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区

万华区台湾话客家话:Van-faˇ-kiˊ),旧称「艋舺」,位于台湾台北市西部,是于1990年由原龙山区双园区大部份区域及城中区古亭区小部份区域合并而成的行政区。发展历史较早,境内拥有不少古迹,也有青少年与国际观光客喜爱前往的徒步商圈西门町,整体呈现新旧融合之发展景象。位于境内的果菜批发市场,是供应台北市新鲜食材果菜与肉类的重要运销中心。

万华区
Wanhua District
旧称:艋舺
市辖区
从上至下、由左至右西门町商圈、西门红楼华西街夜市青年公园艋舺龙山寺
万华区官方图章
万华区徽
万华区位置图
坐标:25°02′00″N 121°28′59″E
国家 中华民国
上级区划台北市
下级区划36723
政府
  区长洪育怀万华区区长列表)
面积
  总计8.8522 平方公里(3.4179 平方英里)
海拔4 公尺(13 英尺)
人口(2024年2月)(79,433户)
  总计173,256人
  排名9
  密度19,572人/平方公里(50,691人/平方英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邮递区号108
户政数据代码63000070
毗邻大同区中正区新北市永和区中和区板桥区三重区
网站https://whdo.gov.taipei/Default.aspx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汉字万华区
注音
汉语拼音
台语白话字
台语罗马字
日语假名
艋舺
Bangka / Monga (old name)

地名考究

「万华区」是个行政区名,若「万华」一词被指为地名,则是专指艋舺这一地区;万华又称为艋舺,日治时,因艋舺以台湾话发音(Báng-kah),与佛典中日语发音的「 Manka ? [注 1]」相似,「艋舺」因此易名为「万华」,今日台湾人犹称其为「艋舺」。艋舺原为台湾原住民平埔族凯达格兰族语「独木舟」之意,因其为港口,多见独木舟[1]艋舺因港商之利,曾经盛极一时,于清治时期,与台南府城彰化鹿港并列为三大重要城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称,现则有城市结盟。同属南岛语系菲律宾语bangka,亦有船之意。

历史沿革

本区原是凯达格兰族巴赛族)的雷里社沙蔴厨社里未社的活动范围。原名艋舺,为凯达格兰语独木舟的音译,因万华西侧为新店溪港口,先民开发时有很多独木舟停靠,因而得名。大正9年(1920年),取万年繁华之意,改称万华[2]:102

地理位置

万华区共有36个,经过几次行政区重画后,目前的万华区南以新店溪新北市中和区永和区为界,西以淡水河新店溪与新北市三重区板桥区分隔,北边与大同区 中山区忠孝西路二段为界,东边则以中华路中正区接壤。

万华区南北发展主轴为中华路康定路万大路、东西主轴为和平西路。在大众运输方面,除了台铁万华车站外,还有台北捷运板南线松山线西门站龙山寺站,以及兴建中的万大线加蚋站,共3座捷运站。

分区发展

西门町是国际观光客和年轻人经常造访的知名景点
西门红楼是西门商圈的古迹
艋舺龙山寺是万华的景点之一

万华区内可以分为几个小区:

  • 北部为艋舺
    • 北边的西门町为购物娱乐、商业、电影艺术文化中心,台北市电影主题公园也设于西门町内。
    • 西边的艋舺传统街区为历史、寺庙街区,其中有二级古迹艋舺龙山寺青草巷剥皮寮、三级古迹艋舺青山宫华西街夜市等,外国游客络绎不绝。
      • 东三水街市场:位于剥皮寮旁的的东三水街市场的历史悠久,更是当地人每天都会造访的地方,市场内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皆一应俱全且极为新鲜,也包含各式生活用品及服饰类,可以说是非常缤纷的一座市场。
      • 青草巷:紧邻龙山寺旁的街道便是著名的青草巷,还没走到路口,一阵青草香便随之扑鼻而来,有别于以往中药店贩卖干燥药材煎药,青草巷是以贩卖新鲜的青草为特点,店家不多,却有上百种的草药供顾客选择,是台湾非常少见的景点。在开垦艋舺时期,流行疾病相当多,而民众来到龙山寺拜拜祈求健康后便会到青草巷抓几帖药草回家煎,因此渐渐在龙山寺附近进形成药草铺的市集。
  • 中部为下崁
  • 南部为加蚋仔
    • 东南的南机场马场町)则为青年公园住宅休闲区,有大量的眷村国宅,以及青年路泡沫红茶街和南机场夜市(夜市位于比邻的中正区)。
    • 西南的双园位处新店溪、淡水河沿岸,有台北农产运销公司、台北渔产运销公司、台北畜产运销公司、环南家禽市场、环南综合市场等,是台北市民生物资的大本营。过去以东园街分为东西两町,现行的次分区则为南北分界。
双园旧町名与次分区对照表
双园西园町东园町
西园
次分区
和德里忠德里日善里
锦德里
孝德里全德里
东园
次分区
铭德里保德里寿德里
荣德里华中里兴德里

人口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91 230,801    
1996 211,091−8.5%
2001 204,024−3.3%
2006 194,879−4.5%
2011 190,855−2.1%
2016 193,539+1.4%
2021 176,617−8.7%
来源:. 内政部.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根据台北市万华区户政事务所及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统计,2023年底万华区户数约7.9万户,人口约17.4万人[4],其中男性人数为84,165人,女性人数为89,487人,性别比约为94.05,是台北市性别比最高的行政区[5]。区内人口最多与最少的里分别是华江里与腾云里,2023年底两里人口分别为8,001人与2,883人[4]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万华区南机场附近兴建了大量眷村,所以中华路二段至万大路间的外省人比率较高,除此之外多以本省人为主。而南机场夜市青年公园之间,随后又新建了大量的国宅,也发展出万华区特有的国宅文化。

政治

区政组织

万华区公所台北市政府在万华区的派出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为市政府综理区政的运行机关,上级业务监督机关为台北市政府。区长市长任命,其任期为无任期保障。在区长、副区长及主任秘书之下,设有5课4室等9个内部单位[7]

行政区划

台北市万华区次分区位置图:西门次分区(右上)、龙山次分区(上二)、大理次分区(上三)、西园次分区(左下二)、东园次分区(左下)、青年次分区(右下)。
万华区行政区划[8][9]
聚落旧町名分区 里别地标

滨町
筑地町
寿町
末广町
西



福星里
万寿里
西门町 西门里
新起町 新起里祖师庙
元园町
入船町
若竹町
老松町
有明町
龙山寺町
八甲町
新富町
菜园里老街




仁德里法华寺
福音里剥皮寮
青山青山宫
富民里龙山寺

富福里火车站
柳町 柳乡里




华江里整宅
绿堤里
绿町 糖廍里
堀江町 和平里
双园里
顶硕里


东园町西



日善里
全德里
西园町 忠德里
孝德里
锦德里
和德里




铭德里
保德里
荣德里
华中里
东园町 兴德里
寿德里
马场町



日祥里纪念丘
忠贞里
新忠里旧市场
新安里
新和里
凌霄里
腾云里

教育

大专院校

高级中学

  • 台北市立华江高级中学
  • 台北市立大理高级中学

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

其他学校

  • 台北韩国学校[14]
  • 万华社区大学[15]

幼儿园

  • 台北市立华江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老松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大理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龙山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福星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双园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新和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西门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万大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光仁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东园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西园国民小学附设幼儿园
  • 台北市立南海实验幼儿园
  • 台北市立万华幼儿园
  • 育仁幼儿园
  • 英才幼儿园
  • 徳明幼儿园
  • 世仁幼儿园
  • 大森幼儿园
  • 华城幼儿园
  • 大理幼儿园
  • 慈爱幼儿园
  • 育光幼儿园
  • 幼佳幼儿园
  • 一村幼儿园
  • 爱心幼儿园
  • 博爱幼儿园

图书馆

公共设施

台北市电影主题公园
行政机构
警政
消防

医疗机构

体育设施

文物展示馆

交通

铁路

台湾铁路

捷运

台北捷运

道路

西园路一段
西门町

公车

欣欣客运
  • 联营1 华江站 - 松仁路
  • 联营18 万华 - 麟光新村
  • 新北249 华夏科大 - 台北车站
  • 联营252 石壁坑 - 台北车站
  • 联营253 景美女中 - 台北车站
  • 联营568 华江站 - 捷运麟光站
  • 联营670 华夏科大 - 台北车站
  • 联营671 景美女中 - 台北车站
  • 联营673 东园 - 大鹏新村(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
  • 联营907 万华 - 汐止(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
  • 联营蓝28 东园 - 兴隆站(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
  • 联营蓝29 东园 - 万华运动中心(实际上发车点为华江站,返程车会绕驶峨嵋街口(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与青年公园)
  • 联营棕22 景美 - 青年公园
大都会客运
  • 联营9 万华 - 社子国小
  • 联营12 东园 - 民生社区
  • 联营20 永春高中 - 青年公园
  • 联营38 环南市场 - 吴兴街(尖峰的起点站为东园,返程车的终点站为环南市场,之后空车开回东园)
  • 联营38(副线) 东园公园-捷运龙山寺站(实际上发车点为东园,返程车会绕驶环南市场与双园国中)
  • 联营49 东园 - 建国北路
  • 联营260 东园 - 阳明山
  • 联营262 德霖科大-民生社区
  • 联营262区间车 中和-民生社区
  • 联营270 中华路 - 凌云五村
  • 联营重庆干线 (原601) 东园 - 天母
台北客运
  • 新北201 圆通寺 - 龙山寺
  • 联营205 东园 - 中华科大
  • 新北231 德霖科大 - 西门
  • 联营234 板桥 - 西门
  • 新北242 中和 - 中华路
  • 新北243 中和 - 西门
  • 新北245 德霖科大 - 台大医院
  • 新北264 板桥 - 芦洲
  • 联营307 板桥 - 抚远街
  • 联营310 板桥 - 士林
  • 联营604 板桥 - 民生社区
  • 新北624 新店 - 西门
  • 联营651 板桥 - 台北市政府
  • 新北656 德霖科大 - 台大医院
  • 新北658 板桥 - 西门
  • 新北667 板桥 - 台北车站
  • 新北701 回龙 - 西门
  • 新北705 三峡 - 西门
  • 新北706 三峡 - 西门
  • 新北965 板桥 - 金瓜石
  • 新北内科通勤专车21(原956) 板桥 - 内科
大有巴士
  • 联营212 旧庄 - 青年公园 (行经南港路)
  • 联营212(直行忠孝东路) 旧庄 - 青年公园
  • 联营212(夜间公车) 旧庄 - 青年公园
  • 联营257 新庄高中 -联合医院忠孝院区
首都客运
  • 联营62 东园 - 三重
  • 联营204(包含204区间车) 东园 - 麦帅新城
  • 联营235 新庄 - 国父纪念馆
  • 联营307 板桥 - 抚远街
  • 联营621 二重 - 捷运永春站
  • 联营662 三重 - 国父纪念馆
  • 联营663 新庄 - 国父纪念馆
  • 新北蓝2 新庄 - 捷运西门站
三重客运
  • 联营221 芦洲 - 台北车站
  • 联营232 芦洲 - 捷运善导寺站
  • 联营忠孝干线(原232副) 芦洲 - 松山车站
  • 联营232快速公车 芦洲 - 松山车站
  • 联营265 土城 - 行政院(经中央路)
  • 联营265(区间车) 板桥 - 行政院
  • 联营265(夜间) 土城 - 行政院(行经板桥车站)
  • 联营513 辅仁大学 - 捷运台大医院站
  • 新北635 回龙 - 台北
  • 新北637 泰山 - 台北
  • 新北640 五股 - 捷运台大医院站
  • 新北783 五股 - 西门
  • 新北835 新北产业园区 - 捷运台大医院站
  • 新北985(万大树林线先导公车) 捷运辅大站 - 捷运龙山寺站
指南客运
  • 联营202 中和 - 国父纪念馆(实际上起点站为新店及人中学)
  • 联营202(副线) 锦绣 - 国父纪念馆
  • 联营660 深坑 - 圆环
  • 新北797 五股 - 市政府
  • 联营1503 五股 - 动物园
光华巴士
  • 联营206 天母 - 中华路
  • 联营246 普济堂 - 果菜市场
  • 联营250 永和 - 后港里
  • 联营中山干线 (原220) 天母 - 青年公园
大南汽车
  • 联营218 新北投 - 万华
  • 联营218直 新北投 - 万华
  • 联营223 关渡 - 青年公园
  • 联营265 土城 - 行政院(经明德路)
  • 联营265(区间车) 板桥 - 行政院
  • 联营265(夜间)土城 - 行政院
  • 联营302 关渡宫 - 万华
中兴巴士
  • 联营304(重庆北路) 304重庆线 故宫 - 中和(行经重庆北路)
  • 联营304(承德路) 304承德线 故宫 - 中和(行经承德路)

观光旅游

  • 凯达大饭店Caesar Metro,2017开幕[36]

活动庆典

展览空间

  •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剥皮寮,包含永兴亭)
  • 台北服饰文化馆(原万华区公所厅舍-93年9月2日区公所迁移至和平西路3段120号办公)[39]
  • 万华区史展示中心[40]

公园

大型公园
社区公园
  • 东园公园 [45]
  • 西园公园 [46]
  • 二棵树公园
  • 绿堤公园 [47]
  • 华江1号公园[48]
  • 华江2号公园[49]
  • 华江7号公园[50]
  • 华江8号公园[51]
  • 柳乡公园[52]
  • 桂林公园[53]
  • 华西公园[54]
  • 万华51号公园[55]
  • 青山公园 [56]
  • 保德公园[57]

古迹

万华区为台北市最早发展的区域,在西侧拥有大量古迹

直辖市定古迹

名称 种类 地址 备注
艋舺龙山寺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11号
艋舺青山宫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贵阳街二段218号
艋舺地藏庵(包含艋舺大众庙)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西昌街245号
艋舺清水岩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81号 龙山寺保安宫合称台北市三大庙门。
台北慈云寺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汉口街二段119、121、123号
艋舺助顺将军庙(晋德宫)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康定路13号
西门红楼(红楼剧场/西门町电影博物馆,原新起町市场) 剧场 台北市万华区成都路10号
学海书院(高氏宗祠) 书院 台北市万华区环河南路二段93号 今日内部为高氏宗祠。
艋舺谢宅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西昌街88号 [72]
万华林宅(艋舺林宅)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西园路一段306巷24、26号 现址为星巴克艋舺门市
艋舺洪氏祖厝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莒光路112巷1、3、5号,112巷9弄2、6、8、10号 [73]
老松国小 学校 台北市万华区桂林路64号
台糖台北仓库[74] 仓库 台北市万华区大理街132号之7、之9、之10
台北西本愿寺(钟楼、树心会馆) 建筑物 台北市万华区中华路一段(长沙街二段与贵阳街二段间)
新富市场 产业设施 台北市万华区三水街70号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城区部文教大楼 学校 台北市万华区内江街89号

历史建筑

台北江夏黄种德堂大宗祠与燕山黄大宗祠
名称 种类 地址 备注
章太炎故居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23号
艋舺王宅二进遗构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西昌街177号
汉口街2段125号店屋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汉口街二段125号 [75]
西宁南路14-3号店屋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西宁南路14-3号 [76]
剥皮寮历史建筑群(乡土教育中心、艺文特区)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康定路一带
青草巷历史建筑群 宅第 台北市万华区西昌街220号、224巷3、5、7、9、11、13、15号
仁济疗养院(现为仁济文物馆) 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之建造物 台北市万华区西园路二段42号
台北西本愿寺(轮番所、参道、本堂、御庙所) 寺庙 台北市万华区中华路一段(长沙街二段与贵阳街二段间)

其他历史建筑

名称 地址 备注
台北天后宫(西门町妈祖庙) 台北市万华区成都路51号
艋舺金门馆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81巷4弄3号
料馆妈祖庙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53巷27号
艋舺江夏黄氏大宗祠(黄氏家庙/种德堂,现为种德幼稚园)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65巷3号
杨圣庙(财团法人四知堂) 台北市万华区东园街154巷39号
广照宫 台北市万华区长泰街54号
艋舺教会 台北市万华区贵阳街二段94号
东园国小(包含加蚋公学校石碑) 台北市万华区东园街195号
谷鸟轩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50号 现为85度C广州店。

一般古物

名称 种类 地址 备注
淡北育婴堂碑 图书文献-文献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243号 [77]
台北市法华寺之「南无妙法莲华经」石碑与「百度石」 生活及仪礼器物-其他 台北市万华区西宁南路194号

已消失的名胜古迹

名称 概要 备注
河乃庄 曾在1953年(民国42年)出版的「北市要览」中,与中华民国(台北)总统府等名列重要地标。
艋舺隘门 原位于广州街223巷口。
莲花池 清代位在艋舺新街后面,大约在今日康定路老松国小以北,桂林路上现有旧址碑。
艋舺义仓 现为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万华分局,在警局前有块旧址碑。
仁济疗养院 现为和平青草园,仅一号病房存在(一号病房现为绿教室)。
台北东本愿寺 现址为狮子林大楼(狮子林百货)。
朝北医院 为日治时期的一座医院,为当时万华地区的著名医院,并有「北仁安南朝北」的说法。
台北市西区宪兵队 宪兵队已裁撤,原址将兴建社会住宅。

购物

万华区佛具街
万华区咖啡街

商圈

夜市

量贩店

市集

  • 佛具街:西园路一段[78]
  • 青草巷:西昌街224巷[79]
  • 电子街:忠孝西路二段
  • 五金街:环河南路一段
  • 钟表街:大理街[80]
  • 家具街:长沙街二段[81]
  • 旧货街(旧货市场):桂林路
  • 金饰珠宝街:西园路一段
  • 直兴市场[85]
  • 东园市场
  • 西宁市场[86]
  • 华江市场
  • 双和黄昏市场(亦有早市)
  • 南机场市场
宝成门

庙宇

艋舺龙山寺艋舺清水岩艋舺青山宫西门町天后宫(原艋舺新兴宫)合称「艋舺四大庙」。

相关条目

注释

  1. 引自:铁道省. . 国立国会图书馆. 1937年12月: 页518 [2021-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日语).;英译引自美军台北-松山地图(Taihoku-Matsuyama):File:City Plans Taihoku-Matsuyama.jpg

参考数据

引用
  1. . 台北市万华区公所. 2009-07-26 [2019-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 林少雯. . 爱书人杂志. 2004. ISBN 9867430190.
  3. . [2019-0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3).
  4. . 台北市万华区户政事务所.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0) (中文(台湾)).
  5.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中文网站. [2022-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中文(台湾)).
  6. . 内政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0-07-30].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中文(台湾)).
  7. . 台北市万华区公所. [2021-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中文(台湾)).
  8. .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1988-06: 109–113,115–118.
  9. .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4. [2019年2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14日).
  10. .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9).
  11. .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5).
  12. .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13. .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14.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2).
  15.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16.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17.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18.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19.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0. . [2019-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1.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3).
  22.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3.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4.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5.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26. .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27. . [2021-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28.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29.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30.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21).
  31. 台北市乡土教育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32.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33.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34. . [2020-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35.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36.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37.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38.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39.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0.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1.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2).
  42.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3.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4.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5.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6.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7.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8.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49.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0.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1.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2.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3.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4.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5.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6.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7.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8.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59.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0.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1.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2.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3.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4.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5.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6.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7.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8.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69.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0.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1.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2.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3.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4.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0).
  75.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6.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7. . [2019-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8.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79.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5).
  80.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7).
  81.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82.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7).
  83.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84.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85.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86. . [2019-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书籍
  • 施添福等编纂. . . 卷二十二·台北市. 南投: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8. ISBN 978-986-05-7029-8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
了解更多有关
万华区”的内容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导游 维基导游上的旅游指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