
) (帮助) - . [2018-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 明报. [2018-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5).
- 政府新闻处. .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9-10-14 [2020-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PDF). 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 Council. 2020年3月19日 [2021年1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年1月2日).
- (PDF).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20年 [2021-0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02).
- . [2016-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5).
- 王洁恩. . 香港01. 2018-09-06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王洁恩. . 香港01. 2018-09-11 [2018-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信报.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香港电台.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明报. 2018-11-08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9).
- 胡家欣. . 香港01. 2018-11-09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明报. 2018-11-10 [201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