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佛教)

中道梵語;或巴利語梵語),佛教術語,為釋迦牟尼的核心教義之一;相對於二邊,包括有無、苦樂、生滅等,釋迦牟尼在說法時,主張應遠離二邊,至於中道[1]。釋迦牟尼在講述中道時,通常都與緣起十二緣起連結在一起,用來闡明無我的道理。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部派佛教時期,多只是援引《阿含經》的內容,對中道思想並沒有進一步發展。直到大乘佛教興起,在般若系經典與中觀派經典中,中道思想開始成為理論核心。如來藏學派中,以中道為如來藏的代稱之一。

概論

在梵文中,madhya是形容詞,中間的意思。加上最高級詞尾mā,形成madhyamā,意為最中、至中。mārga是道、道路、正確道路的意思。madhyamā-mārga可以解釋為,最中間的道路;另一個意思,則是指在路程的一半、道路中途。加上詞尾-ka,名詞化成為專用術語,之後形成madhyamāka。

梵語,意思是道路、行道、道支、正道。四聖諦中的苦滅道諦(巴利語)就使用了這個字。 

根據昭慧法師研究,在阿含經中,除了用於形容道路中途之外,中道有三種使用方法:

  1. 當使用於法義討論時,中道都與緣起、十二緣起一同出現,這三個概念緊密相關,因此可稱為緣起中道。
  2. 當討論於實際修行時,中道與遠離苦、樂兩邊一同出現,稱為苦樂中道。
  3. 第三種用法,則是與八正道一同出現,因此又稱八正道中道。

阿含經的中道說

緣起中道

在《雜阿含經》中,中道一詞出現六次,都是用於法義討論。包括了:

  • 第10卷〈262經〉,提出不有不無的中道[2][3]。此經是阿難講述迦旃延的故事,原本的故事出自第12卷〈301經〉[1]。〈301經〉、〈302經〉同樣提出不有不無之中道[4]
  • 第12卷〈297經〉大空法經,提出不一不異為中道[5]。〈300經〉提出不常不斷為中道[6]

在《雜阿含經》中,提出了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與不有不無等中道概念。中道、緣起、十二緣起是被連結在一起的,可以被視為是一組相同的概念。

離苦樂中道與八正道中道

在《中阿含經》中,提出遠離欲樂與苦行兩個極端,作為修行的中道,並明確提出以八正道為修行指引。

  • 卷26〈求法經〉[7]
  • 卷43〈拘樓瘦無諍經〉[8]
  • 卷56〈晡利多品羅摩經〉中提出,應遠離凡人著於欲樂,以及追求自我折磨、非聖賢所求的行為,追求中道,這個中道,也就是八正道[9]。此段說法,相當於《五分律》[10]與南傳《相應部》《轉法輪經[11]

大乘佛教的發展

《大般若經》提出,中道為六波羅密中的慧學,學習中道讓人可以遠離邊見[12]。《瑜伽師地論》認為,學習中道可以使人遠離兩邊的邪見,破除戒禁取見[13]

龙树提出八不中道

現代研究

呂澂認為,從經律記載來看,釋迦牟尼在鹿野苑五比丘首次說法時,是先說中道,之後講述八正道,最後才說四諦[14]

註釋

  1. 《雜阿含經》卷12〈301經〉:「佛告[跳-兆+散]陀迦旃延:「世間有二種依,若有、若無,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或依有、或依無。若無此取者,心境繫著使不取、不住、不計我苦生而生,苦滅而滅,於彼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自知,是名正見,是名如來所施設正見。所以者何?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是名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2. 《雜阿含經》卷10〈262經〉:「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3.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邊執見。答此見執二邊故名邊執見。謂於斷常二邊轉故。如契經說。『迦多衍那。若以正慧如實知見世間集者。則於世間不執為無。』執為無者。即是斷見。謂彼若見後身生時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死此生彼必定非斷。『若以正慧如實知見世間滅者。不執為有。』執為有者。即是常見。謂彼若見諸蘊界處別別相續便作是念。如是有情有生有滅必定非常。
    復次此見所執極邊鄙故名邊執見。謂諸外道執有實我已為愚猥。況復執我為斷為常而非邊鄙。
    復次此見所執極邊遠故名邊執見。謂諸外道執有實我。於無我理已為邊遠。況復執我為斷為常而非邊遠。
    復次此執二邊行相轉故名邊執見。謂執斷常二行相轉。如契經說。『苾芻當知。我不與世間諍。而世間與我諍。』
    問此經所說其義云何。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世尊定說有因果故。謂佛若遇常見外道。彼說諸法有果無因。以無因故自性常有。『世尊告曰。汝言有果我亦說有。汝言無因是愚癡論。』世尊若遇斷見外道。彼說諸法有因無果。以無果故當來斷滅。『世尊告曰。汝言有因我亦說有。汝言無果是愚癡論。』佛於二論各許一邊離斷離常而說中道。故作是說。『我不與世間諍。而世間與我諍。』復次世尊是如法論者。諸外道等是非法論者。如法論者法爾無諍。非法論者法爾有諍。復次佛於世俗隨順世間彼於勝義不隨順佛。復次世尊善斷二諍根故。二諍根者。謂愛及見。佛已永斷故說無諍。世間未斷故說有諍。
    大德說曰。世尊是如理論者。諸外道等是非理論者。如理論者法爾無諍。非理論者法爾有諍如馬涉險步有低昂。若遊平路行無差逸。復次佛是見義見法見善見調柔者。故說無諍。世間不爾故說有諍。」
  4. 《雜阿含經》卷12〈302經〉:「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5. 《雜阿含經》卷12〈297經〉:「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則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緣無明故有行。若復問言:『誰是行?行屬誰?』彼則答言:『行則是我,行是我所。』彼如是:『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彼見命即是身者,梵行者無有;或言命異身異者,梵行者亦無有。離此二邊,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所知,所謂緣無明行。」
  6. 《雜阿含經》卷12〈300經〉:「佛告婆羅門:『自作自覺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7. 中阿含經》卷26〈88經·穢品求法經〉:「尊者舍梨子復告諸比丘:『諸賢!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云何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念欲惡,惡念欲亦惡,彼斷念欲,亦斷惡念欲;如是恚、怨結、慳嫉、欺誑、諛諂、無慚、無愧、慢、最上慢、貢高、放逸、豪貴、憎諍。諸賢!貪亦惡,著亦惡,彼斷貪,亦斷著。諸賢!是謂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復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諸賢!云何復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諸賢!是謂復有中道能得心住,得定得樂,順法次法,得通得覺,亦得涅槃。』」
  8. 中阿含經》卷43〈169經·根本分別品晡利多品羅摩經〉:「佛言:『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於涅槃。』」
    「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者。此何因說?有聖道八支,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涅槃者,因此故說。有稱、有譏,有無稱、無譏而為說法者。」
    「云何有諍法?云何無諍法?若欲相應與喜樂俱,極下賤業,為凡夫行,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若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此法有諍。以何等故此法有諍?此法有苦、有煩、有熱、有憂慼邪行,是故此法則有諍也。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覺、趣於涅槃,此法無諍。以何等故此法無諍?此法無苦、無煩、無熱、無憂慼正行,是故此法則無諍也。」
  9. 中阿含經》卷56〈204經·晡利多品羅摩經〉:「我於爾時即告彼曰:『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為八。』」
  10. 《五分律》:「佛復告曰。世有二邊不應親近。一者貪著愛欲說欲無過。二者邪見苦形無有道跡。捨此二邊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覺向於泥洹。何謂中道。所謂八正。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為中道。」
  11. 相應部》第56相應11經《轉法輪經》:「比丘們!有兩個極端,出家人不應該親近,哪兩個呢?這在欲上之欲樂的實行:下劣的、粗俗的、一般人的、非聖者的、無益的,以及這自我折磨的實行:苦的、非聖者的、無益的。比丘們!不往這兩個極端後,有被如來現正覺、作眼、作智,導向寂靜、證智、正覺、涅槃的中道。比丘們!但什麼是那被如來現正覺、作眼、作智,導向寂靜、證智、正覺、涅槃的中道呢?就是這八支聖道,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2.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68:「為著我者說無我道,為著法者說法空道,著二邊者為說中道,為迷亂者說止觀道令不迷亂,為戲論者說真如道令不戲論,著生死者說涅槃道令出世間,為迷塗者說正直道令遠邪路。天王!是名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知邪正路,獎導有情令得出離。」
  13. 《瑜伽師地論》卷45:「若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無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脫。為說中道令離二邊使其趣入。」
  14.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第一講〈原始佛教〉:「釋迦初轉法輪,相傳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對他的五個弟子講的。從現有經律中研究,釋迦不是一開始就講四諦,而是首先講了一番中道。這是符合事實的。因為原來隨侍他的這五個人,看他拋棄了苦行,感到失望才離去的。釋迦最初對他們宣揚理論,應是先批評了苦行和其他學派的主張,提出自己不苦不樂的中道學說,來證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講了八正道,把五人說服了,然後宣講四諦。」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