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谛闲
释谛闲(1858年—1932年),法名古虚,字谛闲,号卓三,俗姓朱,浙江省黄岩县(今中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1]。谛闲法师为中国清末民初高僧,平生著述丰硕,弘法演教,诲人不倦。他重振天台法脉,为天台宗第四十三代教观总持,对中国近代佛教发展深具贡献。
| ||
---|---|---|
号 | 谛闲 | |
法号 | 古虚 | |
出生 | 大清浙江省台州府黄岩县 | 1858年2月14日|
圆寂 | 1932年7月3日![]() | (74岁)|
语言 | 国语、吴语(台州话) | |
国籍 | ![]() | |
宗派 | 天台宗 | |
头衔 | 天台宗第四十三代祖师 | |
身份 | 著名佛教僧侣 | |
驻锡于 | 观宗寺 | |
师承 | 释瑞 | |
徒弟与学生 | 释倓虚、释宝静、释常惺、释显荫 | |
著作 | 《教观纲宗讲义》、《谛闲大师遗集》 |
佛教 |
---|
![]() |
佛教大纲 ![]() |
生平
早年生活
谛闲法师生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正月初六,父亲为度润公,母亲为王氏,在家中排行老三。资赋聪慧,九岁时入私塾就学,十五岁时因父亲病故而辍学[2]。十六岁听从母命随舅父学医,一日有一中年人前来求诊,平日身体健壮,只因微疾,便致一病不起。法师问舅父:「药能医命吗?」舅父答:「药只医病,安能医命!」于是法师心中萌生出世之念,转而寻求医命之学。十八岁娶妻后,于黄岩城北门,开设中药店,兼为人诊病开方,以仁慈心,常为贫苦无依者义诊施药[3]。二十岁时,妻母皆亡,法师深觉世世无常,人命脆弱,厌离家狱束缚之苦,有感而发:「药虽多、医虽良,但疗身而不疗心。治病而不治命,何况业火炎炎,境风浩浩,非世法所能济于万一。」于是决意发心出家[2]。
弘法
二十四岁,于天台山国清寺受具足戒。先后依敏曦、晓柔、大海诸师研习法华、楞严经等。二十六岁至平湖福臻寺,从敏曦受学《天台教观》。[4]
二十九岁,光绪十二年(西元 1886 年),受定融大师授记付法,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 四十六岁,首任永嘉头陀寺住持,历任绍兴戒珠寺、上海龙华寺、宁波观宗寺、天台山万年寺住持,于此讲经四十余载。[4] 民国八年(西元 1919 年),于观宗寺开创观宗学舍、观宗研究社,讲经弘法,授以台宗大小诸部;致力于天台义学之弘扬。 民国廿一年七月,法师入寂于观宗寺,世寿七十五,僧腊五十五。后建塔于慈谿五磊山。[4]
参考来源
- .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 释宝镜. . 大乘玉佛寺. [2018-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4).
- . 佛陀教育基金会.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 .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9).
- 谛闲法师 讲述 江味农 记.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12. ISBN 9787532569892.
- 谛闲.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7-7. ISBN 9787512505407.
- 谛闲法师.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 ISBN 9787567520028.
- 陈永革. .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1233110.
- 方祖猷. .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ISBN 978780123809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