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史
《大史》(巴利语:,英文译名:Mahavamsa/Mahawansha,在巴利三藏英译目录或辞典中常缩写为Mhvs.或Mhv.),斯里兰卡古代巴利文历史文献,书写文是僧伽罗文,采用编年史诗体,作者是摩诃那摩(巴利文:Mahānāma)等。该书涉及斯里兰卡、印度等南亚等地区,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此外,由于该书辞藻华丽,因而被奉为斯里兰卡古典文学的瑰宝。[1]
佛教大纲 ![]() |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关于篇幅问题
关于《大史》的篇幅,是有所争议。其争论焦点在于,《大史》应包括现今流传的全部101章,抑或只包括由摩诃那摩(Mahanama)所写的第1章至第37章第50颂。
编撰过程与内容
《大史》从大约公元6世纪开始,到18世纪,由不同时期的作者续写而成。据韩廷杰中译本序言里的分析,全书101章,是分成五个阶段写成的,而内容亦大致可分成五个部份:
- 第一部份:从第1章至第37章第50颂,作者是生活在大约公元5世纪的宗教长老摩诃那摩 (Mahanama),根据《岛史》(Dipavamsa/Deepavamsa)等材料写成,内容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史事。
- 第二部份:从第37章第51颂至第79章第84颂,作者是高僧达摩祇底(Dhammakitti),内容是4世纪至12世纪的史事。
- 第三部份:从第80章至第90章,作者不详,内容是12世纪至14世纪的史事。
- 第四部份:从第91章至第100章,作者是T·苏曼伽罗(Tibbotuvare Sumangala)。内容是14世纪至1758年的史事。
- 第五部份:第101章,作者是H·S·苏曼伽罗(Hikkaduve Siri Sumangala),内容是英国入侵斯里兰卡时的情况。[1]
史料价值
- 构建了较完整的斯里兰卡历史及为南亚史提供了数据:在南亚地区的多个国家中,古代的修史事业并不蓬勃,而由《大史》所带起的续写风气,在一千多年间蔚为斯里兰卡的修史传统。学者韩廷杰更指出,「在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一些信仰上座部佛教的国家中,只有斯里兰卡有这样一部完整的历史」;以及它「涉及到其他的上座部佛教国家」[1],这就突显了《大史》在南亚地区的史学地位。到了20世纪,斯里兰卡学者E·F·C·卢多维克编修自18世纪以来的《锡兰现代史》时,亦参考了这部文献。
- 对上座部佛教的研究提供重要史料:由于《大史》是以佛教历史发展为基础而写成,因而它亦是重要的「研究上座部佛教最主要的参考书」。[1]
译本

《大史》中译本书影
《大史》一书,在20世纪上半期已被翻译成德文、英文、俄文、日文等版本。[3] 而中文译本方面,则有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韩廷杰译本,这一版本包括了从6世纪至18世纪写成的101章。此外,北京商务印书馆所翻译出版的《古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亦收录了一部份《大史》的内容。
注释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