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佛教)

轮回在各个宗教间是基础讨论,以佛学而论,世间一切的现象都离开不了轮回的道理,宇宙物理的运转,善恶六道的受生,肉身的生死变异,无始无明无常神识辗转于三界六道(有些宗派为五道),皆是轮回[1]


上座部佛教

佛教大纲 佛教主题

概要

佛教的观点不认为有灵魂,一切均为缘起,由因和缘而生灭,世间一切都在息息变化[2],佛说对于「轮回的主体」,解释人是四大五蕴的聚合,不存在灵魂即称无我[3][4]

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类别,佛教称之为「六道」,而六道则是由「五戒十善」及「五逆十恶」所产生的类别,众生生灭的过程只是在六道中不停地转动[5][6]

佛说轮回转生的主体是,识不等同于灵魂[7],佛教将人的心分为八个识,顺序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种子识,储藏前七识一切善恶业种业因所造作形成的业力种子,历经万劫连贯着生命之流,由现世今生到无数过去和未来的因果对流,构成了生命的连贯和生死的相续[8][9]

参阅

数据源

  1. 颜国信. . 法鼓山万维网.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2-10) (中文).
  2. 张元隆. (PDF). 慧炬杂志.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1).
  3. . fo.ifeng.com. [2017-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1).
  4. 吕澂. 谈壮飞 , 编. . 第二讲 部派佛学. 第一节 佛学分派的经过.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30).
  5.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P61,108自在语(第一集),圣严教育基金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6. . 全方文化. : 22 [2021-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31) (中文).
  7. . 印顺文教基金会推广教育中心. 2020-04-08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2).
  8. 星云大师. . 佛光山信息中心.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9. 吕凯文. . 中华佛学研究所. [2023-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