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区
深水埗区(英语:)是香港十八行政区之一,位处九龙西北。北面以琵琶山、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龙出入口)和笔架山与沙田区为界,南以界限街与油尖旺区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区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与葵青区为界、东面以港铁东铁线路轨与九龙城区接壤。根据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深水埗区的人口有405,869人[1],面积约948公顷。
深水埗区 | ||
---|---|---|
区议会分区 | ||
| ||
![]() | ||
坐标:22°19′51″N 114°09′43″E | ||
所在地 | ![]() | |
地区直选选区 | 九龙西 | |
成立 | 1981年 | |
政府 | ||
• 民政事务专员 | 李国雄 | |
面积 | ||
• 总计 | 9.48 平方公里(3.66 平方英里) | |
人口(2016年中)[1] | ||
• 总计 | 405,869人 | |
• 密度 | 43,381人/平方公里(112,360人/平方英里) |



唯深水埗区娱乐场所聚集,流动人口众多,加上历史因素,治安和卫生情况一直较复杂。
地理
深水埗区包括深水埗、庵由、元洲 、塘尾、长沙湾、荔枝角、蝴蝶谷南部(呈祥道以南)、苏屋、李郑屋、石硖尾、又一村、九龙塘西部(达之路以西)、大窝坪、昂船洲南部(即昂船洲政府船坞、昂船洲海军基地、昂船洲污水处理厂等地,而非因1990年代填海工程而成为葵涌货柜码头范围的部分)。
深水埗区西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为界,因此一部分被人视为九龙的地区,如九华径、华荔邨等,实际都属于葵青区,而清丽苑(在荔景山道以南呈祥道以北)及盈晖台则是深水埗区的范围。
由于深水埗区东面及南面则以港铁东铁线路轨及界限街为界,因此界限街(至港铁东铁线之前一段)以南的地区,包括部份汝州街、基隆街、大南街及荔枝角道,属油尖旺区,而位于港铁东铁线路轨以西九龙塘的又一城、香港城市大学、又一村等,属于深水埗区,而非九龙城区。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长沙湾附近就已经有人居住。位于李郑屋邨的东汉古墓——李郑屋古墓,引证了香港的沧海桑田,因为从发掘的经过,发现当时古墓在建造之时位于海边,但发掘的时候位于山边的古墓与海边已有一段距离。
深水埗区一带位处界限街以北,属于新九龙地区,因此到了1898年才由英国管治。当时区内一带主要有九华径、长沙湾、深水埗及九龙塘 (九龙塘原属于深水埗区内的一个小村落)。四个主要聚居地,人口约3,000人,居民主要靠务农、种花、捕鱼及航运货物维生。深水埗是当时一带的市集,并设有一个码头将货物转运到香港岛。深水埗便因该码头而得名。
1920年代起,政府发展旺角一带,其北部的深水埗及长沙湾一带也相应被发展。加上当时海外华侨的投资,使该区成为战前九龙的主要工业区,设有纺织、制衣、五金及搪瓷工厂。
1940年代末,大批难民从中国大陆(主要是广东省)移入香港,当中不少人在深水埗区内兴建木屋。1953年的石硖尾大火,使很多灾民失去家园,令香港政府在该处兴建香港第一个公共房屋——石硖尾邨。
自1960年代起,随着香港工业迅速发展,深水埗区的工业发展也日益蓬勃,加上区内兴建了大量公共房屋,使该区至1990年代一直是最多人口的行政区。
2020年,深水埗区被城市杂志《Time Out》选为「全球40个最酷的邻里社区(coolest neighbourhood)」中的第三位[2]。同时因应区内的发展,也引起布鲁克林区化的争议[3][4]。
移民史
深水埗自建区以来即成为香港四邑人(即新会人、开平人、台山人、恩平人)以及广州人的其中一个主要聚居地,至今仍是香港和广州主要贸易中转站,亦有不少具民国时期广州特色的商店、当舖。同时,此区的四邑籍人士不少也有广州背景。二战后,深水埗区亦成为大部份上海难民的主要聚居地,使此区除广州文化、四邑文化外,还成为香港上海文化最集中的地区,廉价上海菜馆林立[5]。
逃港潮以后,更有大量广州、四邑和部份上海人口涌入,港府在深水埗区周边大量兴建新市镇以提供公屋给难民以及木屋区人口迁居,很多上海难民亦被迁入荃湾区、葵涌和青衣,至今这三区仍是上海人在港较为集中的( 深水埗区和北角区的上海祖籍人口也较为集中,这五区是香港上海人的集中区域 )。三区各有1,200-1,600名上海话人口,近年更加入大量外籍难民,使区内有7,542名英语人口。2011年人口普查中,深水埗仍有6,458人以四邑话为惯用语,占总四邑话人口的22.4%,区内也有一定的四邑文化以及四邑人开办的学校,老一辈四邑人在家仍说四邑话为主,但在港年轻一辈的人口大多改以广州话沟通,很多香港的四邑籍名人亦在深水埗长大,如刘健仪、吴文远等(另一个四邑人主要聚居地为观塘区)。
此外,本区( 深水埗区 )亦不乏民国时期( 国民党管治大陆时期 )移居香港的早期移民,而逃港潮抵港的移民不少亦曾在此区居住一段时间再迁入新界新市镇,此区和黄大仙区同样接收不少逃港人口,两区亦是香港主要的人口输出地。香港台山同乡总会亦设于深水埗[6]。根据香港历代人口普查数据,四邑人为香港第五大族群,但1970年代语文统一后,此区不通行四邑话,只通行广州话,不少中老年人的广州话有很重的四邑口音,部份年轻一辈仍懂台山话[7]。
行政区划
民政事务专员
现任深水埗区民政事务专员为黄昕然先生,于2020年12月14日接替李国雄出任该区专员。[8]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代表负责监督、落实及统筹地方行政计划在区内的运作,确保当局适当地跟进区议会所作出的建议及促进区内居民参与地区事务,并向政府反映社区的各阶层人士所关注的事务及问题。
区议会
深水埗区议会[9],共有25个议席。 深水埗区议会是香港十八个区议会之一,负责协助处理深水埗区的事务,共有25名议员,现届深水埗区区议会无阵营占据主导权,现任8名议员当中4名为民主派议员,4名为建制派议员。
分区委员会
深水埗分区委员会分为东、西及中南三区,主要职能包括推动公众参与地区事务,就筹办社区活动及推行政府赞助计划提供意见并加以协助,并就影响该分区的地方问题提供意见,是社区与民政事务总署之间的桥梁。分区委员会的委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包括有关地区的区议员,全部由民政事务总署署长委任。
统计数据
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10],深水埗区的人口数据如下:
|
|
社区环境
除了又一村、美孚新邨、毕架山花园、长沙湾新落成私人屋苑及琵琶山豪宅的居民外,基本上深水埗区以基层居民为主,2001年香港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老弱妇孺占该区的人口比例十分多,加上深水埗有不少新移民,而且人均收入是香港18区之中最低,因此深水埗一向都是全香港最贫穷的区域。[11]2003年起,区内多个私人屋苑落成及近年的旧区重建多为单幢或小型私人屋苑,本区的人均收入有所提高,加上已拥有颇多公共屋邨的观塘区近年仍有大量新屋邨落成,并且是容纳大量人口的大型屋邨,最贫穷的区域已被观塘区取代。根据2019年香港贫穷情况报告,深水埗区是18区最多贫穷人口排名第6位,贫穷程度有所改善。
公共屋邨
自从石硖尾大火发生之后,政府考虑基层市民的需要,所以开始兴建公共房屋,香港房屋委员会于1973年 成立后,已计划重建或改建区内原徙置大厦和廉租屋邨,最后一座改建的徙置大厦于2008年 全面清拆,因此美荷楼成为硕果仅存的「H」形7层徙置大厦。直到2018至2020年为增加房屋供应,深水埗区多个楼龄达40年以上的屋邨分阶段完成重建落成入伙,如:苏屋邨、石硖尾邨及白田邨;而位于长沙湾道及西九龙填海区亦发展数个新屋邨,如:丽翠苑(公屋部份)、海盈邨及海达邨,令本区成为近年新公营房屋供应的重镇。现时共有18个房委会的公共屋邨。已占全区的房屋数量约一半。
居屋
深水埗区亦有数个居屋屋苑,当中大部分建于公共屋邨旁。
公共设施
专上教育
香港城市大学前身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于1984年根据《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条例」于九龙旺角成立。[12] 8年后又一村达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后,于1990年起陆续迁入新校舍,并把原校舍转交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作校舍用途。
此外黄克竞工业学院于1977年成立,现已隶属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并改称为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
美国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经「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租用前北九龙裁判法院设立香港分校,于2010年激活,2020年6月停办,校舍交还发展局。
- 香港城市大学
-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
- 香港科技专上书院深水埗总校、长沙湾分校
- 香港能仁专上学院
- 宏恩基督教学院
已搬迁/结束校舍
- 香港城市大学专上学院/香港伍伦贡学院
- 培新英文书院(Pooi Sun English College)
中学教育
截至2022年,深水埗区内有26间中学。
- 英华书院
- 天主教南华中学
- 香岛中学
- 路德会协同中学
- 玛利诺神父教会学校
- 九龙工业学校
- 德雅中学
- 圣公会圣马利亚堂莫庆尧中学
- 圣玛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学
- 宝血会上智英文书院
- 中华基督教会铭贤书院
- 惠侨英文中学
- 佛教大雄中学
- 长沙湾天主教英文中学
- 圣母玫瑰书院
- 东华三院张明添中学
- 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吉利径)
- 地利亚修女纪念学校(百老汇)
- 陈树渠纪念中学
- 汇基书院
- 香港四邑商工总会黄棣珊纪念中学
- 厂商会中学
- 中圣书院
- 保良局唐乃勤初中书院
- 保良局蔡继有学校
- 基督教崇真中学
小学教育
截至2022年,深水埗区内有33间小学。
幼儿教育
特殊教育
文康娱乐
|
|
|
- 李郑屋汉墓博物馆
- 石硖尾邨美荷楼
- 通州街公园
- 石硖尾公园
- 荔枝角公园
- 深水埗运动场
设施及志愿机构
经济发展
深水埗区可说是香港早期的工商业中心,在长沙湾一带有不少工业大厦,以纺织制衣、服装、疋头及副食品批发零售业等为主。现时该区的工厂数目,已经由以往的六千多间跌至目前不足三千间,但是有不少公司都在该区进驻,这是因为不少工厂大厦已经改建成商业大厦。而深水埗则有大量材料批发行号,最多的有布料和成衣。
交通
巴士
专线小巴路线列表 | |||||||||||||||||||||||||||||||||||||||||||||||||||||||||||||||||||||||||||||||||||||||||||||||||||||||||
---|---|---|---|---|---|---|---|---|---|---|---|---|---|---|---|---|---|---|---|---|---|---|---|---|---|---|---|---|---|---|---|---|---|---|---|---|---|---|---|---|---|---|---|---|---|---|---|---|---|---|---|---|---|---|---|---|---|---|---|---|---|---|---|---|---|---|---|---|---|---|---|---|---|---|---|---|---|---|---|---|---|---|---|---|---|---|---|---|---|---|---|---|---|---|---|---|---|---|---|---|---|---|---|---|---|
九龙专线小巴
|
- 红色公共小巴
参考数据
- (PDF).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13).
- James Manning. . Time Out. 2020-10-06 [2020-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31) (英语).
- 郑天仪. . Ming's Fashion. 2020-07-03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中文).
- 保衞香港名字. . 立场新闻. 2020-07-05 [2020-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中文).
- 上海万家村小馆、宝哥上海味馆、金银岛上海饱、君沪锅贴大王、诚记小笼包拉面、为食轩等
- 香港台山同乡总会有限公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黄页
- . 太阳报. 2012年4月27日 [2013年4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2月9日).
- . [2020-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3).
- 深水埗区议会网页. . 2008年2月29日 [2009年11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12月14日).
- . 香港特别行政区 政府统计处. [2014-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中文(香港)).
- . 明报. 2018-11-05 [201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 . [2009-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19).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深水埗区 |
- 深水埗区议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深水埗区分界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绿在深水埗的Facebook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