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連救母
目連救母是一則佛經故事,有諸多版本,在中國流傳最廣的變文版本,是釋迦牟尼佛的神通第一弟子目犍連(簡稱目連、目蓮,梵語:;巴利語:)以神通能力到達饿鬼道,見母親身受饿鬼之苦,最終借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使母親解脫。但最初故事原型是目連請佛陀為其母說法,讓他已經成為天人的母親修成果位,解脫輪迴,因說法布施是大功德,而非儒教影響下轉變的忠孝故事。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故事简介
相傳目犍连羅漢的母親做了很多壞事,死後變成了餓鬼,目連通过神通看到後十分傷心,就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拿給母親食用,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目犍连大声向釋迦牟尼佛哭救[1]。世尊表示目連雖已是神通第一,但個人的神通力不敵業力,因此必須依大福田力才能救拔,為此目連特別在洞穴外準備盥洗用品,等待結夏安居結束的修行羅漢使用盥洗,并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供養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2]。目蓮依佛意行事,其母終得解脫[3]。
變文
漢傳《目連救母》故事最早起源於《盂蘭盆經》,張祜曾對白居易說:“明公亦有《目連經》。《長恨詞》:‘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此不是目連訪母耶?”[4]。敦煌變文寫本有《大目犍連變文》、《大目連變文》和《大目連緣起》,元代末年有《目蓮救母出離地獄昇天》。明代戲曲作家鄭之珍著有傳奇《目連救母》,全名《目連救母勸善戲文》。乾隆年間,張照參考鄭之珍《目連救母》,編撰《勸善金科》二百四十集。在中國民間信仰中,《目連救母》故事被改編,不再是透過供養佛僧以救母,而是自己持著佛祖的禪杖,打破地獄之門,救出母親。
发展
最初盂兰盆节中,佛教僧众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的是釋迦佛、眾阿羅漢、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5]。
目蓮救母的故事,也成為戲曲演出的重要題材,被稱作目蓮戲,目蓮戲常與鄉民的宗教儀式相結合,尤其中元節的酬神者,神功戲更是必邀目蓮戲。
福建的拗九节相传源於目連救母的典故。福州人傳說佛陀弟子目連的母親平素蠻橫,死後靈魂禁锢於地獄,罰做沒有飯喫的餓鬼。目連是個羅漢,能看到母親的慘狀,這位目連孝子於是每天用神通到地府幫母親送飯,卻都被陰間的無常鬼卒喫掉。直到農曆正月廿九,目連送一碗黑芝麻、糯米、花生、紅棗、桂圓等等加紅糖煮成的黑色甜粥,鬼卒以為這粥裏都是「垢」,不肯拿。目連母親才得以飽餐一頓。後世為了紀念目連孝心,一定要在正月廿九這一天煮放了紅糖的熬九粥給父母、長輩食用。因福州话中“垢”、“九”同音,此粥又被称为“拗九粥”,正月廿九日则成为了“拗九节”。[6]
注釋
-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即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 王定保:《唐摭言》
-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恶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
- 拗九节与二月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