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守意經

《安般守意經》東漢安世高所譯之坐禪佛典。康僧會、支愍度、謝敷、支遁釋道安等人都曾為之作注,但已佚失,現僅存留康僧會、謝敷、道安為該經作注時寫的序文[1]。一行禪師曾推斷此經已失傳,現今所見的《大安般守意經》已非原譯本,而是譯文與註釋夾雜的擴充本[2][3]

大安般守意經
安般守意經
译者安世高
类型佛教經典
發行
中譯本出版日期東漢

直至1999年2月[4],落合俊典教授在日本大阪府·天野山金剛寺發現了更近原譯本的《安般守意經》,學者推斷此經代表着公元三世紀時已存在的某文本[5],其內容和《修行道地經·數息品》、《陰持入經》有密切關係[6]。另外敦煌亦有殘存的S4221手稿[4]巴利三藏收有《相應部54.1經》、中部118《入出息念經》(Anapanasati Sutta),與《雜阿含803經》和《金剛寺安般守意經》,同為解說安那般那念的禪經。

概述

安般,透過數息或者觀察出入息,達致‘守意’。

守意:掃除內心各種思想障礙。

六事:“守意”的法門,分別為:數息、隨息、止、觀、還、淨。又稱為六妙門,達至涅槃之法。

數息:反覆地從一至十數呼吸。

相隨:順隨呼吸出入,注意力集中在呼吸運行上。

止:注意力轉向止於不動的鼻頭,使人不受一切外物干擾。

觀:觀五陰“非常、苦、空、無我”。

還:棄身七惡、還五陰,以斷除人生的貪與愛 (七惡:殺、盜、淫、妄言、兩舌、惡口、綺語)。

淨:即無為(安世高以格義法譯涅槃無為),無欲無想,不受五陰之境。

道品: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支道

四諦

四解依

四果

經文還原

(由於筆者未能找到金剛寺版原文和敦煌殘卷,故只從二手資料試圖還原經文)[7][8][9][10][11][12]

康僧會序

(參考T602大安般守意經)

經名:安般守意經

解釋經名

何等爲安?何等爲般?何等爲安般守意?

入息爲安,出息爲般。隨是法意,是名爲安般守意。

六事

安般守意亦爲六事,何等爲六?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數屬二事,一爲計出入息,二爲舍家中念。隨亦助成二事,一爲入息出息受想,二爲舍家外念...... (未有資料)

數爲何等?入息出息數十息,无得過十息,无得減十息,入息至竟投一,出息至竟投二。若投二意誤,更從一投起,若至九投意誤,更從一數起,令莫誤十息。 入息出息數,是名爲數。何用是數?但從是斷家中念。

隨爲何等?入息至竟,當隨莫投一。出息至竟,當隨莫投二,是名爲隨。何用是隨?但從是斷外念。

止爲何等,入息至竟,遍止鼻頭。莫隨。出息至竟,著鼻頭。莫隨。是爲止,何用是止,但欲從是止念。

觀爲何等?入息出息,分別倶相觀,受意念法想。入息出息,爲色陰。入息出息更痛,爲受痛陰。入息出息覺,爲成思想陰。入息出息覺,爲受行陰。入息出息覺從念,是爲識盛陰。如是受陰想,已如是受陰想。分別倶想觀,新新生滅,相離,无有故。

觀入息異、出息異。入息因痛異、出息因痛異。入息思想異、出息思想異。入息覺異、出息覺異。入息從念識異、出息從念識異,是名爲微隨可,分別倶名。入息出息,色盛陰。入息出息更痛痒,痛痒盛陰。入息出息知爲思想,思想盛陰。入息出息念作生死,生死盛陰。入息出息更識,識盛陰。如是受陰想,已如是受陰想。

入息出息前後分別相觀。是時入息時,不是時出息時;是時出息時,不是時入息時。是時入息更痛;不是時出息更痛,是時出息更痛,不是時入息更痛。是時入息知,不是時出息知;是時出息知,不是時入息知也。是時入息作,不是時出息作;是時出息作,不是時入息作也。是時入息識,不是時出息識;是時出息識,不是時入息識也。中相隨可,名爲一行。

入息出息,色盛陰。入息出息更痛,痛盛陰。入息出息念思想,思想盛陰。入息出[息]行作生死,生死盛陰。入息出息更知識,識盛陰。五陰想受如是,已陰想受如是,有意便却,思惟觀增,隨名為可,是名為觀。

還爲何等?還五陰。

知見滅盡處,入息出息,色盛陰。入息出息更痛,痛盛陰。入息出息念思想,思想盛陰。入息出息作行生死,生死盛陰。入息出息知識,識盛陰。如是受陰想,已如是受陰想,從生死便滅受。今有非前有,前有非今有。

分別觀生死,見上頭,无息所從來。作因有,不作盡无有。分別生死。後觀无有迹處。作因有,已有便盡,不願向定,成度世已下,正道出世間地。未得道迹,會不得中命盡,要得道迹,是天下地,能得焼,能得壊,能得无,有得上,説行者。不得中命盡,惡墮道,是名爲還。何用是還?從是致得根也。

淨爲何等?爲舍結,亦見淨。

入息出息,色盛陰。入息出息,更痛痒,痛痒盛陰。入息出息,念思想,思想盛陰。入息出息,行作生死,生死盛陰。入息出息,因受識,識盛陰。如是受陰想已,如是受陰想。從出受,滅意,便却生死,是不願定増守向活。

四意止

内外身身觀止。若入息出息壊時,覺是時見,即空定向活无爲度世行。内外身身相觀止。若有入息出息,行清淨,是時見正可,是不願定向活,无爲渡世行。内外身身相觀行止。若入息出息,所更痛,不受想,從出,滅止意,便却生死。是不想定向活,无爲度世行。是名爲身觀止。

内外痛痒痛痒相觀行止。若入息出息復壊,從痛痒暁正見,是空定向活,无爲度世行。内外痛痒痛痒見行止。若有入息出息,因痛滅,可觀見,是不思想定向活,无爲度世行。内外痛痒痛痒相觀行止。若有一時入息出息,因識知受想行,出滅受想,便意離却世間,是不願定向活,无爲度世行。

内外意意見觀止。若入息出息,有壊時,更已,寤正見,是空定同活,无爲度世行。内外意意見行止。若入息出息,有從是寤盡滅,可正見,是不思想定活向,无爲度世行。内外意意相觀見行止。若有入息出息,知入息出息,寤已,受思想行,出受滅意,却生死,是不願定活向,无爲度世行。

内外法法觀見。若一時,入息出息壊,覺知入息出息,寤已,受思想行,出受滅意,却生死,是不願定活向,无爲度世行。内外法法觀見。若一時,入息出息壊,覺知入息出息,更寤正見,是空定活向,无爲度世行。内外法法見行止。若入息出息,知入息出息行,寤知滅,見可。是不願定活向,无爲度世行。内外法法見行止。如是四意事。如是増守,不離多作。是爲四意止。

四斷意

四斷意爲何等?

未生弊悪意法,不復生,是爲一斷意。

已生弊悪意法,即舍,是爲二斷意。

未生清淨法,即生,是爲三斷意。

已生清淨法,便増多有生,是爲四斷意。

如是四意正斷,即時行満具,是爲四斷意。

四神足

彼如應欲得,是名爲。從是欲,所生念一心,是名爲定。彼如是應行,相連不中止,有信,有精進,有念,有定,有慧,是名爲斷生死。故説:欲定斷生死,隨行成神足。

彼如是應行,身者,意者能攝,是名爲精進。從是精進,所起意念一心,是名爲定。彼如是相連,不中止斷,若欲,若信,若念,若定,若慧,是爲斷苦生死根。故説:精進定斷生死,有神足行。

彼如是應行,若意,若心,若識,是名爲。所生念一心,是名爲定。彼如應諦行,常不離,若欲,若信,若精進,若念,若定,若慧,是名爲斷生死。如是有應隨,故言意定斷生死,有應行成神足行。

彼如有可遍諦,是名爲思惟。所起念一心,是名爲定。彼如有常斷,若欲,若信,若精進,若念,若定,若慧,是名爲斷生死。故曰念定,斷生死苦,隨行成神足滿。如是是四神足,是時行倶行,彼若能定,若精進定,若意定,若思惟定,是名爲定根。

佛説如是,欲見定根,當見在四棄中。如是是四棄,是時行倶行。

五根

彼如有諦,信。信者,不離信意生,是生意,能得隨分別可,念可,可,是名爲信根。

彼如有諦,身亦念攝持,是名爲精進根。

彼如有諦,意生不忘諦,是名爲念根。

彼如有諦,一心向行,是名爲定根。

彼如有諦,觀,是名爲慧根。

如是五根,在時行倶行。

五力

彼如有諦,信,不信不能得壊信,是名爲信力。

彼如有諦,精進,不精進不能得壊精進,是名爲精進力。

彼如有諦,念意,感(惡)意不能得壊念意,是名爲念力。

彼如有諦,定意,感(惡)意不能得壊定意,是名爲定力。

彼如有諦,智慧,不慧不能得壊智慧,是名爲慧力。

屬是故根,不能得壊故力,如是五力,是時行倶行。

七覺意

彼如有諦,念不忘,是爲念覺種意。

彼如有諦,觀,是名擇法覺種意。

彼如有諦,身行亦所念得攝,是名爲精進覺種意。

彼如有諦,從諦足喜,是名爲喜覺種意。

彼如有諦,身亦然已念止,是爲止覺種意。

彼如有諦,一向念,是名爲定覺種意。

彼如有諦,意隨願得觀,是名爲觀覺種意。

如是七覺種意,是時行倶行。

八種道

彼如應有諦,觀,是名爲直見。

彼如應有諦,至誠計,是名爲直行正計。

彼如應有諦,直身亦念攝制,是名爲正方便治。

彼如應有諦,直意,生念不斷,是名爲直正念意。

彼如應有諦,直行一向念,是名爲正定。

上頭三法,三道行已具足行。何等爲三道?

一直口,二直身,三直意。如是,是得道者八種道。

止觀和四諦

行事者,常作者,從行兩法,便滿具行。何等爲兩法?一者止,二者觀。

止亦觀雙倶行,行便行,知受解四諦。一識苦,二舍習,三盡自證,四行道滿。譬如日出作四事,一壞冥,二爲現明,三爲見色萬物,四成熟萬物。止觀亦如是,正雙行,便知受解四諦。一識苦,二舍習,三盡自證,四諦行滿也。

彼如應有諦,欲愛不復愛,意解得脱,癡解,從解慧得脱,是名爲度世,從世間得脱。彼如應有諦,知盡,智慧足,知生不復生,智慧,是名爲慧明,如是是兩法,是時行具足慧亦脱。

四解依

彼如應有諦,從世間法行,有亦法世間著,是色陰種,是思想陰種,是生死行陰種,是識陰種,常斷所在,從慧生不漏,是名爲得法解

彼如應有諦,從本生,有亦從本因緣著,是色陰種也,是痛痒痛痒陰種,是思想陰種,是生死陰種,是識陰種,當斷,從是慧生道慧明不漏,是名爲利解

已若有名,解知是法,思處可能,如有投説,如有可見,若陰,若行,若入,若從正,起非常者,苦者,空者,非身者,當從是已斷,從是慧起,得道不漏,是名爲分別投解

彼如應有諦,從慧慧知,慧慧成,從慧慧解,當彼更斷,從是慧生起,得明慧不漏, 是名爲辯才博解。道依如是,是四解依。

四果

...... (未有資料)

師云:「數息爲一禪,相隨爲二禪,止爲三禪,觀爲四禪。」

師云:「數息爲四意止,相隨爲四意斷,止爲四神足,觀爲五根五力,還(爲)七覺意,淨爲八道行。」

師云:「數息爲須陀洹,相隨爲斯陀含,止爲阿那含,觀爲阿羅漢。、

...... (未有資料)

影響

說明“坐禪數息”的主張,中國禪學史上最早提到“坐禪”的經典。南宗禪興起前,坐禪為修禪的不二法門。

其註譯本《大安般守意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收於《大正藏》經集部,論述以觀察呼吸作為修習禪定的方法。此安那般那念不淨觀合稱二甘露門,為後漢到東晉時期所流行的禪法[13]

參考文獻

  1. .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2. 釋如聖. (PDF).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1).
  3. Thich, Nhat Hanh. . . Parallax Press. 2008. ISBN 1935209264.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by Shi Gao of the Sanskrit (or Prakrit) text into Chinese has probably been lost. The Da An Ban Shou Yi Jing is only the commentary that was originally printed below the text of the sutra.
  4. HUNG, Hunglung. .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2015-03, (63). ISSN 1884-0051. doi:10.4259/ibk.63.3_1133.
  5. Florin, Deleanu. . 国際仏教学大学院大学研究紀要. 2003-03-31, (6). ISSN 1343-4128. doi:10.15056/00000161.
  6. 釋果暉. (PDF).
  7. 釋, 果暉. . 法鼓佛學學報. 2008-12-01, (3) [2022-07-23]. ISSN 1996-8000. doi:10.6889/DDJBS.200812_(3).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8. 釋, 果暉. (PDF). 中華佛學學報. 2009, (21): 123-143 [2022-07-24]. ISSN 1017-713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24).
  9. 釋, 果暉. . 法鼓佛學學報: 1-57. ISSN 1996-8000. doi:10.6889/DDJBS.
  10. 釋果暉. . 法鼓佛學學報. 2010-06-01, (6) [2022-07-24]. ISSN 1996-8000. doi:10.6889/DDJBS.201006_(6).0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日语).
  11. Hung, Hunglung. .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2015, 63 (3) [2022-07-25]. ISSN 0019-4344. doi:10.4259/ibk.63.3_11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英语).
  12. . NTU Digital Library of Buddhist Studies. [2022-07-25].
  13. 釋空理. .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中國禪學思想史》,洪修平著,中國人民出版社,2007年。
  • 《佛光大辭典》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