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摩天
历史
它最早出现在婆罗门教吠陀经典中,由阎摩统领此天,是人类死亡后到达的快乐居所。在《梨俱吠陀》中,阎摩为太阳神苏利耶之子,为帝释天之下的神明。随着传说变化,夜摩天王与阎摩逐渐成为两个神明,梵语名也被解释为“双子”,表示有两个法王,他们可能是兄妹,可能是伴侣。据说是此世界最先到达地狱的众生,故由他们一个统理天界,一个统理地狱,或一个管理男鬼,一个管理女鬼。
之后被吸收入佛教教义中,成为六欲天之一。在佛教传说中,夜摩天是天界的一层,夜摩天之主称为夜摩天王,而另有同名的阎魔王居于冥界,主管罪灵的赏罚。
在《长阿含经》中,帝释天曾请夜摩天王一同来参与对阿修罗的战斗[3],帝释请夜摩天给予帮助,显示夜摩天的地位在帝释天之上。随着帝释天的地位在传说中逐渐被梵天取代,夜摩天的地位更随之上升。《彰所知论》中说,夜摩天远离帝释与修罗天之间的斗争,所以又名离诤天,夜摩天的地位被认为高于帝释天。
注释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