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

浮图浮屠,为佛教名词,乃汉语外来词,即「佛陀」(梵语IAST:Buddha;巴利语)的多种音译之一。其梵语词根本意为「已经觉悟」,佛陀即觉者

本义

浮图(浮屠)为较早译名,中国历史上有种种不同的译名,如:佛陀、佛图、佛徒、浮陀、浮图、浮屠等等,都是音译。现代称“佛陀”,简称为“”,此词最早见于西域语言译过来的佛经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并取代“浮图”等译名。

浮图塔

应县木塔,也称佛宫寺释迦塔,为现存木结构佛塔中最典型的一例

佛陀取代浮图成为觉者之通用代名后,浮图一词多见于浮图塔(浮屠塔),指窣堵坡(梵文:stūpa)或汉化的佛教塔类建筑。

浮图塔原本为印度墓地样式塔婆(简称「塔」),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式审美和建筑风格加以改造,形成了汉化塔类建筑的样式。供奉佛陀舍利者,为佛塔;作为僧人的墓地用户,为僧塔;供奉储藏佛经者,为法塔;三者在汉地一般以浮屠塔统称。浮屠塔可以指:

参见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