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離
出離(巴利語:;梵語:,羅馬化:Naiṣkāmya、梵語:,羅馬化:Naiṣkramya),又稱捨離、捨世、離等,佛教術語,意為對欲樂的棄絕,不為塵垢所染。為南傳佛教十波羅密之一,亦是八正道中正念的一種方式。[1]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
概論
出離波羅密為南傳菩薩道六波羅密之一,在北傳中不列入六度(六波羅密)。
在南傳佛教菩薩道教法中,在瞭解了世間生命的不圓滿以及學習四聖諦、八正道以後,會產生對世間欲樂的棄絕之心(出離心),進而离家之依赖、离人群之愦闹、离欲之诱惑[1]。佛教認為,欲樂短暫而不實,執著不放則是苦的緣起,因此若要滅苦得樂,需要出離欲樂。[2]
分類
出離針對以下四種[3]:
- 欲樂取(kamu-padana)
- 見解取(ditthu-padana)
- 戒禁取(silabbatu-padana)
- 我見取(attavadu-padana)
《清净道论》中也举出三种[4]:
- 身离
- 心离
- 镇伏离
小乘和大乘的出離心的分別
小乘修出離心主要是想離開三界六道,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而求自我解脫。
大乘修出離心是要離開三界六道的束縛,大乘有菩提心的學處,所以不會是依自我解脫生出離心;是依菩提心,為利一切眾生願成佛,而我必須成佛來利益一切眾生,這樣的大乘出離心。[5] [6]
註釋
- 《南傳菩薩道》.明昆三藏持者長老
- 宗喀巴大师 《三主要道论》:於诸轮回诸盛事,刹那不生羡慕心,日夜欲求得解脱,尔时已生出离心。
- , 覺悟之路网,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 .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9).
- 出离心让我们超越轮回,菩提心让我们在超越轮回后却不离轮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浪佛学-四谛:脱离生死的出路
- “大乘菩萨的原则,是既要超越轮回,又不能脱离轮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新浪佛学-《三主要道论》讲记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