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灵祐
沩山灵祐禅师(771年—853年),俗姓赵,谥号大圆禅师,唐代福州长溪(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南)人,禅宗大师,百丈怀海禅师门下,为沩仰宗的开创者。

位于宁德市霞浦县福宁文化公园的灵祐雕塑
| ||
---|---|---|
![]() | ||
出生 | 771年 唐朝福州长溪(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南) | |
圆寂 | 853年 | |
宗派 | 禅宗(沩仰宗) | |
头衔 | 大圆禅师 | |
师承 | 百丈怀海 | |
徒弟与学生 | 仰山慧寂、香严智闲 | |
著作 | 《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沩山警策》 |
中国禅宗 |
---|
![]() |
![]() |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生平
灵祐禅师十五岁依法恒律师出家 [1] ,十八岁时在杭州龙兴寺受具足戒。二十三岁时至洪州,拜谒百丈怀海禅师,成为他的首座弟子。唐宪宗元和年间,奉百丈禅师之命,至潭州大沩山,住持同庆寺。
会昌法难时,还俗隐于市井之间。847年(大中元年),朝廷颁布复教令,灵祐禅师回到同庆寺,为僧俗说法。在裴休的劝请下,重新剃发出家。
853年(大中七年)正月示寂,世寿83,僧腊64。塔于山右栀子园中,[2]散骑常侍泾原等州节度使卢简为师撰写碑铭,[1]李商隐题写匾额。
著作
着有《潭州沩山灵祐禅师语录》一卷、《沩山警策》一卷传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