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才天
辩才天(日语:)是佛教中的十二天,二十诸天与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又称妙音天女,也是日本神话中的七福神之一,象征辩才、音乐与财富的女神,亦简称辩天(日语:)。此神源于印度教女神辩才天女(),被大乘佛教吸收为护法神。
辩才天 | |
---|---|
![]() 辩财天雕像 | |
汉名 | 辩才天、妙音天、大辩天 |
梵名 | सरस्वती Sarasvatī |
藏名 | དབྱངས་ཅན་མ་ 威利转写: dbyangs can ma THL转写: Yangchenma |
日语名 | |
蒙古名 | Сарасвати |
韩语名 | 변재천(Byeonjae Cheon) |
泰语名 | สุรัสวดี (Suratsawadi) |
缅甸语名 | သူရဿတီ Thurathadi |
越南语名 | Biện Tài Thiên |
信息 | |
信仰教派 | 大乘, 金刚乘 |
对应其他宗教的 | |
神道垂迹 | 市杵岛姬 |
对应印度教的 | 萨拉斯瓦蒂 |
![]() |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神道 |
---|
![]() |
名称
因为「才」、「财」同音,兼具带来财富的意味,「辩才天」于是也写作「辩财天」。日本新字体将“”、“”、“”、“”、“”以「」一字替代简化,因而在恢复原字时出现写作“辨才(财)天”的情况。甚至现在的中文翻译,亦有直接引用日本新字体作“弁才(财)天”。另外少数情况也有使用“财”的异体字“”的现象。[1]
概要
「辩才」二字也指说话能力、论辩能力,被认为是象征辩才的女神。辩才天女的原名是萨拉斯瓦蒂,梵语,来自圣河萨拉斯瓦蒂河,因此被视为印度的河神。随着佛教吸纳引进,日本的辩才天也承继了河神身份,而河流的水声令人联想到音乐,推演出音乐神、福德神、学艺神等丰富的神格。
辩才天的圣像有二臂之身及八臂之身两种,八臂像的形象来自《金光明最胜王经》中的「大辩才天女品」,八只手臂分别执持弓、箭、矛、铁轮、绢索等圣物。二臂之身的辩才天则手持琵琶,形象来自密宗两部曼荼罗之一,这也塑造日本大部分神社中接近天女、菩萨形象的外表。辩才天心咒: 唵。苏啰 萨缚帝 曳。娑婆诃。
在日本、祭祀本尊的堂宇大多称「辩天堂」(日语:)或「辩天社」(日语:)。
神佛习合
由于原本是印度的河神,所以大多祭祀在水边、岛、池、泉等场所,并与水有关的蛇、龙信仰结合,部分寺庙中有人首蛇身的石雕,或者蛇形石像盘坐于神社四周[2]。中世以降,辩才天跟「宇贺神」习合,不是前述的人首蛇身就是头上有翁面蛇体宇贺神像,后者称作「宇贺辩才(辨财)天」();到了近世则成为「七福神」一员,被追加财神属性即辨财天,例如镰仓市的钱洗辨财天宇贺福神社,传说使用此神社境内洞窟的涌水冲洗金钱,财富将会倍增。
此外,一般日本民间也将辩才天及宗像三女神之一的「市寸岛比卖命」视为同一神;自古奉祀辩才天的神社自明治时代下令神佛分离后,多改祀市寸岛比卖命。
辩才天在台湾
辩才天的信仰在日治时代也传入台湾,基隆市的仙洞岩至今仍供奉辨财天。桃园市的阳明社区现址,原本是桃园名胜之一的「辨天池」,池中有「辨天岛」,日治时代在岛上建「丰满社」祭祀辨财天,与其他神社最大不同的是,合祀观音佛祖以及五谷先帝并采闽南式建筑。嘉义市的嘉义公园内也有一个辨天池,池边曾有祭祀辨财天的「辨财天祠」。惟桃园和嘉义的辨天堂皆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