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记

一般来说,《风土记》乃是日本记录地方风俗民情、地理历史、农业、神话与民俗等的地方志;但狭义上来说则是奈良时代元明天皇命令律令制下之各国编撰的文献报告。由于没有正式名称,为了和后代的风土记区别,又称为「古风土记」。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假名
平文式罗马字

古风土记原有四十八国,如今流传的只有《出云国风土记》、《播磨国风土记》、《肥前国风土记》、《常陆国风土记》、《丰后国风土记》等较为完整;另有散落在其他书籍的零碎段落(被其他书籍引用而流传下来的文献,即佚文),收录约三十国的风土和传说,但有人认为这些佚文可能成文于奈良时代

概要

奈良时代初期元明天皇下诏各令制国的国衙开始编纂,主要以汉文书写,至少耗费二十年时间完成。为了整备律令制度,故仿效中国的地方志编纂,并做为地方统治的方针[1]。关于记载事例,《续日本纪》六卷曾提到[2]包含下列五项,但此时「风土记」之名称仍未使用,体裁只有下级单位对上司提出公文「解」而已。

  1. 郡乡之名(以吉字示之)
  2. 产物
  3. 土地肥沃之状况
  4. 地名起源
  5. 流传之旧闻佚事

现存的手抄本仅有5册,其中以《出云国风土记》最为完整;其余《播磨国风土记》、《肥前国风土记》、《常陆国风土记》、《丰后国风土记》等4册则一部分阙失[3]。虽然其余风土记多以不可考,若干逸文散见于其他后世书籍,但是也有人对于这些逸文是否完成于奈良时代存着疑问。

各国风土记

标记「※」者,有全本或残本流传至今;标记「○」者,以佚文方式流传至今;无标注者,仅为推测有可能存在。

  • 畿内
    • 山城国风土记
    • 大和国风土记
    • 摄津国风土记
    • 河内国风土记
    • 和泉国风土记
  • 东海道
    • 伊贺国风土记
    • 伊势国风土记
    • 志摩国风土记
    • 尾张国风土记
    • 参河国风土记
    • 远江国风土记
    • 骏河国风土记
    • 伊豆国风土记
    • 甲斐国风土记
    • 相模国风土记
    • 下总国风土记
    • 上总国风土记
    • 常陆国风土记
  • 东山道
    • 近江国风土记
    • 美浓国风土记
    • 飞驒国风土记
    • 信浓国风土记
    • 陆奥国风土记
  • 北陆道
    • 若狭国风土记
    • 越前国风土记
    • 越后国风土记
    • 佐渡国风土记
  • 南海道
    • 纪伊国风土记
    • 淡路国风土记
    • 阿波国风土记
    • 赞岐国风土记
    • 伊予国风土记
    • 土佐国风土记
  • 西海道
    • 筑前国风土记
    • 筑后国风土记
    • 丰前国风土记
    • 丰后国风土记
    • 肥前国风土记
    • 肥后国风土记
    • 日向国风土记
    • 大隅国风土记
    • 萨摩国风土记
    • 壹岐国风土记
    • 对马国风土记

后世之风土记

后世新编的风土记书籍众多,例如《三河后风土记》、《东北后风土记》、《斐太后风土记》、《新编武藏风土记》、《新编相模风土记》、《新编会津风土记》、《今日风土记》等书。

内部链接

参考数据

  1. 参看《図说 地図とあらすじでわかる! 风土记》,坂本胜监修,青春出版社,2011年1月,ISBN 978-4413043014,页16-17。
  2. 请看(日语)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 - 続日本纪. 巻第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 参看《日本の歴史4 天平の时代》,荣原永远男着,集英社,1991年9月,ISBN 978-4081950041,页40。

参考数据

  • (日语)国土としての始原史~风土记逸文
  • 《风土记逸文研究入门》,荆木美行着,国书刊行会,1997年6月,ISBN 978-4336039316。
  • 《図说 地図とあらすじでわかる! 风土记》,坂本胜监修,青春出版社,2011年1月,ISBN 978-4413043014。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