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町
西门町(英语:)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万华区的一个商圈,主要客源为年轻人和国际观光客[1][2][3]。西门徒步区街区发展促进会称之为「西门町商圈」,以西门徒步区为中心,并由中华路、康定路、汉口街与成都路所围起的区域。
西门町 Ximending | |
---|---|
![]() 西门町六色彩虹地标,上面写着大大的「Taipei」 | |
概要 | |
类型 | 商圈 |
地址 | ![]() |
坐标 | 25°02′N 121°31′E |
开业日期 | 1895年 |
营业 | |
营业时间 | 24 小时营业 |
市场环境 | 青少年KPOP IN PUBLIC、韩国流行文化、青少年流行文化、餐饮、服饰、电影 |
其他 | |
停车场 |
|
公共交通 | 台北捷运![]() ![]() |
最近车站 | 公车
|
网站 | www |
电话 | +886-2-23754205 |
位置图 | |
西门次分区 | |
---|---|
坐标:25°02′N 121°31′E | |
国家 | ![]() |
县市 | ![]() |
区 | 万华区 |
人口(2015) | |
• 总计 | 7,568人 |
时区 | 台湾标准时间(UTC+8) |
台湾语言写法及拼音 | |
---|---|
汉字 | 西门町 |
注音 | |
台语罗马字 | |
日语假名 |
名称
西门町之名来自日治时期1922年设立台北市时新划分的行政区──西门町,范围约为今日成都路周边的「西门里」,由峨眉街、康定路、内江街、中华路围起[4],但现今通称为西门町的区域则更为广大,尚包括昔日新起町、若竹町、末广町、寿町、筑地町的范围,今日仍延用西门里、新起里为当地里名。西门町的充满活力和年轻流行文化因此被称为「台湾的明洞」、「台北的涩谷」和「台北的原宿」,西门町是国际观光客和年轻人非常喜欢造访的商圈与景点。
历史
- 1935年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时西门町一带的景象
- 日治时期新世界剧场附近景象
- 日治时期西门红楼附近景象
- 1966年,西门圆环的夜景
- 1970年代的西门町
缘起
西门町因为位于台北城的西门外而得名。广义的西门町(西门次分区),在清治时期西侧的淡水河边先有江濒街、将军庙街、久寿街、竹巷尾街、布埔街、后菜园街等聚落,南侧则有「新起街」连接台北城内和艋舺的主街区,日治初期再有东侧沿着城墙向西扩张的「西门外街」形成,位于中心的「西门徒步区」原为艋舺北边的沼泽艋舺洼地,后来日本人决定仿效东京浅草区,在此设立休闲商业区。其中最早的娱乐设施为1895年的戏院东京亭、1897年新起横街的台北座( Taihokuza)[5]、1902年西门外街的荣座( Sakaeza;现为新万国商场)及1908年的八角堂(新起街市场,今西门红楼)[6][7]。而新世界馆(现为H&M西门亚洲旗舰店、真善美戏院)旁的街道,称为「片仓通」,有许多日本料理店。之后为了解决西门町河水泛滥及周边卫生问题,从加蚋子的中仑、八张犁采土将剩余洼地填平,并重划市街成为日后的筑地町[8][9]。
兴起

1920年代开始,西门町成为台北著名的「电影街」;更在1935年的始政四十周年记念台湾博览会第一会场的举办地点,到了1945年二战结束进入台湾战后时期之后,荣景也继续维持下去,1950年代起,许多戏院开始于西门町一代开设,仅武昌街二段就连开了十多家戏院,其盛况自此可见一斑。在1950年代,当时针对由中国大陆来台的军官、军眷,模仿上海歌厅的红包场形式也设立于汉口街、峨嵋街、西宁南路一带,西门町与邻近的中华商场为长期代表台北最繁华的娱乐流行圣地,武昌街二段更是其中最精华昂贵的路段,附近也有一些初具规模的百货公司接连开幕(如台湾首间大型百货公司「第一百货」)。
随着捷运西门站通车、中华路林荫大道辟建,西门町特色商圈的创建,以及西门町是台北市第一条指针性的行人徒步区,因此持续吸引大量国际观光客和年轻人前来西门町。在西门町,每天都有演唱会、签唱会、唱片首卖会登场,各种电影宣传、街头表演等等活动也非常普遍。目前西门町有30家以上的电影院,在台北要看首轮电影,西门町都找得着,而各种商店则超过10000间。
观光景点
假日市集
- 西门町创意市集:每逢假日都会在西门町举行,贩售各类文创商品。
特色街道
- 西门町的汉中街、成都路口
- 西门町爱之广场夜景
- 清晨无人时段的武昌街二段
- 电影街:位于武昌街二段,至今仍存在的戏院有乐声影城、in89豪华数字影城;有时电影首映会会选在本地举办。
- 美国街:由武昌街二段120巷、昆明街74巷、昆明街96巷、汉口街二段90巷组成;开设了许多贩售美式服饰、配件的潮流衣饰店;墙壁或商店铁门上有涂鸦艺术为其特色。
- 纹身街:位于汉中街50巷。
- 川菜街:位于康定路25巷,聚集了数家老字号川菜客饭小馆。
小吃
西门町也有独特的著名小吃,例如:中华路上的鸭肉扁、峨嵋街的阿宗面线、开封街的赛门甜不辣,成都路上的上海老天禄、成都杨桃冰与蜂大咖啡、汉口街的杨记花生玉米冰、昆明街的宏益水晶饺、洛阳街的牛肉面,加上许多日式餐厅(例如峨嵋街的美观园、大车轮火车寿司)及传承中国大陆口味的各式外省餐厅,将老台北人及新台北人的味觉搭起了传承的桥梁。
- 鸭肉扁
- 同时于1956年创业且比邻的「蜂大咖啡」与「南美咖啡」
- 百年老店蜂蜜咖啡
(蜂大咖啡) - 阿宗面线
- 上海老天禄于成都路上的旧、新店铺
- 数十年老店成都杨桃冰
事件


西门徒步区扩大试办计划
2008年6月初,台北市都市更新处处长边子树在未充分沟通的情况之下,迳自推出6月21日起至9月21日止的「西门徒步区扩大试办计划」,将两条唯一能南北通行的单行道在周六、周日的时间列入徒步区范围。此举马上造成南北线交通堵死,而捷运和公车等大众运输也没有配套措施。几乎所有的店家和游客都受到严重影响,百货业者几乎是少了五成,小吃、摊贩等等也至少掉了三成以上。而且为了因应民意,每周的交通政策都在改变,尤其是路边机车被莫名拖吊更是每周发生。直到在地店家和民众进行串联,以及台北市议员李庆锋介入关心之后,台北市都市更新处宣布无限期停止扩大徒步区的政策。[11]
中国大陆官媒广告事件
位于西门町汉中街116号8楼的一处大屏幕2018年1月2日播放了一支15秒广告,宣传由中国大陆官媒中央电视台即将播出的新节目《信·中国》,该节目内容是由60多位明星朗读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党员写下的信件。这是央视第一次在台湾打出宣传广告,随即台湾掀起轩然大波。媒体《自由时报》用“侵门踏户”当标题,认为央视的广告有“统战”嫌疑。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言人邱垂正1月4号表示:“中国大陆相关广告必须要经过许可依据,才能在台做播放,同时相关广告活动内容,内容不得为中共从事具有任何政治性目的之宣传,或违背现行大陆政策或政府法令。”根据《两岸关系条例》第三十四条及相关许可办法规定,央视节目是未经许可,所以相关的广告涉及违法,有关机关已经联系上广告业者,广告业者也已经停止播放。台北市长柯文哲对此则表示,“不太可能他们要登广告完全禁止,但是应该要平等,要平等、尊严,你要在这里登广告,我们台湾也可以去大陆登广告。”[12][13]
参考数据
- . 台北旅游网.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2).
- . TVBS新闻网. 2023-05-31 [2023-1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0).
- . 必玩台湾10000个景点. 2021-03-02 [2023-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0).
- 历史上的西门町:东起汉中街、西至雅江街-中兴桥下成都路东向单行道-康定路,南起内江街、北至峨嵋街-康定路25巷-康定路30巷。. 台北市都市发展局-台北市历史图资展示系统. [2019-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14).
- . 台湾老戏院文史地图(1895-1945).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专题中心暨国立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石婉舜研究室. [2021-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 . 西门红楼百年特展.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1897年12月「台北座」于西门外街(今内江街)落成,以新剧为主,鼓吹新时代思想,是西门町戏剧活动的开始。
1902年10月「荣座」落成,位西门外街二丁目36番地(现汉中街52号),是日式欧化剧场,后改建为万国戏院
- . 西门红楼百年特展.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1908年新起街市场八角堂-西门红楼兴筑完成,西门町成为日人移住专区,繁华盛极,此地成为万华、大稻埕、城内三轴辐辏的娱乐钻石地,时至1930年代,西门町是日本人认为的大东亚共荣圈亚洲娱乐样版重镇。
- 台湾都市史研究室 黄吴达教授. (PDF). 台北市政府. [2019-04-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1-18).
- . Google Maps.
- . map.net.tw. [2020-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2).
- . 苹果日报. 2008-07-13 [2019-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0).
交通乱 业绩掉3成 商家「不愿当白老鼠」
- 中央电视台广告在台湾被禁播 “统战”嫌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自由亚洲电台. 2018-01-05.
- 央视广告现身西门町 北市建管处:广告物合法、无法管内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自由时报,2018-01-04.
- 西门町-台北旅游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电影娱乐的重要发源地「西门町电影街」-新浪休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苏诚修 主编,2012,烂漫年代 西门町,台北市:推守文化