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话

台山话,又称新宁话,属粤语四邑片。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台山市以及海外四邑人聚居社区。早期移居美国的中国人有很多来自台山,是以在美国华人历史上素有「美国华侨半台山」之说,亦因此自淘金时代起,台山话曾一度被美国人视为中国「国语」[1]

台山话/新宁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国大陆广东省四邑地区;美国加拿大越南马来西亚华人社区
区域广东省台山市
语系
语言代码
ISO 639-3
ISO 639-6tisa

分布范围

四邑方言广州话难以通话。[2]分布在中国广东省四邑地区(原称四邑,后因鹤山加入改称五邑)的新会台山开平恩平四地,以及江门市区、鹤山的部分地区、珠海市斗门区金湾区

语言特点

台山话和围头话,港澳水上话等莞宝片粤语基本可以互通,同时与阳江话阳春话有所相似。[3]

语音

中古汉语的入声在粤语中先根据声母清浊分化为阴入及阳入,然后阴入根据韵母长短再分为阴入及中入(上阴入/下阴入)。台山话演变趋势略为不同,阳入亦进一步分派成为高阳入及低阳入两调,因此“北白伯百”四个字音调均不同。

台山话共含9个音调,参考广州话音调分别记为阴平/阴去(衣/意)、阴上(倚)、阳平(移)、阳上(以)、阳去(易)、中入(百)、阴入(北)、低阳入(伯)、高阳入(白)。采用五度标音法时,这些音调的调值分别为33、55、11、21、32、33、55、21、32。和广州话相比,调值有所改变,合并了阴平和阴去,而原来合并为中入音的低阳入则保持独立。

声调表[4]
声调阴平 (中平)阴上 (高平)阴去 (中平)阳平 (低平)阳上 (低降)阳去 (中降)阴入 (高促)中入 (中促)低阳入 (低降促)高阳入 (中降促)
台山话调值33553311213255332132
广州话调值55/53353321/1113225332
编号1213456789
代号·-·*>'·->'
汉字举例
拼音(标示调类)yi1yi2yi1yi3yi4yi5bak6bak7bak8bak9
国际音标(标示调值)ji33ji55ji33ji11ji21ji32pak55pak33pak21pak32

变调

此外,台山话还有变调现象,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 升变调,将一字的调值在最后升到最高。除阴上和阴入外,其他音调均可升变调。除入声外有4种可升变调的音调,这令实际发音的调式增加4种:
  • 33->35 如:学生33证->学生35[5]
  • 11->15 如:金钱11->工钱15[6]
  • 21->215 如:该21(这)->该215(这里)[7]
  • 32->325 如:话32说->讲话325

而入声变调时,会在原末一字末尾加上一个e55音节。甚至有时非入声的字变调也可拉长出一个e55出来,意思不变。例如该2155=该215。 这种变调应用广泛,常用于名词词尾(包括单音词)。学者邓钧认为相当于普通话的儿化现象。

因为欸e55这个字有时候在动词后面做助词,形式上与升变调相似,也有类似简化为音调改变的现象,因此需要辨析。例如:跟欸我=跟着我,念得快也会变成跟35我。这种情况因为欸字有语法含义因此与名词的变调不太相同。至于两种形式相似的变调是否有关系则未有结论。

  • 高平变调,将一字的声调根据原读音是否为入声分别变为阴上或阴入,调值55。用于某些词汇,往往是因为台山话的33调值部分对应于粤语的55调值,因此在部分词汇中沿袭音调。例如“上高”(上面)后一字音调同粤语。此外,这种变调在广州话中也广泛存在。
  • 低降变调,将一字的声调根据原读音是否为入声分别变为阳上或低阳入,调值21。特点如下:
  • 可用于对现有的字进行转义,如窦字用于“窝”、“洞穴”等义或作量词时使用低降变调,用于其他含义用正常调值32。
  • 有时被变调的字意义完全不变,只是不同的配搭有不同的读法。例如“章鱼11”的鱼字不变调,“墨鱼21”的鱼字变调。
  • 被变调的字可以出现在词语开头。例如:木32工->木21
  • 低降变调后还可以再次升变调,如“买鱼215”。

此外,还存在一些零散的变调现象。台山话的变调研究目前尚不充分,处于归纳阶段,关于何时使用何种变调,还没有很明确的总结。

台山话将古音以t为声母的字(如)变成零声母,因此存在大量零声母的字。儅这些字跟随一个鼻音音节时,就会连读成一个音节。另外还有一些类似的音变。

此外,某些字词往往有文白两种读音,而部分字词的发音沿袭或仿照广州话发音而不是依循本地发音。

语法

台山话在语法方面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表达。和广州话以及现代标准汉语不同,它不用词尾(广州话“哋”,标准汉语“们”)区分,而是通过变调、变音等内部屈折来表示。另外,指示代词中表示“这”和“这里”的“该”,表示“那”和“那里”的“恁”也通过屈折来区分[8]

  • 人称代词:我ŋɔi33(单)->我ŋɔi21(复);你ni33(单)->你niεk21(复);佢k'ui33(单)->佢k'iεk21(复);另有一个“非特指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别人”或者“人家”:惗niεk55,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组成“人惗”,意思一样,无单复数。注意其发音除音调外和复数的“你”相同但意思完全不同。
  • 指示代词:该k'ɔi21=这 -> 该k'ɔi215=这里;恁nen21=那 -> 恁nen215=那里
  • 疑问代词:乃nai21=哪 -> 乃nai215=哪里

曡用形容词方面,台山话可以将两个字重叠,其中一个升变调,以表示程度。一般第一个字变调,表示程度加强,第二个字变调,表示程度减弱。如“红红”可以表示“非常红”(红1511)或者“有点红”(红1115),取决于哪一个字有变调。

台山话植物、草木的量词是“兜”,跟客家话相同,而标准粤语作“樖”。量词“啲”被细分成两个,倷(nai55)和伱(nit55)程度不同,前者要比后者表示更多的数量,至于“啲多”就变成“伱子”(nit55du35),"啲多"很可能是英文little的不标准发音.

句法方面,大部分与广州话相同,但下面这个是台山话特有的句型:

  • 我都听唔见句。(我一句都听不见)

词汇

以下词汇为台山话部分特有词汇和俗语:

  • 打暴:头一回
  • 法嚹:鬼点子,法字读阳上(21)。
  • 险过老鼠舐猫鼻:俗语,形容极度危险。
  • 斧头唔大柄大:俗语,形容某件事情次要部分的开销比主要部分的还高。
  • 三个狗仔数过夜:俗语,比喻做事慢。
  • 跟着好人做好人,跟着生婆学拜神:生21婆,即神婆,替人作法事或算命看相等的女人。
  • 喃譕佬遇到狗—冇符:歇后语,喃譕佬,指专门替人作法事的道士或和尚;冇细符=没办法,同广州话冇符,但在此细字语带双关。
  • 未见过大蛇屙屎,生鸡漏蛋—少见多怪:歇后语,生鸡指未经阉割的公鸡。

代表语言及方言

鹤山与江门市区的话更接近于广州话。

台山话的主要代表语言为台城话,端芬话,这两种话发音和白话的区别比其他台山话更加大,其中台城话多数音比较绕舌,语速相对慢,而端芬话大多数音都为平舌音,语速相对较快,多懒音,口音差距对比其他台山话来讲差别较为明显。

「日月潭」

台山话中「日」和「月」两个字容易造成混淆,但这两个字却并不同音,甚至差别不是很小。但是由于各地方言的差异,开平赤坎片的方言中「月」字的读音刚好跟台山水步片方言中「日」字同音。不幸的是,在开平市操这两种口音的人都很多。于是「三个月」的个字常因连读省略,而与「三日」混淆。遇此情况,请务必让对方说清楚,中间是否有「个」字,因为「三个日」不合语法。这是一个初学者可能遇到的「潭」(粤拼:tam5,/tʰɐm/,在这里意指陷阱,即氹),故称「日月潭」。

注释

  1. 沈卫红. . 羊城派. 2017-05-02 [2023-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2).
  2. .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200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0).
  3. 本节主要参考了邓钧(开平赤坎人,湖南省语言学会会员)主编的《开平方言》一书,该书主要阐述开平方言赤坎片的方言,但大多数同时适用于标准台山话。此书由湖南电辅音像出版社2000年3月出版,无ISBN号,国内出版号ISRC CN-F10-00-0008-0/A·H
  4. 台山话的入声和所有地方的入声一样,均有-p、-t、-k三种韵尾。
  5. 实际发音等同广州话阴上音
  6. 实际发音类似广州话阳上音,即本例中钱字的粤语音调
  7. 实际发音类似普通话上音
  8. 由于台山话各方言片差异颇大,因此在此列出的发音仅供参考。就拿人称代词来说,各地差异就非常明显。但基本规律是一样的,屈折的方式也大体一致。

参见

外部链接

  • . [2013-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台山好:一首台山地区流行的民俗歌曲
  • . [201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7). 台山话资料库
  • . [201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6). 台山话网志
  • . [201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8). 台山话网志
  • . [201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7).
  • . [2016-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